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作者是黛博拉·艾里斯,屡获大奖,这本书改编成的动画长片横扫了各大电影奖项。昨晚跟乐乐观看了电影,我倒认为原著小说更精彩,电影少了很多内容,人物形象不够立体。
养家之人
更喜欢原著
我一直不太关注政局与时事,尤其不敢碰触战争新闻,不愿承认繁华的世界仍是武力霸权而非文明民主。
阿富汗和平了吗?不太清楚,小说故事发生在2000年左右,在塔利班统治下黑暗的喀布尔,那里没有人权,随意欺凌杀害,禁止女生上学,禁止女性就业,甚至出门都必定要男士陪同。
同一个地球,竟然会存在一个这样的世界!那样的政权在2001年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为什么不离开
但是阿富汗在那之前已经战火绵延数十年。
乐乐在观看电影时说,为什么他们不搬走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心酸,有能力离开的人,坚持留下面对的是惨烈的人生。
帕瓦娜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坚持留在阿富汗,面对的是腿瘸了,工作丢了,一家人挨饿受打。叹息,又叹息,一种复杂的思绪,困境中何以选择?一群拥有知识却没能把知识作为武器的人,可悲可怜。
战火毁了喀布尔,地方毁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崩塌。
书中帕瓦娜妈妈的表现令我很失望,不是“为母则刚”吗?蜷缩在家中,由得孩子去面临风雨,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或者说,对于这位妈妈来说,她的世界观确实崩塌了,信奉真理,信奉知识,然而在暴力、强权中连自尊都没有了。
战争,最是毁人心智,也最是淬炼坚韧不拔的心。
战争中的另一种选择
故事中还有一个了不起的角色——肖齐亚,同样是女扮男装在市场中赚钱养家的人,但她家比帕瓦娜家更复杂,帕瓦娜家还有温暖,还有认可,而肖齐亚的家里是争吵,蔑视,想把她嫁人获得大笔礼金。所以肖齐亚一直偷偷存钱,计划独自逃离阿富汗。
这是另一种选择,帕瓦娜不理解。很多人也会批判。站在道德线上指责是很容易的,自己面对时却未必能做到。一直被伤害还去爱?那是扭曲的心态。
肖齐亚是未被污染的纯然的反应,成为自己,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
帕瓦娜爸爸说阿富汗历史上曾有女生马拉利鼓舞士兵迎战,成为女英雄。帕瓦娜听着故事。爸爸给女儿播下种子,给孩子看到一个榜样,或许,孩子也能成为榜样。
电影中穿插的阿富汗传说故事选择了其他素材,也暗暗交待了帕瓦娜哥哥去世的原因。只是,还是原著更打动人。
The Breadwinner
帕瓦娜知道不用上学的时候,有点开心,因为她没准备好考试,也因为犯错老师要见家长,可居然就那么不再能上学了。本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啊!
帕瓦娜爸爸突然被捕,妈妈一蹶不振,高中的姐姐毫无主见,11岁的帕瓦娜承担了养家的责任,书名是《The Breadwinner》,英语的单词更直白。
安吉丽娜·朱莉加盟《养家之人》动画长片制作的原因是:世界各地的数百万女孩不得不提前长大,在很小的时候和困难的环境下努力供养她们的家庭。她希望这部电影提醒人们意识到这些女孩的牺牲和付出,并体现出阿富汗文化的多元、创造性和力量
想起另一本书《妈妈让我卖茄子》,微信读书里几分钟就可以读完的小故事。
妈妈让我卖茄子父母无法一直为孩子遮风挡雨,在困境面前,任由孩子自生自灭,还是教以技能面对人生?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坚强的人我熟知的世界是多么幸福,孩子如孩子般生活,哪需要承担家庭啊,甚至连家务也可以不管不顾。
是等待生活教会孩子生活,还是可以提早在安全的环境中多少知道世间的变幻无常?
《养家之人》《妈妈让我卖茄子》这样的故事就适合给温室中的孩子阅读,和平不是永恒的,万一遇上战争,万一生命中出现危机,可以怎样呢?
阅读吧,在故事中看到悲惨,也看到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