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恩

作者: 马简一 | 来源:发表于2021-01-12 07:01 被阅读0次

在我五岁的时候,三岁的霖来到我家,成为我们这个家里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

法律意义上来说,霖是姐姐的孩子,但他不是姐姐亲生。当年,霖的母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霖父亲的工作是建筑单位,长年跟随工地在外施工,霖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流浪孩童。常常东家几天,西家数月,饮食起居没有了正常的规律,导致正在发育生长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营养失衡问题,霖的小小身体在特别糟糕的情况下几经辗转,送到了我家,由娘代管几日。这一管,便成就了一生的缘分。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霖初来时的样子:他被人牵着小手走进来,小腿有些罗圈,走路显得有点步履蹒跚,一只小手在胸前紧紧抱着个小木碗,眼睛大大的,眼睫毛被眼屎打着结,眼角膜红红的,好像正在发炎,他怯怯地望着家里的人,然后垂下头去。

娘便伸手揽过霖,眼泪掉了下来,霖从此就留在了家里,也成了娘的孩子。

流离失所久了,在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许许多多不美好的印记:霖最害怕到了吃饭的点儿,有人说:不给你饭吃,霖也不敢大声哭,就悄悄流泪啜泣,原本发炎的眼睛就会更加红的厉害;霖的手里时时都会抱着他的小木碗,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安全感;由于长时间的颠簸消耗和营养失调,霖患上了严重的脱肛症,每便一次,都会特别痛苦,每一次,都是娘用干净柔软的棉布,在灶台旁捂热,撑着劲轻轻给揉回去。

在娘的悉心呵护照顾下,霖的身体渐渐得到了调理和复原,渐渐有了一个正常孩子应有的样子,霖的父亲要把霖送人,送给河北老家的一户夫妻,娘舍不得,霖就成了姐姐的孩子。娘带着我,也带着霖,我喊娘,霖也喊娘,我纠正他喊姥娘,霖喊出来的还是娘。

我记得,霖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他的脱肛问题就成了老师最头疼发愁的事。娘坚定地跟老师说:不用担心,村里有广播,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喊我。于是娘的口袋里,时常会装着一块干净的棉布,时刻预备着,一听到喇叭里面喊,娘就会一路小跑,第一时间出现在霖面前,看到娘时,再痛苦也会笑出声来。只要有娘,只要娘在,外甥就会感到特别安心,特别温暖。

霖的气色一天天好起来,小腿不再罗圈,怀里不再每天抱着小木碗,眼病好了以后两只眼睛特别有神,大便的时候也不再脱肛,村里人都说:这个孩子终于活过来了。

霖一天天长大,始终都在娘的身边,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总得先看到娘。上班了,挣了第一份工资,霖先给了娘;娘的白发很多,霖就买了染发剂,自己拿了牙刷,仔仔细细给娘洗染;节假日里,霖总是在娘的身边,帮娘做家务,没事了陪娘唠嗑,晚上睡在大炕上,安心地听娘的鼾声响起来;结婚了,带上新媳妇回村里看娘,晚上新媳妇因为娘的鼾声没睡好,想回家,霖黑了脸,第一次和新媳妇儿发了脾气。

在霖心里,姥娘就是他的依靠,他的生命,他真正疼他爱他呵护他的亲娘。娘去世的时候,霖匍伏在娘的灵堂前嚎啕大哭,哭出来他人生二十四年深埋在心底的辛酸和委屈,哭出来他对姥娘无尽的感念和深爱,村里人看着,都唏嘘不已,泪流不止。

人常说:生恩不如养恩。一个小生命,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一呼一吸,年年岁岁,都需要妈妈的精心呵护和抚育。娘却在霖原本贫瘠的精神田园里洒满了至亲的种子,赋予了无私的滋养,在霖原本不幸的童年时光里倾注了大爱无疆!

【无戒学堂】

相关文章

  • 也说“杯米养恩,担米养仇”

    生活中我们常听见“杯米养恩,担米养仇”这句话,类似的说法还有“斗(碗/升)米养恩,担(石)米养仇”、“升米养恩,斗...

  • 感恩词

    感 恩 词 感 恩 天 地 滋 养 万 物 感 恩 国 家 培 养 照 顾 感 恩 古 圣 先 贤 福 荫 感 恩...

  • 恩养

    父亲吸着拖鞋进了卫生间,过了一会,听到了关门的声音,我知道他下楼了,看了下手机,4点46分,也不知道他去哪了。想起...

  • 恩养

    十月怀胎把孩生,辛苦养育成贼人。 娶妻生子无父母,老来亡命天自收。

  • 养恩

    在我五岁的时候,三岁的霖来到我家,成为我们这个家里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 法律意义上来说,霖是姐姐的孩子,但他不是姐...

  • 生恩养恩

    小时候,我很小的时候…… 我们都有各种不由衷的理由从小就离开了父母,有的送人,有的是寄养,有的被抱养, 而...

  • 生恩养恩

    看再多育儿书 听再多育儿经 不如实际生活中 疼惜孩子——尊重,倾听,换位思考,共情与他 实际养孩儿带娃,像今晚抓狂...

  • 人生八种恩,至死了一能忘

    01、生恩养恩 生恩养恩大过天, 值得用一生偿还! 这个世界, 唯有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 唯有父母对我们任劳任怨!...

  • 感恩

    养儿方知父母恩。

  • 父母说起孩子

    养儿方知父母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qs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