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用「尼尔森启发式评估」看分答

用「尼尔森启发式评估」看分答

作者: Earon | 来源:发表于2016-06-14 18:53 被阅读280次
封面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 QQ.com UED体验设计之旅》,其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尼尔森启发式评估」。这是一个用在产品上线前的评估阶段的方法,能够用好它,对产品设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尼尔森(美国设计界领袖人物,被纽约时报评为“Web易用大师”),他提出的这个概念呗用来发现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从而使这些问题作为再设计过程中的一部分被重视的可用性工程法。

换句话说,「尼尔森启发式评估」就是用来在开发或者发布前的可用性测试,让产品的问题提早暴露。通过这个方法让一小部分评估人员评估界面是否符合可用性规则,来避免错误的发生。

1.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尼尔森启发式评估」

它包含一下十点:

  1. 可视性原则
  2. 不要脱离现实
  3. 用户有自由控制权
  4. 一致性原则
  5. 有预防出差的机制
  6. 要在第一时间让用户看到
  7. 使用起来灵活高效
  8. 易读性
  9. 给用户明确的错误信息,协助用户方便的从错误中退出。
  10. 必要的帮助提示与说明文档。

听起来似乎有点抽象的,但如果能通过生活中常用的app举例,我觉得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

2.以「分答」app为例,看看它的哪些小细节符合「尼尔森启发式评估」?

“分答”是由果壳出品的付费语音问答服务,回答者以最多60s语音的方式有偿回答问题,提问者支付提问费用获得提问机会。任何用户可以付费1元,偷听别人的答案。

从百度指数看,「分答」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做到了「在行」跑了一年之久的10倍热度。目前ios上的app尚未上线,以下app截图来自于安卓1.1.0版本。

看看「分答」有哪些符合「尼尔森启发式评估」呢?

1.可视性原则:系统状态有反馈,等待时间要合适。
「分答」采用了和微信一样的语音条的形式,付费后,点击播放。
但由于一般都是「较长段语音」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需要加载较长时间。所以点击后,语音条的状态由「1元偷听」变为「正在下载」下载完毕至「正在播放」,不至于让用户因为等待过长,而觉得失去响应了。

正在下载

2.不脱离现实,用户的语言。
对于平台上的大v,用了「收听」而不是「关注」这个词,更加符合语言知识分享这个概念。

3.用户有自由控制权:操作失误可退回。
无论是用户登出,还是退出app,「分答」都是都是一键即推出。缺乏错误避免机制,对于用户的错误操作,没有很好的规避。

防手误退出机制

4.一致性原则:同一事物同类操作要各处保持一致。
分答沿用了类微信的「语音条」的形式。
点击语音条后,却跳进了一个二级界面,并不是直接播放。

页面跳转

可能是出于对回答者的进一步介绍,或者引导用户戳进去个人页面,对其提问。但无论哪种可能,对于用惯了微信的用户来说,点击「语音条」=「播放内容」,这个概念可能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建议在这里保持用户习惯的一致性。点击即播放。

5.有预防出差的机制:关键操作有提示,及早消除错误操作。


知乎提问

不同于知乎提问有多个part需要填写(移动端也是)。

分答的提问,仅仅只是一段描述文字。文字描述完成后,不管提问内容是什么,马上进行付款,即提问成功。

因为一步就可以完成填写,所以更加容易造成错误。建议:在确认支付之前,能有一个缓冲。页面也好,提示也好,来杜绝错误的发生。

分答填写完问题直接支付

6.要在第一时间让用户看到:识别胜于回忆,提供必要的信息提示,减少记忆负担。(目前是1.0版本,内容不多,上手容易)

7.使用起来灵活高效:为新手和专家设计定制化的操作方式,快捷操作且可调整。
关于启动页:这里有三张启动页。从这三张的内容可以看出,不是功能的指导,也不是app的进一步介绍。更多的是一种噱头,一种内容上的补充。


启动过度页

我相信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大v网红了解到分答,再去下载分答。几乎每一个指导分答的人,都知道王思聪回答了什么问题。所以启动页这里,是否还有必要用三个页面来做启动页?并且只有三个页面都看过以后,才可以点击进入app。个人感觉这里对老用户反而造成了不要的重复。

8.易读性:减少无关信息,体现简洁美。
简单的tab菜单,清晰的界面设计,与其说是分答app,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在简洁性上,已经无可挑剔。可是随着后期版本的更迭,功能的加入。是否还能保持简洁美,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 用「尼尔森启发式评估」看分答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 QQ.com UED体验设计之旅》,其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尼尔森启发式评估」。这是一个用...

  • 启发式评估看分答

    最近在做人机交互实践时接触到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尼尔森启发式评估」。这是一个用在产品上线前的评估阶段的方法,能够用好...

  • 可用性评估法

    主动评估法,包括不论是尼尔森的启发式评估十则,还是Gerhardt-Powals’ 的认知工程学原理,都是依据其标...

  • 交互设计课-设计评估

    1 启发式评估 Abstract - 是专家评估法的一种,也有被称作为经验性评估。简单来说,启发式评估是一种简易的...

  • 「方法」如何进行“启发式评估”

    启发式评估是专家评估法的一种,也有被称为经验性评估。最初由Nielsen博士提出。 简单来说,启发式评估是一种简易...

  • 交互常用术语-SUS,启发式评估,尼尔森原则

    SUS(System Usability Scale,系统可用性量表) 通过SUS系统可用性量表知道了产品的整体体...

  • 用户体验测试之启发式评估法

    用户体验测试中最著名的方法是启发式评估法(Heuristic Evaluation),启发式评估十原则是可以广泛应...

  • 设计基础原则-尼尔森十大原则(上)

    关于尼尔森原则 「尼尔森十大原则」又称为「用户界面设计的10种可用性启发式」,是由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

  • 启发式评估-网易

    专业人员用一套规范去评估产品。 原则:尼尔森10原则,尼尔森扩展原则,首页可用性原则,八项黄金法则,hhs网页设计...

  • 【译文】启发式评估

    启发式评估是Nielson Norman提出的评估可用性的一种方法。对于可用性专家而言,启发式评估比单一的拇指法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尼尔森启发式评估」看分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xd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