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在与孩子相处,我们这一生,在有了孩子以后,是重新与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相处。
当年的窘迫、不如意、困顿、伤感和懊悔,我们希望总结成经验,编写成教训,搓成大力丸塞进孩子的嘴里,这样,他们就不会走我们的老路,犯同样的错误。
而他们一如当年的我们,桀骜不驯,不听话、不懂事,浪费光阴却充满朝气。我们气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忍耐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妥协的,是当年的自己。而最终,我们成长的,是现在的自己。
每次吵架后的忏悔,愤怒后的拥抱,生气后的喜欢,每天都能发现自己,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完美平静。生活,因为孩子而让我们一路走向强大与坚韧并重,也因为孩子多姿多彩。爱浑身是缺点的孩子,也爱不完美的自己。这是“少年派”的意义。
人这一生要经历三次分娩——一次是物理层面的脐带剪断,一次是心理层面的青春期剪断,而最后一次分娩,就是他们独立成人与你渐行渐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