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五月的申城,虽未暑盛蝉鸣、骄阳似火,但空气中夹杂着水汽和暑气,已氤氲成阵阵初夏的困顿袭来。
趴在睡枕上开始短暂的养神,进入到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的我,突然听到有人轻声的招呼。我迅速撑开眼皮,一激灵从趴睡姿换成坐姿,眼光越过面前的工作隔断,半露着的清爽型卷发下面,一双细长的眼睛,在细黑边镜框的包裹下映入眼帘,散发着喜悦的光芒。
在我还在调动未来得及供氧的大脑,思考她是谁之前,这抹笑容已经携带着棱角分明、充满知性的脸庞,从隔断的另一侧走到我旁边了,脸上这朵微笑也随之开放,变成了咧嘴笑。
我茫然地以轻微的嘴角上扬,回复她友善的笑脸,她手中拿着的东西,却立刻占据了我全部的关注力,对她的陌生感也立刻烟消云散。
果不其然,刊登了!我这才反应过来,她是公司时代月刊的主编。
大约三周前,我根据领导的推荐,得知在公司诸多横向组织中,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的文字变成蝴蝶,在每位同事面前翩翩起舞,尽情传达自己喜怒哀乐的组织,名曰通讯社。
看过往期月刊内容,多数版面已被公司重要新闻、业内政策、技术论文等专业内容占据之外,末版的生活版面,却充斥着山险水阔的旅行感悟、披星戴月的家乡情愁、光彩夺目的书海拾珠等,在枯燥的钢筋水泥旁,搭建出了鸟语花香的“后花园”。
这座五彩缤纷的后花园,以其迷人的魅力召唤我加入通讯社,并立即将我公众号中的第一篇文章,稍加修改便收入囊中。
实话实说,在得知文章被刊登之前,我对此并没有太多期待,因为我不认为它的发表有太多悬念。
作为报刊从未涉猎过的美食题材,此文给已经精彩纷呈的“后花园”增添了一桌饕餮盛宴。一篇文章加两张原创图片,一共600元的稿费,成为我除了论文稿费之外,第一次真正的艺术类文字收入。
而收到稿费发放邮件的我,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波澜泛起,继续坚持美食写作的决心,却如球员大脚开出的足球,再次被抛到了充斥着期待的至高处。
如果说对写作的热情,就像这颗足球的高度一样,那么它在我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可谓长期被压制在低空运动,偶尔才有随着高抛弧线越过半场的劲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却越来越频繁地,活跃于高空与低谷之间,并越发沉稳地保持着成熟的高度。
02
在别人眼里,我从小的成长环境是所谓的书香世家。祖辈因艺术创作蜚声曲艺界,影响到了父辈的业余 爱好,带着对曲艺艺术的热情追求,纷纷加入市级、省级曲艺协会,也打磨出了对作品的严谨态度。这种态度如上善之水一样无孔不入,渗透到了家里所有文字存在的地方——包括我。
上学之后,最不期待的作业,是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父母看到我花时间写出的作文初稿,往往会不加客气地拿走,然后坐在书桌前伏案修改良久,直到一字一句一标点,都有他们的增删改字迹,如爬山虎一般蔓延在整篇初稿上,有些段落甚至直接推翻重写,直至作文和他们心中的期望平行了,方才把我叫到身边,将所有修改的部分一一说明,然后重新抄写。仿佛这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要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于世一样,态度无比严肃。
这样耗时的修改和抄写,每次都让我很晚才能睡觉。
我在这样严格的作文要求下,被潜移默化地训练了六年。随着作文书写的逐渐娴熟,父母对初稿的修改幅度也慢慢减小,有些文章甚至让他们没有什么意见,但却极少受到赞扬。尽管到了五年级,我成为全校获得市级征文奖的第一人,在他们眼里,仍然对我的文章水平不以为然。
那时,写作对我而言,仅仅是应付老师要求的一种作业。课文中修饰、比喻、排比、对仗的问题点,作文训练中的各种技巧练习,像考试这片黑森林中无数扰人的蔓枝一样,当我全副武装,迫不及待想要突破荆棘,迅速穿越这片密林而获得光明之时,它们都成为缠绕在双腿间,最难清除的障碍之一。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接地气的生活画面,统统被高耸无比、密叶如麻的森林遮蔽,连偶尔透出的星星点点的光斑,也无法直接沐浴在身,仿佛遥不可及。
繁忙的学业到了中学阶段,对时间的吞噬变得如狼似虎,新增的学科和各种业校班,将内心对于写作的热情踩在脚下,在说明文、议论文的机械式练习中迷失。父母也因我不断加重的学业,而不再对我的作文加以干预。
尽管如此,突发的写作灵感,偶尔还是会在死寂的暗夜中,昙花一现地闪烁。仿照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写的《不知羞耻先生传》,也曾经在校内引起轰动。
但这样的灵感却如矗立在荒漠之上,丧失水源将要干枯的胡杨树,即将在高考、学分、就业的沙尘暴席卷中随风而逝。
而补救这种写作热情的,是命运。
03
工作上的困惑像四下无岛的大海一样,让在孤舟中的我,陷入了对事业的迷茫期,而我为了能够拨云见日而请到的舵手——职业规划咨询师,则以其专业剖析与对我的了解,给出了开立美食公众号的建议,试着发展副业。
这个意想不到的建议,意味着我不仅可以重拾写作,还可以融合我的特别爱好——吃和烹饪。
借助各地出差的工作性质,公众号以福建美食体验系列为见面礼,张开双臂迎接了众亲戚、朋友、同事等第一批粉丝。
同时,通过公众号辅导课程,我第一次听闻了简书。每一篇更新的公众号文章,均同时分享给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她,也同样没有忽视我对她的这份执着。
在更新到第五篇文章时,我收到了美食写作以来第一笔打赏。来自美食专题编辑的区区2个赏钱,却像春天一样,一下子就唤醒了满园的春色,喜悦之花瞬间如日光般绚烂开放!看到打赏消息时,我正在地铁站等待列车,却没有办法抑制内心的喜悦,虽然很想在站台上跳起来,却只能抑制住无法用表情掩饰的兴奋,立即将这一消息发给执友分享……
对美食公众号美好前景的憧憬,也随着这次的打赏而引燃。通过独到的美食描述来吸引眼球、聚集粉丝,进而收获机构关注……发展副业的期盼开始急速膨胀,继续品尝美食和书写评论的动力,也前所未有地如井喷之势般高涨,仿佛在我面前,有一道与《自闭历程》中葛兰汀所面对的一模一样的门,而我好像已经看到了门后的新世界,照射进来了无法阻挡的光明。
但憧憬终归只是憧憬。写作瓶颈这道门,却一直真实冰冷地站在我面前,成为前行中貌似坚不可催的障碍。
词汇和手法的匮乏、写法的千篇一律,让我对自身的写作能力产生质疑,而对写作题材的单调性,我个人也渐渐感到无可奈何。
下班后干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却没有任何进展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内心的焦躁和再度迷茫,也日益在之前的喜悦之花上,笼罩了一层迷雾。
一篇篇新文在简书上更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收获着打击——稀少的阅读量和喜欢,以及再未获取过的打赏,让自己感觉好像是个刚刚爬到山头,准备开始全新旅程,而下一步却突然失足跌入断崖的旅者,身上的任何装备都无力挽救,四下抓弄却也只是一片虚无,没有任何救命稻草,写作之旅似乎只能无可奈何地渐行渐远。
如此意志消沉地停止更文有月余,直到那天突然听到同事的疑问:“你怎么最近都不更新你的公众号了?我还等着看你推荐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呢。”仿佛一剂清凉油凉到了鼻孔,瞬间让自己的郁闷清爽许多。
到第二天,当听到另一位同事,向我抛出了的相同的疑问之后,我明白,或许美食写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赚钱和副业,还在于快乐——无论是品尝还是烹饪,美食都是让我抛开烦恼、彻底放松的不二渠道,而把美食体验以写作的方式分享,却让这种快乐以加法传播,并以乘数倍反馈回来。
顺着这个思路,我仿佛又在悟到了一些道理。写作固然有瓶颈,且需要突破,但却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在写作之路上,如果感觉到自己进步太慢,那也不如应该先这样坚持下去。享受在写作过程中,分享到其他人身上的快乐,让它鼓舞自己继续加油,然后通过熟能生巧提高写作本领,催促自己慢慢进步,才能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
我的领悟很快就得到了印证。没过多久,领导就开始遵照我公众号中的推荐,利用假期去云南品尝蒸汽石锅鱼,顺带买回了文中称赞的鲜花饼,分给其他同事一齐享受;平时烧菜技术不敢恭维的堂姐,也被我的菜谱改造成为鲁菜大厨,用一盘红烧翅中,把外甥女的味觉挑动得欲罢不能,还特意将她的作品拍照发过来,说女儿要把整盘全包了,严重呼吁我以后多写这样的好菜谱。
如是的喜悦,每当收获一份,便觉写作与我的亲密关系会再进一步,而她的魅力,则随着我对她生出的情愫而更加凸显。与她的邂逅,让意义在内心中更加深厚。
由写作所带来的快乐和金钱这两样,孰轻孰重?答案似乎已显而易见。
在收到堂姐的称赞后不出一月,前述公司月刊的第一笔稿费便到了手。但这时的我,心中虽然喜悦,却更多出了一份淡然。
04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份淡然,陪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写作的日子,对受欢迎作品,细加分析成功的原因,对受冷落的作品,则更加注重分析失败的原因。同时,在对美食文章感到穷途末路的阶段时,我开始尝试其他题材和体裁的写作,作为美食类文章灵感匮乏时的调节剂。
对于因素材和灵感匮乏,导致的美食更文长期停滞,我以生活中不断收集新素材,同时每天书写生活随笔以曲线应对;获得简书生活优秀作者称号,使投递美食专题稿件免于审核,以及收获更多的打赏,则让我在心底,对自己所坚持的美食写作风格点赞,同时,也理性地克制住自己盲目喜悦的轻浮,对这种满足感化成继续创作的动力。
如今,随着写作题材和体裁范围的扩大,写作已不仅是我分享美食上的知音,她已然变成聆听我内心、包容我一切喜怒哀乐的知心爱人。如墨般的夜,杲杲的阳光,微微的风,软软的云,都一丝一丝地浸入我的笔中。你看,现在窗外风在摇树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而我的文字也因为记下了时光、记下了美食,酿出了醇美的酒,芬芳四溢,回味无穷。这样的意义,我想对于任何写作者来说,都是无价的珍宝。
05
第一笔稿费对我的影响就是这样淡淡的。也许与许多人不同,它意义非凡,因为它让作者的精神和物质实现“双丰收”。而对我,如果这种喜悦已经让我心浮气躁,甚至浮想联翩,我会希望自己在今后,能够经历更多的挫折,继续打磨心志,我与写作的关系,不应只是鼓励和稿酬这么简单。
爱——才是对待写作应该始终不变的信念,因为它胜过一切。
手掬阳光,看着那些光点在指尖跳跃,仿佛又看到自己在每一个深夜的奋笔疾书,所有的画面凝结成一句话:青春不会辜负年华,而我何其有幸,此生有文字眷顾。是爱。
团队参与+天清岛+急管繁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