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喜欢在一起玩耍,尤其是男孩子爱玩追跑,假装战斗。有的时候难免玩着玩着,玩恼了,不高兴有打起来的,有哭了告家长的。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三天打闹两天合好,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干预,要给孩子放权,相信孩子们的事情,他们自己会解决,能解决好。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抑制不住地“疼爱孩子”,我就亲眼看到一例:我暂且把两个孩子称作丫丫和妞妞吧,丫丫有些强势,欺负了妞妞,妞妞姥姥放学接孩子时,当着两个小女孩子,幼儿园老师,丫丫妈妈的面,强调“可别再让我知道,你欺负我家妞妞,我要是再听说了可不干的”“下次我带好吃的,就不发给你……”后来丫丫跑到老师怀里,一边寻求安慰,一边抹眼泪。
还有一次,放学后在幼儿园里逗留,好多小朋友都在玩网状的山洞,唯独妞妞下来的时候哭了,姥姥上前“一边检查有没有伤口,一边询问是谁踩到你了?”事实上,好多家长都看到了,没有小朋友踩到她,大家都是依次玩的。只是家长的过度关注,引起了孩子神经紧张,情感敏感脆弱。
针对这些问题,我特别推荐尹建莉老师的观点:
每个孩子在学校或者生活里都有可能遇到所谓“坏同学”,家长如果需要出面,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一个底线,就是在生理及心理上都不能伤害那个“小敌手”,而是像尊重自己的孩子一样,尊重那个孩子。同时要考虑所采用方式对自己孩子人格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他今后人际关系的影响。爱孩子,就帮他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不要给他制造麻烦。
在《遇到一个“坏小子”》这篇文章讲的是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解决与同学相处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很多家长朋友关心的问题,即如何教孩子与他人相处:既要保护自己又不能伤害别人。
尹建莉老师就处理得很好,首先她是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考虑处理方式方法的,其次,她从“善”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坏小子”,并且在和“坏小子”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和肯定了他的“善”,结果就是孩子朝着她肯定的方向去发展了。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事例:
2006年我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事件,某所小学一位女孩子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女儿在学校和一个男孩子发生了一点小冲突,回家向父母哭诉,夫妇俩第二天就到校去找这个小男孩算账。夫妻俩直接找到小男孩,把男孩暴打一顿,导致男孩死亡。这起悲惨的事件使两个家庭破灭。这对父母,他们不但葬送了他们自己的未来,也让他们深爱的女儿只能在孤独中成长,没有父母相伴。退一步,即使男孩没出事,家长这样一种做法仍然可恶。从远处说,他们这样的行为,如何能教会孩子做人处事?从近处说,这样去学校丢人现眼,以后让他们的女儿如何在学校中抬起头来。他们既是在夺走女儿当下学校生活的快乐,也是教给她做个报复心强的人,夺走她未来的幸福。
是什么为我们敲响警钟?爱孩子,请用正确的方式。我时常在想,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两边都很锋利,你是往左还是往右?关键是把握好“度”!
写在最后:
“他的错其实是他父母的错。所以不要歧视他,不要把他当成坏孩子看,他就是个普通的同学。大家对他现在一视同仁,他长大才能做个正常人。”
读书对道德养成有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足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可能遇到“坏同学”,家长如果出面,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