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243593/27e469e62338e16c.jpg)
1
你们养蛙了吗?我养了一段时间。蛙很好养,穷养也行,富养也可以,不挑食,不报怨,该吃饭吃饭,该写信写信,不然就读书,削木头,永远悠然自得,我行我素的样子。
然后一声不响的出门旅行,又安安静静的回来,带回来纪念品,有时候是许多土特产。它从不打扰你,也不打算交流,心事全写在日记里,当然你还是看不见,总之,像个有性格又安静的美男子。
你不用做更多,除了拔草,除了给它背包装吃的,用的,或者幸运草,就是等待。没有设计,不能控制,看不见剧情,当然,你可以猜,可以发挥想象力不停地猜。猜它去过哪里,交了什么朋友,玩的开不开心。
所以会生出许多牵挂?点开游戏,如果看见它在家,会高兴,而它总是该吃饭吃饭,该读书读书,该写信写信,削木头都一心一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谁都不回应。
如果不在家,会猜它去哪儿了?有小伙伴吗?不会遇到坏人吧。天都黑了,还没浪回来?
最高兴,是蛙寄回来明信片。好了,终于知道我蛙的行踪,你看,有时候在海边,有时候在大山,有时候在树林,自己搭了帐篷,还找到了小伙伴。
游戏简单到几乎什么都不用做,“等待”是贯穿游戏的主旋律。
2
人们总喜欢按照自己心意行事,甚至希望替别人安排生活,可这里的每一只蛙都郑重其事的告诉你,“你是你,我是我,阳光普照,我们各自安好。”
于是我只有不停拔草,想给它买好吃的,买幸运铃铛,买最好的碗和灯,包裹和帐篷,希望它走的更远,旅行更有保障。
我似乎听见我蛙说,“来,享受和我们蛙一样的人生啊,嗨,出去浪。。。。”
游戏“蛙”火自然有火的道理,用碎片时间,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影响你,让你默默接纳它,喜欢它。它难能可贵击中了安静、坚守、等待、牵挂、责任、想象、希望等等人们潜意识的品质。
蛙坐在床上边看书边打瞌睡是不是也惹你笑了,可我们早该明白生活尽管令人疲惫,疑惑,悲观,却是一件不能放弃的事。生活就像打地鼠,希望冒出来,现实砸下去,可希望还会冒出来,对吧。
独自吃饭,一心一意削木头,奋笔疾书的背影,是不是也让你看到和你一样的孤独了,人们生而孤独,大多数人不喜欢,可蛙就像镜子,照着孤独的你,也陪伴你,像两条平行线,只能相望,永不相接。
3
我们的生活像蛙一样简单该多好,而现实是,生活不全是孤独又可爱的蛙,不全是出去浪,不全是坚守,奋斗和希望。
游戏里的小青蛙生而孤独,但它不会病,不会死,永远不会老。而我们,会。
我们从出生无一例外的渡过童年,少年,中年,老年,哪个阶段都不好过,不管怎样强大,都有许多风雨。
童年的我们,屁都不懂,处处受制于各种大人。少年也一样,却比童年更悲催,背起沉重的书包。中年,更别提了,背上驮着几座大山,并且开始受制于各种规则,然后凄惨的发现小时候自以为是的自由全是伪自由。
最后是老年,可怜正式开始,没钱的早死,有钱的也架不住体弱多病以及各种孤独,年轻时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这会儿再也不好使。多想塞回娘胎重新来过是吧,因为也就童年貌似还轻快些。
金融人担惊受怕,创业人九死一生,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人,才穷的叮当响,这些都是大实话。轰轰烈烈也好,平淡无奇也罢,青春就似一根短暂的眉毛,醒来,你会发现脱落了。
我们不是小青蛙,从未生活在童话里,时光在眼角刻下的皱纹让我们懂得,再不济的人生,有所规划总好过得过且过,因为有钱的老头老太一定好过没钱的,因为童话里青蛙王子也得有钱的当。
但金钱假如你太想要,它又会变大,会吞噬你,占据你整个心房。那么得到了你会忘乎所以,得不到会痛不欲生。而它的存在,于你整个生命,其实微不足道。
所以怀疑与矛盾处处不在,又时时缠绕,人们在追逐金钱后停歇,在停歇后追逐,不停轮回,甚至将死都不能醒悟。
4
人有多少种,就有多少种怀疑和矛盾,我也是其中之一。
小青蛙浪迹天涯,它从不矛盾,从不怀疑人生,我喜欢它们孤独,简单,却又相信没有人会是它们其中的一只。
我总是对人性与事件保持高度怀疑,理论上看清人性丑恶,才愿意相信世间美好。出发点永远开始于怀疑,剥离细枝末节,主观相信了才会相信,主观不信就没有被说服的可能性。
罗素说过“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始终充满疑惑,而傻子们坚信不移。”不觉得吗?先贤的话总令人震动,历经世纪,仍旧振聋发聩。如果这个世界真有童话,相信你也想做那只聪明的蛙。
所以我看起来乐观积极,结交新朋友也欢天喜地,可骨子里,总是悲观的人。
任何挑战人性的人与事,都能扎破悲观的泡泡,越来越丧,越来越丧,然后再从骨头缝里挤出乐观,越挤越多,越挤越多,从而面对生活。
很不幸,不管如意否,生活都会嘲笑着走向你,自己选的生活自己得咬牙走下去。可以确定的是而立那年我们被正式套上枷锁,基本走一程,就会发现太苦,选得道路太烂,于是后悔想重选,但没门,想放弃,更没门。
生活除了大耳光抽你,就是轻蔑得笑着再踩你几脚。不论你是谁,曾经怎么浪,你都不是蛙,经历漫漫一生,总显得力不从心。
5
孤独的小青蛙不会经历意外,永不面对生死。我们呢,无从回避,不能漠视,我们会经历病痛,不能长生不老,我们有天会老去,会对这个世界说Bye。
曾看过一部纪录片,豆瓣评分9.7,《人间世》,是部特别优秀的新闻纪录片,人间百态,要震动就震动到你灵魂的那种。
它聚焦了医患双方面临病痛,重症抢救,器官捐献,抗癌日记,临终关怀,经历生死时,人们做出的重大选择。
十集每一集都很感人,都很沉重,都能触发泪点,哭过你会对懵懂生命进行长时间思考,以及思考后的善意表达。
也曾看过“如何看待日本的孤独死?热闹死就一定好过孤独死?”这类题材的报导和纪录片,都被深深触动,最后诱发不可救要的无力感。
孤独是人类的归宿,谁也不用逃,逃也逃不了,如果孤独死是一种选择,选择的人不见得难过,或者并没时间难过。孤独死若是有尊严的死法,在有些选择者心里一定认为比热闹死高级多了,比如张爱玲。
我喜欢张爱玲,看过她全部书籍,喜欢她与生活相处的态度,以及她从容的晚年。无论多少人说她晚景凄凉,我都不觉得。
儿孙满堂是幸福的一种,另一种是与你喜欢的在一起,她一丝不苟的手稿,精致的假发,漂亮的花裙子,以及身故搭着的心爱毛毯,都明明白白的昭告天下,对自己,她从不薄凉,她的薄凉,只是不喜欢人罢了。
6
同样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若绝大多数害怕孤独的人们,一生都害怕孤独,从未挑战它,不曾战胜它,不能接纳它,永远不能与它和平相处怎么办?
你喜欢热闹,需要热闹,孤独理所当然就会变成你的劫,而你用尽一生恐怕也渡不了。
前不久看了份2017中国空巢老人现状报告,预计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空巢老人比例或将达到90%。可以预料,当我们步入老年,步入中年的儿女早已不堪重负,更多能依靠的是我们自己。
你可曾问过自己,无法与孤独相处的你,老去后怎样面对病痛?怎样拥有体面的生活以及有尊严的晚年?
如果你从没有答案,现在应该开始思考。未雨绸缪,从现在起,看清人性的恶,独善其身,也相信世间美好。
如果你还没有答案,我给你一个。规划你的人生,储备你的金钱,打开你的心胸,与健康赛跑。
时光荏苒,其实你离老去,只差一个中年人。
注:本文版权归 小咪小不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