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
喜欢到街边的露天茶摊去喝茶。
这种茶,按照三亚市人的叫法,叫“老爸茶”。摆茶摊的摊主也不管顾客一拨来的人多人少,每一桌、每一壶茶只收二十元。按照这价格,肯定是挣不到多少钱的。这应该算是这个城市里最低廉的一种茶饮了。 我们愿意去,倒也不是为了省钱。说白了,就是喜欢那种坐在街头、马路边上,四周开阔,说话不吵,抽烟不熏,白天看天、看流云。晚上看星星、看月亮,让人有一种通天接地的感觉。
坐在马路的边上,一边悠闲地喝茶,一边看着街景,看着行人人来人往。总之,就像在看人世间一幅幅世俗风情图画。见到一个老外带着一个年轻漂亮的中国妞走过来,就有人调侃道,这老外是抢了我们的资源啊。看到一个中国男人带了一个漂亮的洋妞,就有人说,真是让人扬眉吐气啊!碰上来了个乞丐,在给了他一、二块钱之后,就调侃着给他支招,说,你到别桌去要,就说你是税务局的,负责收这个区片的税。
三亚地区长年天气炎热,在马路边上的树荫下摆卖茶饮的历史可谓久矣。一干朋友,都是文化圈子里的人。他们会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看待这街边的老爸茶。经过若干次论证后,最后一致认定:这就是道道地地的三亚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就连那个从陕西移民来的朋友杜光辉,每次我们邀他出来喝茶,他都指定要去喝老爸茶。
这那是简单的喝个茶,那是文化耶!总之,如果有渠道,我们这帮人也会考虑去把三亚的老爸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不知道届时海口那边的文化人会不会来跟我们争!
当然,也有人对这老爸茶不以为然的。或者,并不愿意把这露天茶摊喝老爸茶上升到茶文化的高度,不像我们这些文化人看得那么重。比如,管理这一带街道的城管。城管嘛,你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有责任要让这个城市的街道整洁、通畅。可是这城市的一些露天地段的茶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已经固定成了城市的一景,已经成了代表城市的一种文化。
按说,如果允许,就应该让这些茶摊正常经营;如果不允许,那就应该在早些年就取缔这些茶摊了。 城管似乎也不是存心要把这些茶摊真给灭了。感觉他们的态度有些暧昧,或者说是默许它们的存在也行!只是到了什么特殊的日子,或到了什么节,或是上面有什么大员下来,城市有什么重要活动了,他们就来收拾这些茶摊,不让摊主摆了。于是乎,这摆茶的摊主就常常和城管打游击战。城管来了,就让客人收拾收拾,往边上搬,城管走了,再回归原位。
碰到来了城管清理茶摊,往往会闹得鸡飞狗跳。早先,城管执法可没有那么文明、没有那么人性化;一上来,二话不说,动手就是没收桌子、椅子。那摊主收的茶资本来就低廉,只要让城管收走一两张桌椅,这一天的生意也就白作了。我的那些个茶友,个个心都善良。看到城管的突然光临,担心摊主的桌椅被没收,有帮着摊主收拾桌椅的,有的端坐着椅子,不让城管收走,或者也跟人家理论一下。当然,如今的城管执法已经文明多了,很少再没收人家的桌椅。
三亚这个城市,这露天的茶摊要不要存在?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讨论一下。这茶摊属于不属于茶文化的一种?是不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存在?算不算城市的一个特色?有没有必要存在?影响不影响交通?允许不允许摆放?在那个地段摆?其实政府完全可以就这个话题,让市民表达一下意见。城市既然是民众的城市,这些事关民众,事关文化的事情,怎么可以就由一两个官员拍脑袋自行定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