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双修工程,热火朝天!挂在我耳边频率最高的,莫过于乡愁!
要在五年前,那时候我是个民俗文化的迷妹,当然现在也是,只是我现在知道自己还不够格,知识储备和阅历是远远不够的!我清晰的记得,那是从聊城回济南的路上,高速疾驰的路上,看着两侧散落在田地里的村落,莫名伤感的说,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生活了,未来我们的村庄只剩下老弱妇幼,我们的村庄怎么办?我们的石头房子,砖房子,梧桐树,石板路,袅袅炊烟该怎么办?乡愁不是情怀,乡愁不是思念!乡愁是真的愁,愁容满面,愁的熨不平眉头上的皱纹!
讲真,国家在努力留住乡村,所以才有了各种惠农政策,但真正意义上的乡愁,应该在人们心里,是走出去的人们发自内心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没有人比这些人更了解这个村的历史,没有人比这些人更关注村落的演变,他们是村落的构成,村落的主体,他们让村落之所以成为村落。农田里忙碌的身影,菜地里挥洒的汗水,村头神侃的爽朗,集市上人头攒动的熙熙攘攘……他们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从小出生在村里的孩子们知道,几乎每个小村都有一条清澈的小河,雨后的河里满是小鱼小虾,放学后的河里全是孩子们欢乐的身影,抓鱼抓虾,打水仗,游泳洗澡,打水漂……
每个村都种满了地瓜玉米毛豆花生,每到秋收节后,孩子们满地里收获那些走丢的小朋友们,于是便有了篝火里的欢歌笑语……
每个村,每天都上演着城市里向往的归园田居,晨起四五点钟,田地里忙碌起来,播种时节洒下希望的种子,除草时候田间拔草,待抱出一堆堆野草,露珠打湿了全身,八点多回家做早饭,吃完早饭天不热继续另一块地里的活计……午饭过后必午休,伴着哄哄的吊扇,一两个钟头就这样随着扇叶消失在岁月,下午又是新农活的开始,菜地里该浇水了,该除虫了,还除草了……落日黄昏,三两伙的人田边归来,打着招呼回家晚饭,饭后村头打牌,聊天,不到九点,村里又陷入寂静……一天一天周而复始……
那时村里是围绕农田而转,做生意只在少数,大多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活,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出去上学的,打工的让日子过的好了起来,而粮价却越拉越低,村庄的面貌也变了,农田不再是生活的唯一,各种养殖业,应运而生,生活不再朴素,花花绿绿的票子翻新了身上的衣服,墙上的红砖,再后来,二层楼房遍地起,生活也都渐渐城市化起来……
利益与价值的追求,村里人都选择了走出去,有能力的去北上广闯荡,最不济的也住进了镇上的楼房里,似乎出去便是人生的意义,出去便意味着美好的开始,人们渐渐忘记了最初的美好,此时的村庄开始了分化,那些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被旅游名城标记,开发成了旅游景点,有的被改造成了民宿,伴随第三产业出现的特色产业让村庄成为城市消闲的附属,但大多数的村庄都伴随着这城市化进程而处于消失的边缘,望着渐渐空壳的村子,心里纵有众多不舍,更多的也是有心无力,除了乡愁般的惆怅,更多的是内心对于他能振作起来的渴望。
现在国家也开始重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便是其中之一,作为设计师的我明白这对于有些基础的村庄是好的,一张宣传的名片会带动他的发展,但相当一部分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是徒有一个看上去还可以的表皮,还有的成了滋生农村贪腐的温床……
周末,我带麦子回老家,冒着被蚊子咬大包的风险,待着她下了地,天很蓝,树叶很绿,一如多年前美好,麦子欢腾的在田间挥舞着小手,小腿,像极了当年撒欢的我,这才是最原始的快乐,最自然的纯真,抱着她疾驰在三轮车上,看着她眉飞色舞,高声喊叫,我的心越发的紧,为这些即将消失美好,真的希望那些走出去的学子们,能出一份心力,能为建设美丽乡村做点切实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