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五日

不满足于现状,急于打破眼下现状的僵持,就会进入另一种不满足。我们竭力所要摆脱眼前境况的冲动,会制造出另一种抗拒的模式和局限。这就像不停摆动的钟摆一样,从这一端摆动到另一端。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从这一面进入到另一面是不容易的。掌握辩证法中事物的两面性,就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深入到事物的核心,全面透彻地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
成长是要受到限制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过程。这一成长过程是在一个模式中成长的,不受模式和现实限制,完全按照天性的成长是不存在的。
摆脱局限的欲望,使人进入另一种形式的局限。旧的模式要求你臣服权威,新的模式又坚持不肯臣服的抗争。跳出新旧模式的局限,在自由状态下向前运行。否则在新旧模式的冲突中循环不已。
五月二十六日
局限束缚人们的思想,而局限又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从局限中解脱出来,历来都是智者哲人探求的课题。我们必须避免欲从一个局限之中解脱出来,又受到另一个局限的限制,于是局限就永远没有尽头。
怎样才能了解从局限中解脱出来这个欲望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类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从局限中解脱出来的直接结果是,从这个制约中陷入另一个制约而不能停止,它会一直循环下去。人们就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挣扎、突破,再挣扎,再突破。
人们不必刻意去摧毁制约,但是可以用心去关照它,去了解它的本质。在了解的过程中明白如何避开这个制约的循环怪圈,并且跳出怪圈进入到一个无局限无制约的境地。
不去追求自由你就自由了,正如不去烦恼你就没有了烦恼。烦恼是由你的心境产生的,没有产生烦恼的心境,烦恼就无空可钻,心中就没有了烦恼。宠辱不惊,心就平静,先忧后乐,奉献本我。
五月二十七日
积累固然可以使你头脑中的充塞物越来越多,这种充塞物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意识、思维的负担。它对你发现新世界,探索新事物有害无益,成为你求索路上的绊脚石,而放下的过程需要破除一切障碍物。在思考的天空放飞你想象的翅膀。积累造成心灵的负担。
要想解决眼前的问题,就要放眼未来,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如果走一步看一步,眼光所及是短的。只有抢占第二步、第三步先机,具有超前的意识。让我们的目光穿透时空,凝视宇宙的最深处,那里有诸多新世界等待你去发现。
对人心的发现是最困难的事,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我们的目力所及不能穿过皮肤到达骨骼的内部。对于人心的发现也只能取冰山的一角而已。
盯着眼前的问题,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那么我们在寻求眼前问题答案的泥沼中挣扎,就不能深入到事物的里面去透视最根本的东西,我们只在表面做的各种努力都没有什么意义。
比如读书,如果我们只是粗略翻翻,浏览一下,不去斟词酌句地细读文本,深入思考,取其精华。就不能领略文章的绝妙之处,不能把书中的知识吸收消化成自己的见解。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