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地窝棚

作者: 蓝齐儿1012 | 来源:发表于2024-05-29 15:25 被阅读0次
生在农村 很多的记忆是不会抹掉的

抬手落笔,又是追忆到,自己十来岁的时光

那时候,家里还有菜地

天气暖的时候,种黄瓜,西红柿,架豆,成熟了一筐一筐的收起来,有时用自家农用车,拉到集市上去卖

有时会有批发菜的人,开车来收菜。

菜地罢园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种大白菜,红萝卜,到了冷的时候,同样的方法把菜卖出去。

还有一个共同点是,每个季节卖菜,都会留一些自己家里吃,这样基本不用买菜。

冬季储存萝卜白菜,会放进地窖,这样能更好的储存,保持菜的水分,减少冻透冻糠可能性

这些是种菜地那些年,每年的日子轮转


对于我们孩子来说,那是的乐园是菜地边的“小房子”那时真的把它当成心目中的一所小房子

其实,就是菜农歇脚的窝棚

层高大概2米多点,两边砖头垒墙的时候,留了小窗户,房顶有加粗的木头支撑,然后是干草铺上的,但爸爸也糊了一层泥巴,最顶部铺了一层防水的油毡,这样基本雨天也没大问题,不过还是有点小问题,就是雨大的时候,有一小块地方会滴水,总的来说很好了。

里面用木棍木板搭了简易的床,铺了干草,干草上面铺着从家里拿来的褥子和凉席

我躺上去,看着不加修饰的房顶,后背感觉很凉爽

小窗户也会吹着过堂风,那时夏季的风,真切的体会到了它的凉爽。

渴了会跑浇地的机井旁,捧一捧冰凉的水喝

饿了会去菜地摘一个西红柿或一根黄瓜吃,很爽口,但小时候的我不觉得,现在想应该是守着菜地吃不觉得香


那时,也会和妹妹,在里面晚过家家,用泥土砖头垒成迷你灶台,拿些草或菜叶,假装做饭,然后还吧嗒下嘴,假装吃完了,就这样,玩儿了记不清多少个中午

还会和妹妹说,今天做这个菜,明天咱们做那个,那时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

也会两个人拿着录音机,里面装上磁带,每人把一个耳机放在耳朵里,并排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听音乐


写这些,是因为我看了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其中那篇蒙古包,勾起了记忆深处的往事

很高兴,文字还有这个功能,一键开启回忆的门

让我在走了很远后,驻足遥远的今天,还可以用笔记下那时的童年趣事

存储下那些年遗忘的时光,在田野里嬉闹,玩耍,疯跑,耳边呼呼的风划过,告诉我们奔跑的速度很快

傍晚夕阳西下,我们也累了,会坐在那里摆弄脏脏的小手,或穿着塑料凉鞋,在树荫下闲庭信步

这就是,我家菜地旁,地窝棚周边,曾经发生过的往事

虽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当年的小孩也已经长大,爸爸也长眠在原来的菜地边,和爷爷奶奶一起

可每次回家,走上那条小路上,那些美好就会自然的浮现在眼前,于无形中放映着年少时的电影

相关文章

  • 窝棚

    “窝棚”一词不解释列位也猜得出来——乡村田野里,搭建个可临时住人的简陋棚子,也放些农具。譬如种瓜种果,即将成熟时,...

  • “窝棚”情怀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这是说谁呢?有时候,我就纳闷,有的人真会“移情别恋”,把生活的场景搬到情绪转移上,本是热闹喜...

  • “窝棚”教堂

    窝棚,远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用木材、秸秆、茅草等材料在田野间搭起来的遮风避雨的场所。 也有人利...

  • 狐 妻 (15)

    窝棚外,还是电闪雷鸣,大雨如注。窝棚内,两个年轻而火热的躯体不顾一切地纠缠在一起…… 自那以后,我...

  • 老家的地锅

    腊月二十三,在农村是传统风俗“祭灶”日,“祭灶”顾名思义就是祭灶神。 每年的这一天,老爸老妈开始准备煮肉了,开始煎...

  • 甜瓜、窝棚、童年

    今天买回两个绿皮条纹的甜瓜,印象里这样的甜瓜很好吃很甜。 谈起爱吃甜瓜,时日久矣!与它的情愫源于童年的记忆。 记得...

  • 夏雨、窝棚、记忆

    夏雨,对我来说,只能听听看看,已经没有了站在其中的勇气和本钱,当然打湿的只能是记忆。 说贪听雨打荷叶声,那是借别人...

  • 山顶窝棚“直播间”

    疫中感动:山顶窝棚“直播间” ——记信阳十高周磊老师 文/范太国 老家低洼 山高林密 网络信号不好 直播效果差 特...

  • 静夜思

    我钟意这夜晚 无言的海面 像老家窝棚下的大黄狗 懒得看人们一眼 回想起故乡 满天繁星 阵阵蛙鸣 几只游荡的鬼 乡村...

  • 大象建狼窝

    森林里有一只狼,它住在一个窝棚里,因为它从来不修理,也不打扫,所以这个窝棚又脏又破,几乎一碰窝棚就像会倒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家的地窝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xl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