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跟在皇爷爷身边,三岁识文,五岁写诗,七岁骑射,十岁便可与大将军对阵,接他百招。可是,这样的我依旧拯救不了我大明国的江山,眼睁睁地看着它落入了旁人之手。
明初帝
海晏元年,我爷爷的爷爷建立了大明国,自号明初帝。彼时百废待兴,明初帝兢兢业业地管理着大明国,每天不过睡两个时辰,其余时间皆在御书房处理朝政。一月到头,就连皇后都不一定能见到他一面。
明初帝的辛勤,换回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北方战场的稳定。有人上书,建议明初帝扩建行宫,宠幸后宫。毕竟建国三年,后宫一无所出,以后若没有皇子继位可怎么行?我大明国如此这般破旧,他国使臣来访,见状必定会奚落嘲笑一番。
于是乎,明初帝依大臣之言,将自己所居住的琼华殿扩建了两倍,又重新修缮了皇宫的各处,耗费了两年之久。可是,这行宫刚修缮好,皇帝及一众妃嫔不过住了三月,天降旱雷,劈在了琼华殿上,大火忽起,烧毁了大小宫殿十五余处。
朝中流言起,明初帝羞愧于自己的奢华生活,下了罪己诏。北方的江国虎视眈眈,一听说我大明国出了这档子事儿后,乘虚而入,一连夺了我大明国北方的三座城池。
恰巧此时,皇后怀有身孕,而明初帝却想御驾亲征,扬我大明国国威。众臣劝阻未果,只得依他,一同赴北方驱逐江国人,留下丞相代政。
这场战事持续了一年多,明初帝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回了我大明国的三座城池,打退了江国人,回到京都。可是,明初帝却在此次战争中受了重伤,落下了旧疾,不过三年,就去世了……
明诚帝
彼时太子不过刚满四岁,就在皇后和丞相的教导下登上了帝位,号明诚帝。
十二年后,皇后去世,丞相也步入半百,还政于明诚帝,可他却没有继承他父亲半点的勤勤恳恳,能让旁人代劳的事儿绝不自己动手去做。就连宰相尚在病中,他也不让人家好好休息,令小太监把奏折送去了相府,让他批阅。
好在明初帝为他打好了江山,也还够他挥霍个几年;好在明初帝选对了人,也还能够劝诫着他;好在他也不是真的昏庸无能,残暴顽劣,只是贪玩而已!
这不,春天来了,皇家围猎就安排上了。可谁知,这次的围猎并没有像预料当中的那般圆满,中途出现了刺客。那刺客的箭法极好,若不是有御林军,只怕明初帝就要去见他的父皇和母后了。
皇帝受了惊吓,一直在想那刺客说的话:“昏君,为什么江国来犯的时候死的不是你?”半夜惊醒,他站在御书房外,俯瞰着皇城之外,他想起了自己四岁那年父皇去世时百姓自发地为他点灯,为他献花。那时他年少无知,不懂这些,母后告诉他,“皇儿啊,你有一个好父皇,他为你打下了这江山。天子守国门,他义无反顾。所以你要好好地替他守好咱们大明国地大好河山,知道了吗?大明国有一传统,若你为一代明君,你死后百姓便会自发地为你明灯千盏,为你花开满城。彰显咱们地太平盛世,母后希望你死后也能如你父皇这般被世人所惦念,你明白吗?”
当时他不懂,现在他好像有点明白了,开始学着自己着手处理朝政,守候这万里江山……
明仕帝
等到皇爷爷继位时,他确实看见了人们对明诚帝的惦念,明灯千盏,花开满城。那是怎样地一幅盛世图景啊!值得被皇爷爷惦念一辈子,并为此兢兢业业了五十载。
减免赋税,开挖水渠,开垦荒地,减少征兵,为百姓谋福利。这时的大明国,开创了自建国以来最鼎盛的时期,被后人所称作名创之治。
名创三年,我出生了,彼时皇爷爷已继位三十五年,刚刚年过半百。他一抱我,我就对他笑了,惹得他龙颜大悦,遂将我带在身边,培养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君王。
皇爷爷批阅奏折时,我在御书房练字;皇爷爷商量军政大事时,我在一旁读兵书;皇爷爷去军营看望众将士时,我在一旁习武……所以不过八岁时,我便学会了百步穿杨,还当众表演给了外来的使臣看,他们纷纷称赞我大明国真乃一代强国。
可是这却引起了我的父亲——当朝太子的不满,父亲嫉妒我的优秀,也嫉妒皇爷爷对我的另眼相看。他偷偷地买通了皇爷爷身旁的小太监,暗中给他下药,却被皇爷爷发现,把他气得中风,这就给了父亲可乘之机。
父亲假借皇爷爷的名义,宣布太子监国,并把我调往南方去赈灾。我这一走,再回来时见到的却是皇爷爷的灵柩,还有他跟我提过的明灯千盏,花开满城……
明神帝
父皇很不情愿地立了我为太子,把一堆杂务交给我处理。自己却酒肉池林,大肆在民间寻找美人,搜刮民脂民膏。刚开始我还劝阻父皇,他会搪塞两句知道了,可没过几日他又开始了他的奢靡享乐的生活。再后来他连我的面都不愿意见了……
有一次,我又去见父皇,却看到尚书大人的尸首被拖了出来,一问,方知尚书大人惹了皇帝新晋的美人不悦,于是乎皇帝赐他自尽了。我无法容忍,就提剑冲了进去,将他最爱的美人斩于剑下。他大发雷霆,想要杀我,可是母后来了,护着我,不肯让他伤我半分,他退让了,将我贬到最偏僻的川南之地,让我无旨召见不得回京。就连母后的葬礼,父皇也不曾让我回京都守孝,我只能时再川南之地为母后供一排位,每日烧香,聊表孝意。
我这一待,就是七年。看透了世态炎凉,人间冷暖,却不曾想终有一日会再回到京都。
父皇的一道圣旨,将我召回京都,我却不愿,后得旁人告知:江国来犯,就要打到京都了,皇帝这是让我回去送命呢!可我还是选择回去了,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是大明国的子民,当年明初帝可以天子守国门,从江国人手中夺回我大明国的江山,我也可以。可我当时却不知,我以为的可以不过是徒劳一场!
等我回到京都,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却是父皇携他的后妃们私逃了,将皇位传于我。不出半日,又听得前方战场传来消息,父皇跟他的后妃们已被江国人斩于马下,他们势要攻破我大明国。
我望着满目疮痍的大明国,心中满是惆怅,不过七年,这大明江山已不是当年的盛世光景,我愧对皇爷爷,也愧对这大明国的列祖列宗,因为我拯救不了大明国的未来……
我亲眼看着江国人冲进了皇宫,摘下了琼华殿的牌子,换成了鸾绣殿,看着他们把京都的鲜血洗去,铺上了绿瓦红墙,将我们这些前朝余孽赶去了法华寺当和尚,整日吃斋念佛,残此余生……
我合上了皇爷爷留给我的《明帝传》,终究是没有把父皇的荒唐和我这个半日皇帝的故事写进其中,既然他们都是明灯千盏,花开满城的盛世光景,那不如就一直让这国泰民安的时代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