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无故人

作者: 田骾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22:51 被阅读26次
乡里无故人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夕阳暖融,花树扶疏,这景正好。

年少时总是自命不凡,学着鲁迅老先生,振臂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那时懵懂,不羁的心中是匹桀骜的烈马,骨子里的傲气总想扬名天下。有个地方叫江湖,心慕之,依恋之,拼了命地要去抵及,纵使路遥马亡,颠沛流离,竭尽胸腔最后一滴热血。

总是花繁叶茂之时才惊讶,却是总忘了前人“花开堪折直须折”的告诫,纵然有惜花之意,却没了采花之情。

“她终于走到村头后,便站住,很生疏地张望四周,仿佛在用力辨认这个村子。”

这是曹文轩《蓝花》开头的一句,幼时不解,血肉承连的故里,如何不能认识。

如今,懂了。

那不是港湾,那只是个驿站,满身灰尘的我们只有舟车劳顿,良驹竭力才会想起停留。不日早起,挥起软鞭,踏起一片埃土。

人人都忙,忙于各种已知未可知的理由,大半生疲于奔命,生死疲劳。

人人都想衣锦还乡,高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身着“临行密密缝”的厚袄,带着“报得三春晖”的信念,孑孓一人,在纵横阡陌的时间的无涯里,渐行渐远……可是将来,总是没有定数,命运,总是令人惶恐的多舛。

纷繁芜杂的战乱年代,烽火连天的忙里偷闲,庾信提笔写下:“燕山犹有石,须勒几人名。”留名青史何谈容易,镌刻的名字的石头也是会沧海桑田。

是了,未来谁知道?为了未可知的一切,漂泊游荡,纵使地远流离,路遥竭力。所谓“衣锦还乡”之时,你眯着浑浊的眼,辨认着一切,村头的孩子嬉闹跑过,笑问你找谁。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最大的悲哀,物是人非,你属于这儿,可这儿早已不属于你了。

时间往前拉至几十年,曾经眼如麋鹿,被亲人视若珍宝的少年,心里怀着草长莺飞的欢快轻巧,期盼着长大,幻想着人生大开大合,心里揣着支剑走天涯的野心。

终于,所谓自由的一刻来临,却是以从未想过的方式,倏然而至。战争,离别,像是突至的飓风,连根拔起,零落于陌生的荒地。从此半生坎坷,周身尘埃。垂垂老矣之时,欣慰回乡之日,城春草木深,国在山河在,只是大大小小的坟茔,在太深的蒿草里,僵硬如枯枝的膝盖,无法跪拜。

乡里,已无故人。

“轻易不还乡,还乡需断肠。”断肠人只是没了根的风中转蓬,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多少东西,来不及静下心去体味,又要离开。

“我行久别家,思忆故乡水。”故人温和如玉,故水温婉细流。

总在错开后想念,是朵朵细碎的小花,开在蔓蔓青萝上,盘绕在血肉之躯的心底。“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扫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花会残,时节逝,总得抓住些什么。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离去总是令人恸哭,王维说的好!

相关文章

  • 乡里无故人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夕阳暖融,花树扶疏,这景正好。 年少时总是自命不凡,学着鲁迅老先生,振臂高呼:...

  • 无题

    南方北, 无故人。 若几何时, 重归乡里, 因吾丑也, 亦无故人。 吾亦不尊本, 亦尚不扬, 已久之。 一景不惜,...

  • 乡里

  • 乡里

    我家住在深山之间,被环绕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永远也听不到外界的一点杂音。 我有一个爱我的爸爸和奶奶,却有一个不爱我的...

  • 乡里

    这里 没有车水马龙 没有高楼大厦 没有灯火辉煌 没有尔虞我诈 但是我喜欢 这里 只有零星灯火 这里 民风淳朴友善 ...

  • 乡里

    一点,两点,点点飞花香满径, 三行,四行,行行垂柳顺东风。 五顷,六顷,顷项庄稼多茂盛, 七城,八城,城城家市果粮丰。

  • 乡里

    就这样 普通 渺小 用心去遇见它

  • 乡里

    鸟蛙蝉鸣日正午, 锄头舞动起热风。 远看青山伴绿水, 近观耕耘细...

  • 乡里

    或许因为时差,回来后一直贪睡。 醒后看着窗帘,看着粉色的墙纸与浅白的书架,只记得看过,很多书的内容...

  • 乡里

    屋外的雨仍稀稀沥沥的下,雨水哗哗的,从屋檐顺势而下,洗净了青砖白瓦,雨水冲刷着风化的岩石壁,风搅动着青草气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里无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zs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