今天又看了《风味实验室》,讲到了各个大学旁边的美食街,各种小吃,天南地北,让每个上大学的人“堕落”其中。

堕落街的出现是有好几个原因,最大原因就是经济发现了,学生口袋里有钱了。嘉宾白岩松老师说,当年他读北京广播学院时是没有南街和北街,到了主持人梦遥上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改名)时各种美食也蔓延其中。
而学校食堂做得好不好吃,也对堕落街有一定的影响。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长期住在学校,会想念家乡,而堕落街的来自家乡的美食会一解相思。
听他们讲着,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生活。
我是一个南方人,大学是在北方山西。即使现在我已经毕业十多年了,还对大学后面的美食街印象深刻。
我记得学校的东门正对着就是一条街,有各种各样的来自不同地方的小吃,有四川的担担面,重庆的火锅,云南的米线等等。
那时我们会经常去一家小饭店,那家的菜做得真的很好吃,东坡肘子,虎皮尖椒等等,份量大味道又好。后来因为非典关门了,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东坡肘子和虎皮尖椒。

非典时,我们学校把东门给封了。当时我们为了出去吃,还爬过学校的墙头,现在想起来还很佩服当时的胆大。
非典过后,有些小饭馆关门了,我和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就经常吃一道叫大蒜鲶鱼的菜。这道菜份量大,点这么一道就够我们两个人吃。现在就记得鲶鱼的肉又滑又嫩,大蒜又软又糯。
也常去吃火锅。那时火锅的底料是免费的,点上一个至两个荤的,再点三四个素的,就能让我们美美的吃一顿。价格也是很贵,差不多二十多一点。
现在我们还经常回忆学校美食街上的那些美食。
我们学校的食堂面食居多,对我们南方人来说也许吃上一两顿还挺新鲜,顿顿吃就受不了了。所以我会隔上几天去吃一顿面食。
我还对我们食堂的一个窗口的方便面有很深的印象。虽然只是普通的方便面,把面放进锅里一煮,加上调料,吃起来就感觉特别的有味道。但这个只有早上有,我在周末经常去吃。
南北方差异是很大的,像我一个南方人到北方学习生活,其实是很不习惯的,对一些食材也接受不了。比如香菜,我第一次到学校食堂吃,闻到香菜差点就吐出来。香菜这个味闻着就受不了,更别说吃了。可是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不仅闻着香了,就是放进嘴巴也能吃出不同于别的菜的香韵。最后,一些菜里不放香菜就不得劲。
直到现在,我还特别喜欢吃香菜。
同时,北方与南方的不同,还有就是各种面食的做法,各种馅的饺子,超大型的馒头等等。
那时候,经济的不允许和眼界也不宽阔,我们都不太出去别的地方,更别说是去旅游。而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出门,出远门,让我看到了中国竟然是这么辽阔,原来他们的生活习性与我们如此的大相径庭。
这些记忆一直都保存在我的脑海里,有时会和老公一起回忆和感慨一下。
现在我们的大学,堕落街依然还在的,就是小吃比以前更丰富,小饭店也比以前更多样。
我们还约定要找个时间回去学校看看。
但我最怀念的还是当时那条“堕落街”,里面有我曾经的喜乐,有我的青春时光。
相信我一直会把它印在自己最深处,只要我想,它就会跃然心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