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散文随笔散文
又见平遥:生而为人,当有热血

又见平遥:生而为人,当有热血

作者: 桃叶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20:42 被阅读158次


2013年,平遥古城正式推出了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一举成名。此后数年,《又见平遥》几乎成为游客必看的项目,赢得好评无数。

在得知我要去平遥之前,很多朋友向我强烈推荐此剧。但这些年四处旅行,各景区的大型实景演出看过不少,因此并没有过高的期待,觉得表演形式都是类似的,换一个故事背景、换一个地名而已。

然而当我真正看完了表演,心中却是难以言说的震撼和感动,我愿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臆想道歉。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清朝末年的故事。

平遥城里的一家票号(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开设在沙俄的分号惨遭洗劫,分号王掌柜全家都被杀害,只剩下一个幼子幸存。票号东家赵易硕得知消息后,抵尽家产,请平遥最负盛名的同兴公镖局出镖,从沙俄保回王掌柜的幼子。

七年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故事的剧情很简单,却能轻易触动你的泪点。在网上查阅相关剧评,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肯定的评价,当然也有少数人提出质疑和批评,甚至很不屑。

有人说,这不过是一个镖局收了钱、履行职责的案例,并不值得大肆赞美。

恕我无法认同这个观点。

清末沙俄残暴肆虐,故事里的同兴公镖局在决定接镖之前,很清楚这是一趟“死镖”。也就是说,这笔钱是可以选择不赚的。

但镖师们被赵东家的仗义和赤诚所感动,不愿做贪生怕死之徒,也无法见死不救,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接下这单“死镖”。

而且,镖局本来没有那么多镖师,远赴沙俄的232名镖师大部分都是从平遥城的好汉中临时选拔出来的。每个人都是自愿报名,自愿冒险,自愿赴死。

所以,王掌柜的血脉,实际是整个平遥城的百姓共同保下的。这其中的情义,绝非金钱可以衡量。再多的钱,在生死面前都微不足道。

还有人指责故事宣扬封建思想,贬低女性价值。

在《又见平遥》的剧情中,赵东家和镖队出发前曾全城选妻,直到留下子嗣,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才安心踏上征途。

批评者认为,“选妻”那一段的表演过分露骨,类似旧时挑选“窑姐”的过程,严重违背史实,有辱晋商婚俗文化。

作为一个观众,看到那段表演时的确觉得很香艳,但也并未多做联想。

我猜测,导演是想通过这样艺术化的处理来告诉观众,当时参加“选妻”的都是城里最优秀美好的女子,她们有很多选择,大可不必冒着守寡的风险嫁给赵易硕。

怎奈自古美人爱英雄,姑娘们倾慕赵东家的仗义之举,甘愿嫁他为妻,为他生子。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比如某地出了个见义勇为的英雄,如果未婚,就可能会有女性主动示爱,新闻里常见这样的报道。

所以,“选妻”的表演形式或许值得商榷,但若针对这一点猛烈抨击,却也没什么必要。

如果看过这豪情万丈的宏大故事,心里却只想着那几分钟的香艳场面,私以为,并不是故事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又见平遥》的另一个“槽点”,大概就是赵易硕的新婚妻子在诞下男婴后不幸离世,死前留下遗言:“我生都生了,死便死了吧。”

这样的情节,一般的电视剧都是不敢演的,可以预见会被骂成狗。换在平时,我一定也会愤怒不已,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却完全没有产生愤怒的情绪,有的只是心灵的撼动。

在故事中,赵易硕和他的妻子之间不仅是夫妻情爱,更多的是一种恩情。两人拜堂时,新郎向新娘深深一拜,就是为了感谢这份大恩。

赵东家是义薄云天的好男儿,他的妻子也同样是舍生取义的女中豪杰。

为了完成一份大义,两人以不同的方式,殊途同归,甘愿奉献了自己。若只从女权的角度来理解,就显得有些狭隘了。

这样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情爱纠葛,他们的所作所为,象征的是整个平遥城的人们对待“情”和“义”的态度。

这不是感情戏,也不是婚恋戏,而是一段热血悲情的传奇。

写了这么多,其实已经严重剧透了。但《又见平遥》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不怕剧透。即使你把整个故事烂熟于心,在观看演出时依然会被深深吸引。

近年来,中国景区普遍流行引入实景演出的项目,每一处都号称要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但在我看过的十余场演出中,只有《又见平遥》真正做到了“身临其境”。

当你进入主剧场,就是跨入了另一个时空,来到清末的平遥城。

你会看到,故事就在身旁上演。跟随着剧中人的脚步,你从一个场景来到另一个场景,就像做了一场生动的梦,模糊了真与幻的界限。

在观演过程中,你是自由的,可以随意选择走进哪间屋子,和哪个人物对话,甚至发现一段隐藏的剧情。但最终,你还是会不自觉的跟上预设的安排,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环节。

演员们通过服饰、道具、场景、台词、舞蹈等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将那段平遥往事演绎得荡气回肠,将山西汉子的血性豪情、山西女人的温柔坚韧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体验,是听别人讲一百遍故事都无法替代的。

或许是我泪点低,几乎哭着看完了全程。但我知道,流泪不是难过,只是因为全情投入,只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这才是真正的中华好儿女。

在来平遥之前,我对山西、对晋商群体并没有什么印象。而看过《又见平遥》之后,我甚至觉得,这里有中国文化最好的样子。

当然,作为一场演出,必然有煽情和夸张的成分,这些我都了解。即便如此,我依然深受感动,并不吝给出最高的评价,也更说明了《又见平遥》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追名逐利、负重前行,如履薄冰地度过每一天,早就忘却了少年时心怀天下的壮志凌云。

人人皆说武侠已死,世间再无江湖。

请来平遥古城,看看《又见平遥》的故事吧,或许可以重新唤醒心中气冲霄汉义薄云天的英雄胆。从此以往,面对人生种种不平事,都拥有无所畏惧的勇气。

生而为人,当有热血。

相关文章

  • 又见平遥:生而为人,当有热血

    2013年,平遥古城正式推出了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一举成名。此后数年,《又见平遥》几乎成为游客必看的项目,...

  • 又见平遥,又见……

    很多时候,沉下心来看同一事物,跟躁动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更准确,更丰富,更透彻。 再看平遥,老街古...

  • 匆匆游记

    我的美拍:又见平遥

  • 又见平遥

    上周末陪着家里去了平遥古城,虽然去过好多次了,但是看《又见平遥》还是第一次,晚上观看了《又见平遥》的大型实景演出,...

  • 平遥古城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为什么这么火?

    王潮歌导演的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超级震撼,大气,更多的是感动! 又见平遥剧情是王潮歌在平遥采风后提炼和挖掘出来...

  • 又见平遥

    之所以敢放这种离得这么近的照片,当然只是因为戴了墨镜啊!平遥的照片真的全是这种典型的游客照,啥都要拍。 这是大一暑...

  • 又见平遥

    1 平遥,妻的籍贯,岳父的出生地。 平遥,去过很多次了,也陪岳父母全家回过祖宅、祭过祖。 但今年这个端午的平遥之行...

  • 又见平遥

    今天去平遥古城游玩,还记得上一次去是在6年前和大学舍友,那时候还是大学生,六个姑娘,一起从学校坐火车到平遥,住在一...

  • 又见平遥

    平遥古城,早在十年前去过一次,是单位组织的。那年我刚过三十,还很年轻,自立才刚刚上小学。此次和几个闺蜜发小...

  • 又见平遥

    今天下午,我再一次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平遥古城,哥哥带着我入住了青旅,即青年旅社。一进青年旅社,我就感觉这个地方真好,...

网友评论

  • 山园疏影:5月份去了平遥,时间的原因没有看到这个剧
    山园疏影:@桃叶青青 有机会一定再去看看🙂🙂
    桃叶青青:@山园疏影 有机会可以再去一次:smile: 我就还想再去,上次是和老妈一起,下次可以换个同伴
  • 城南银杏:去年秋天一个人在平遥待过几天,这个剧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一直有点遗憾,打算以后去补回来。
    另外中国古镇 南凤凰,北平遥是名至实归的。平遥整体感觉就是生活节奏真的好慢好慢,很喜欢一些酒吧的慵懒特质,这是相对于其他南方古镇的异样风情。
    晋商的文化是伟大的,个人感觉平遥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就是中国一个时代的缩影。
    你去过的地方真多,游记看你的总是有味道。
    有机会一定要学学你怎么玩的。
    桃叶青青:@城南银杏 平遥很值得再去,最怀念的是城墙,上次去的时候下着小雨,没有完整的走一遍。平遥的酒吧有一些的确很不错,就是数量太多了……估计现在比你去的时候还要多出不少,晚上出来走走,好几个小哥哥在拉客,专门拉女孩子进去喝酒,感觉怪怪的:joy::joy:
  • 阙陵:我去平遥的时候还是08年,不知道现在是啥样了😂😂
    桃叶青青:@阙陵 除了晚上酒吧街有点雷人,其他还不错,不过平遥古城的管理有待提升
  • 赦醉_:我我我去过平遥!!!还还在那里睡了古典客栈,真正的榻!!!还还还穿了汉服!!!
    桃叶青青:@玖慕妄言 好吧,表示理解:joy::joy:
    赦醉_:@桃叶青青 不行不行,我看你提起我就克制不住!!
    桃叶青青:@玖慕妄言 淡淡淡淡定:joy::joy::joy: 我感受到你的幸福了:joy::joy::joy:
  • 至简从心:经常能看到这个舞台剧的视频,很山西的味道。
    桃叶青青:@至简从心 女主的确不错,但我更喜欢里面的爷们儿:joy::joy::joy:
    至简从心:@桃叶青青 嘿嘿,蛮好看的,好多美腻妹纸。
    桃叶青青:@至简从心 看得我一个小女子热血沸腾:joy:

本文标题:又见平遥:生而为人,当有热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v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