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碓臼挽歌

碓臼挽歌

作者: 雾里看花的布布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06:43 被阅读0次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见过碓臼了。我们小东街当间那个碓臼,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我跟着爷爷在那个碓臼里舂过米、捣过石头面子。

      一般人家吃米,都是从碾子上碾,只有推不动碾子或谷子少的人家,才用碓臼舂米吃。从山西逃荒回来,我们家土地少,耕种一年,打的粮食不够吃。大概是一九四七年吧,父亲又到武安阳邑一家馒头坊做佣工【当地人叫包子坊】,就是给人家蒸馒头。我家从来没开过馒头坊,乡亲们见了面,管父亲叫大掌柜,就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和爷爷相依为命,在家苦熬着艰难岁月。

      舂米并不复杂,把碓臼打扫干净以后,舀一瓢谷子放到里边,用杵头【圆石安一木把】上下反复捣就行。一遍脱不净糠皮,得舂两三遍,中间需要用簸箕把糠簸出去。舂的米和碾的米一样好吃,我没有考证过,我想这碓臼比石碾恐怕更原始一些吧。

      捣石头面子是怎么一回事?过了一九四三年大灾荒,爷爷得了一种病,因为家里穷、没钱,没有找过医生,也没吃过药。病发作了,有时见他两手抠住胸口,有时见他用小擀杖顶在胸前。后来不知是谁告诉爷爷一个偏方,说吃一把石头面子,能压住那个火劲,缓解疼痛。我亲眼看见爷爷从这个碓臼里捣过三次石头面子。捣好的石头面子,要用罗罗一下,不然的话,糁糁粒粒,不好下咽。这种病什么时候发作?没有一定规律,有时候白天,有时候晚上。有一天晚上,我刚睡着,忽然被‘唉呀,唉呀!’痛苦的呻吟声惊醒,我知道是爷爷的病又犯了。只见他两手抠着胸口,眉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可能是疼得厉害,他让我坐到他的肚上,用他的话说,压压那个火。我不敢实扑扑地坐他肚上,两腿得稍微使点劲儿,能感觉到他胸口‘突、突、突’地跳。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爷爷的痛苦呻吟声中入睡的。

      土地改革时,我家分了七、八亩地,父亲不再外出务工,加上精心耕作,拿不定打的粮食多了。有粗粮,还有细粮,基本上能填饱肚子。是因吃了那些石头面子、起了作用,还是因生活得到了改善、驱除了病魔?爷爷胸口疼的病,没专门找医生治,痊愈了。

    爷爷虽然不识字,但是他肚里的东西可多了。在他的病不上来时候,晚上刚躺倒炕上,或者黎明醒后,他给我讲了很多故事,讲公冶长善于听百鸟音的故事,讲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还教给了我很多尺儿【方言,即儿歌】。【小纺车】就是那个时候听会的:

    小纺车,嗡嗡啪,

    婆婆让我纺棉花。

    一纺纺到晌午错,

    婆婆给了个糠窝窝。

    咬一口,真难过。

    跳井吧,井又深,

    跳河吧,河又宽,

    坐在河边哭蓝天。

    多么形象、逼真!旧社会妇女头上压着多重大山。这首儿歌以明快的节奏、洗练的语言,描写了一妇女终日劳作,忍受婆婆虐待的情形,跃然纸上。当时爷爷只给我念了一遍,我就全记住了,还有那两首:【闲话】和【板凳儿板凳儿摞摞】,也都是念一遍我就记住了的。

          闲话

      闲话儿闲话儿,

      锅台角种着二亩水浇旱甜瓜儿。

      没头的去偷啦,

      瞎子看见啦。

      没嘴的就喊,

      聋子听见啦。

      没腿的就撵,

      没胳膊上去搂住啦。

      这些看似矛盾、讲不通的语句,连缀在一起,讲的是詼谐、幽默,一下子就抓住了少年儿童的心。

      板凳儿板凳儿摞摞

      板凳儿板凳儿摞摞,

      里边住着大哥。

      大哥出来卖菜,

      里边住着奶奶。

      奶奶出来磕头,

      里边住着猻猴。

      猻猴出来栽跟头,

      一栽栽到地南头,

      下了一窝小母狗。

      这些语句运用顶真修辞方法,显得是那样贴切、自然、流畅、上口,让人听了,能不一下子记住吗?

      爷爷不犯病的时候,往往是我最快乐的时候。爷爷给我讲了很多很多故事,教给我很多很多尺儿【方言,即儿歌              】,现在我认识到,在我未上小学之前,在跟爷爷一块生活的日子里,已经受到民间口头文学的熏陶,我想这跟后来上了学读了书之后,能写几首小诗,涂抹几篇散文,不无关系。

      那个碓臼,有人说被人垫了庄基,有人说被拉去做了桥墩,总而言之,不见了,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爷爷在那碓臼里舂米、捣石头面子的情形,七十多年了,依然历历在目。

                                        2017、9、17

相关文章

  • 碓臼挽歌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见过碓臼了。我们小东街当间那个碓臼,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我跟着爷爷在那个碓臼里舂...

  • 碓臼峪

    百里石头城,五里清溪峪。 驱车上高峰,留下青云句。

  • 碓臼沟,故事多多,趣闻多多(十一)

    碓臼沟,是碓臼沟人的自豪,因为,她永远充满乐趣,尽管有些是属于大家的玩笑和娱乐,但是,那种气氛,那种环境,总给人一...

  • 游碓臼峪

    碓臼峪自然风景区,距离昌平县城18公里,昌55路公交车可直接到景区门口。 早上吃完早餐,一家三口坐上...

  • 大四合院杂记(一二三,槽门口的碓臼)

    一二三,槽门口的碓臼 曾记否?槽门口的碓臼比我们生产队所有动物包括人的牙齿都还繁忙!不过,也有它闲下来的时候,闲下...

  • 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内蒙古锦泰碓臼沟煤炭有限公司举行矿井反风演习 4月12日9:00,内蒙古锦泰碓臼沟煤炭有限公司举行矿井反风...

  • 碓(方言音dǐ )屋

    碓(注①方言dǐ ,普通话念duì)屋,是指装有碓臼的屋子。村庄管在碓屋做的事叫踵(音同方言“中”的发音...

  • 《茶经》学习 7

    杵chu(捣物棒槌)臼,一曰碓dui(用来捣物的石臼),惟恒用者佳。 译文: 杵臼,又叫碓,用一直用来捣茶的较好,...

  • 碓臼沟,故事多多,趣闻多多(十三)

    工作之余的幽默是一种风趣,是一种氛围,是一种让人放松的和谐。 内部晚宴上,大家兴致勃勃,谈笑风生。 工作和玩笑一结...

  • 碓臼沟,故事多多,趣闻多多(十二)

    生活中离不开开玩笑,开玩笑,其实是一种幽默,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团结和谐的外在体现。 刘矿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他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碓臼挽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ar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