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外甥从学校回来的路上,就给我们发来信息,说昨天过来,一方面是来看看对他相思成灾的外婆,另一方面则是要来打牙祭。
外甥刚进入高中,这个星期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在食堂吃饭,平时就极为挑食的他,这几天有些难熬。
好在学校并不是封闭式管理,也没有强制要求校内用餐,他便和同学约上,一起去校外的餐馆里解决。只是,终究不如家里做的合口味。
想想我上学那会儿,从家里带上一瓶老妈做的白辣椒,或者是其他腌菜,就是一个星期的下饭菜了。周末回到家,打牙祭是必定的环节。
这个礼拜先生小休,星期六是正常上班,早上,我问先生,今天买点什么菜?先生说,买一条大点的花鲢,砍成坨坨,他下班了回来给我们做一道新学的菜——太安鱼。
哦哟,什么时候学会的新菜式?有点小期待呢!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去了菜市场,按先生的要求鱼和一些配菜,并准备好。
炒好其他的菜,就听到了开门的声音,先生下班了,一切都刚刚好。
先生告诉我,相传,这道菜是由民国十几岁就入行学艺、抗战后在重庆大餐馆做过主厨的师傅在太安掌勺时创新推出的,后来传承给自己的小儿子郑长春,才得以流传至今。
太安鱼俗称“坨坨鱼”,是川菜系中的一道名菜,也是九十年代超火的重庆江湖菜,原产地是重庆潼南区的太安镇,因此得名为太安鱼。
太安镇位于三一九国道旁,是渝西重要的交通要道,这里往来的司机很多,他们在太安镇用餐的时候,都一致发现,这里餐馆里的鱼很特别,嫩滑爽口,很有滋味,太安鱼的名声便因此传开了。
太安鱼对于鱼材并没有特别的要求,选用最为常见的花鲢、白鲢、草鱼即可。口感最好当属花鲢,白鲢肉体相对要薄一些,而草鱼肉老,鲤鱼刺多味腥。
第一步,切块。将杀好的鱼去掉腮和内脏,切成约一厘米厚的块,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加入盐、生抽、鸡精、料酒、老姜、葱段、蛋液,再裹上一层红薯淀粉,搅拌均匀。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红薯淀粉的量要稍微多一点,要将鱼肉完全包裹住。
第二步,过油。实际上就是将裹上蛋液和红薯淀粉的鱼块放入油锅中进行油炸,时间不需要太久,慢火炸至鱼块金黄,便可以捞出了。
这道工序是为了锁住鱼肉内天然的水分,保持鱼的坚韧程度,这也是保持鲜嫩度的关键所在。不炸就下锅煮的鱼,水分很快就会跑掉,这样做出来的鱼,要么又松又散,要么又老又硬。
值得注意的是,淀粉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就像酥肉,少了就容易炸老。油温也是非常讲究的,低温炸不成“二面黄”,鱼肉却悄悄被煎熟了,如果油温高了,就成炝炒节奏了,鱼一下锅就完蛋。
第三步,调汁。这是一个关键步骤。
锅烧热,放入植物油和炼制好的猪油,放入一大把花椒,姜蒜颗粒,一勺红花油豆瓣,再将泡生姜、泡辣椒倒进去爆炒,炒得香香的。
加入高汤,如果没有高汤,就用一瓶啤酒和等量的水,以没过鱼为宜,熬汤汁,同时加入生抽、鸡精、料酒和一点点糖,调汤汁的鲜度。
泡生姜、泡辣椒是这道菜的灵魂佐料。我自己泡了三坛,反响挺不错。
第四步,煨汤。将汤汁煮开后,倒入炸好的鱼块,烧开后,再改用小火慢慢煨。我加了一块嫩豆腐一起煮,鱼香和豆腐的香相互融合,更加美味!
在我的印象中,鱼是不需要太多时间的,但是太安鱼却不同。
先生说,因为前面有油炸的工序,所以久煮也不会烂,正常情况下,需要煮二十分钟左右,鱼块才能充分吸收汤汁中的味道,才能入味。
第五步,装盘。大概十五分钟过后,放入芹菜段,几分钟后大火收汁。
装盘时,最好直接倒入盘中,因为鱼块非常嫩,筷子都不大夹得起来,一用铲子,鱼就碎了。撒上葱花,上桌。
这样一盘汤汁浓稠的太安鱼就做好了。鱼块包裹在金黄色的汁液里,看上去辣味十足,闻起来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三尺。
浸泡在红汤里的鱼块跟豆腐一样嫩嫩的,轻轻用筷子一夹就碎。
送进嘴里,酥脆的外皮一触即溃,鲜嫩的鱼肉破壳而出,软糯爽滑,麻辣鲜香、层次丰富,香入心脾,令人爽歪歪的节奏呀!
先生煮的太安鱼2023年年度写作营第(258)篇 1543字,累计38224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