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间有这样一句话:
“贵阳讲穿着,安顺讲吃喝”。
来到安顺的当晚正好是周三,需要主持朗读节目。所以,安排好住宿,吃一点水果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主持前的相关准备,待我主持完节目天也黑了,正好可以出去走走看看,逛逛安顺的小街巷,体验一下安顺的生活状态。
安顺这座城市并不大,不过小吃倒不少。我们当晚一共探了四家店,只为品尝不同风格的美食。
九点的安顺,天色已晚,很多店子的裹卷都售空了。挑来选去走进了这一家小店,打算看看有什么特色美食,一进门墙上红色的菜单就赫然写着“辣子鸡”,这是贵州的特色菜,不过它是按斤称的,倒还是有点意思。
夏季的安顺基本家家小店都有冷饮或者甜品供应。
安顺荞凉粉,夏季很适宜,这也是当地的特色食品之一。问过裹卷卖完了,那就来一碗荞凉粉吧。只见老板娘动作娴熟的刮着凉粉,在一顿叮令哐啷后,一碗粉就生成了。
这道粉制品倒是很适合这个夏季,香辣可口,很是爽口,它的配料十分丰富,比别地儿的配菜种类似乎都要多一些,更多的还是用自制腌菜之类的食品来调味。
现在来说说这个旧州辣子鸡,它来自旧州,已有了600多年的历史,岁月的流逝并没带走这道菜的传承,不少人都因为这道菜而找到了家的味道。
“前世痴绝处,一梦到旧州。”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是贵州的十大古镇之一,从春秋战国算起,已经有2300年的历史了。
辣子鸡相信大家都吃过,第一反应该是新鲜辣子或者是干辣椒(辣皮子)炒鸡肉吧。但贵州辣子鸡可不一样,据老板娘介绍,这个辣子鸡是别人订购的,现炒销售。但是我们一说想来一斤尝尝,看到实物还是给愣了一下......
如图所示,这个贵州辣子鸡看起来更像是火锅料一般的存在,布满了红红的辣椒油,而且与鸡肉的比例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
而后得知,旧州辣子鸡,它的辣子一定要选用以香辣肉厚多汁而得名的林卡辣椒,用青石臼舂成浓稠红亮的“糍粑辣椒”,鸡也一定要选用屯堡人家散养的红冠金毛大红公鸡,配上本地人自榨的菜籽香油,本地出产的红蒜头,黄姜,青花椒炒制而成。
至于吃法,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打火锅涮菜之类的,本地人的吃法是打火锅居多。为了品尝到旧州辣子鸡本身的味道,我们还是决定直接品尝,味道确实很特别,与一般的辣子鸡味道不同,油香气也更浓郁一些。
品尝完了荞凉粉和辣子鸡,这就在街上晃荡一下,顺道儿要去找一找安顺的冰浆冰粉,它们可是安顺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一种美食,果不其然在一顿穿街走巷后发现了这一家小店子。
我点了一份芒果冰浆,小伙伴儿点了份桃子冰浆。品尝后发现芒果味的更好吃一些,这个味道确实在别地儿没有品尝过,也就是说离开安顺可能就吃不到这个味道了,鲜果制作凭借水果本身的味道来调味,它比沙冰的口感更丰富,带一点米浆的口感,入口即化,非常出彩。
虽然九点多了,很多店家的裹卷都卖完了。但我们还是找到一家附近比较有名,专注于做裹卷的店子。何记*裹卷,看到这名字我就来了兴致,因为我也姓何,上前去询问,果断要来一份尝尝。
它的用料似乎与丝娃娃有些许不同,丝娃娃是面皮做卷,而这个更像是南方的米皮做卷,比较滑的口感。各种各样的菜丝儿加入了店家秘制酱料,做起来十分快捷,来吃的人也特别多,即使是晚上快十点了,也需要排队等待。
这个类似于贵阳丝娃娃的安顺“裹卷”,吃的时候基本也是一口一个,个人感觉味道相似,但是各有风味。比较下来,虽然丝娃娃在贵州来说算是排得上名号的传统美食,但我的个人口味,似乎更偏向于安顺裹卷的味道。
这一探店,探了几间店子就到了晚间十点多,这就赶回酒店赶紧收拾一下准备休息,为了第二日的旅途做好万全的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