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孩子厌食不吃饭,饿一顿就好?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80312
主讲嘉宾:虎妈潘潘
整理人:王丹
校对人:阿蓼
编辑人:毛豆妈妈
嘉宾介绍:虎妈潘潘
8年从业经验,曾为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编导
有非常丰富的嘉宾采访经验,擅长挖掘“找点”,编剧、导演功力深厚;是一枚潜在网络段子手表达能力强。
运营《虎妈潘潘谈育儿》网络达人妈妈分享视频
专业经验和育儿经验兼具,母婴垂直内容传播者
课程内容:
宝宝不爱吃法,有可能出现食欲不振、食量下降、餐后腹胀等现象,家长经常用错方法,轻则追着喂饭,哄骗,养成不良的进食习惯,重则强喂,引起孩子对事物更大的反感,最终影响生长发育。其实孩子不爱吃饭,弄清原因很重要,最终达到引导孩子主动吃饭的目的。
常见误区:
面对宝宝不爱吃饭,家长常见的有几种误区:
不爱吃饭=消化不良/积食
宝宝吃饭不加盐,寡淡无味,难怪他不吃!
“追着喂”以及“再吃一口”
不能让他自己抓,他会弄得到处都是!
误区一、不爱吃饭=消化不良或者积食?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若是出现消化不良会阻碍营养的吸收,进而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
但是,宝宝不爱吃饭≠消化不良或者说积食。不爱吃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口味不适合宝宝,可能是气候变化导致食欲降低,也可能是宝宝处于生长高峰期,奶量或者辅食会降低。
而消化不良是一种婴幼儿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打嗝儿、腹泻、便秘等,多见于一岁以内、一岁左右的婴儿。如果宝宝消化不良,会障碍营养吸收,影响生长发育。所以,消化不良有可能导致不爱吃饭,但不爱吃饭并不等于消化不良,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消化不良就给用药,这是不对的。
1.消化不良的原因
♦多见于一岁以内的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胃和肠道内的粘膜比较柔嫩,这个时候如果过早的添加辅食,或者添加辅食不对,可能就会消化不良,伤害宝宝肠胃。
♦喂养不当,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宝宝比别人家的孩子矮一些,瘦一些,就开始添加辅食,宝宝的生长发育要看自己的生长曲线,不能盲目跟别人攀比。
♦胃肠道炎症、滥用抗生素等。我今天就收到私信,有个妈妈说,她的宝宝这个阶段奶量下降,有些腹泻症状,大便里有粘液,她搜了很多不知道粘液是怎么回事,这可能就是肠道炎症。我问了下,因为宝宝出生时黄疸偏高,就用了抗生素进行一个周期的治疗。我不敢说这个抗生素是否是滥用,但是用了抗生素后,的确会有一个阶段,会引起肠道不良的。
消化不良的症状。
♦不爱吃饭,为什么很多人一看宝宝不爱吃饭了就说宝宝消化不良呢?是因为消化不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不爱吃饭。消化不良不是病,只是症状的表现。宝宝消化不良不喜欢吃饭,因为食物堆积在体内发酵,宝宝产生饱腹感。宝宝打嗝或者大便会有酸臭的气味,就会影响宝宝食欲。我们就说宝宝积食了,这是对的。
♦排便的异常,大便里面有粘液,颜色,气味不一样,大便次数少,除了便秘之外,还有可能腹泻,这都是消化不良的症状。
♦呕吐也是消化不良的症状,也有可能没有吐,但是打嗝有酸臭的气味,这个就是积食引起的。
♦口臭,我们老一辈的家长,叫口臭是上火,其实在现代医学中没有上火这一说。口臭就是食物堆积引起的,嘴巴里有气味,甚至宝宝的舌苔很厚很白,这是消化系统的紊乱。
♦睡眠异常,肠道紊乱会让宝宝睡眠不安,夜间睡觉会乱动,趴睡。
3.消化不良怎么办?
♦找出病理性原因,对症下药,选恰当的治疗。
♦调整饮食习惯,减少引起积食食物的摄入,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清淡,减少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减少食物总量,给胃肠一个休息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添加粗杂粮和薯类的摄入。特别是在便秘的时候,粗杂粮里面的纤维素可以帮助排便,促进肠胃的蠕动。比如,小米、糙米、红豆、紫薯等。如果是腹泻,就要避免这些食物,尽量吃些软的,细小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恢复肠道的健康,抵御毒素对肠道的伤害。
♦就医、药物辅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吃一些药物,包括抑制胃酸的一些药物,粘膜保护剂等,需要对症下药。大部分的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饮食的调整来缓解,通过实践自行消化,有一个情况需要就医,如果宝宝总是喊腹痛,不适,影响他的精神,正常活动,一段时间都是这种情况,甚至宝宝营养不良,停止生长。
误区二、宝宝吃饭不加盐,寡淡无味,难怪他不吃!
家里的老人常给宝宝喂大人的食物,或者会在辅食里面加盐;甚至认为宝宝吃饭不加盐会没有力气,那是虐待孩子。一岁以后可以给孩子加一点点盐,但是两岁以内孩子的食物都是必须要单独的,不能完全跟大人吃一样的食物。带孩子去外面吃饭,食物要用热水先泡泡洗洗,去掉多余的钠。食物清淡,宝宝不爱吃,这是个误区。
首先,婴幼儿的肾脏还无法处理大量的钠,过早摄入食盐等调味料有健康隐患。
其次,婴幼儿味觉系统不够灵敏,他们能接受食物天然的味道。一旦过早刺激宝宝的味觉,容易形成“重口味”,宝宝口味过早变成多盐多味,增加未来患三高的风险。为什么现在三高的人群很多,是因为我们食用了过多的钠,我们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少吃盐少糖多油多的食物。
误区三、“追着喂”以及“再吃一口”
很多妈妈都有类似的困扰。宝宝吃饭喜欢边吃边玩,否则就不肯吃饭,玩玩具、看电视、吃两口就跑去玩,家长要在后边追着喂饭很头疼。这都是因为辅食添加初期,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良好的进餐习惯,第一点是需要有进餐仪式感的,我们怎么营造这种仪式呢?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就开始营造。我们要让宝宝知道,吃饭之前要洗手,洗手后围上围嘴,做好餐椅等等,这都是流程,让宝宝知道整个这一套下来,我要吃饭了,我就要坐在餐椅里面吃饭。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和吃饭有关联的,让宝宝自然而然进入吃饭的状态;第二点,吃饭的时候,干扰不要太多,比如很多家长,出去吃饭的时候,和朋友聊天,家长之间聊天,就让宝宝看动画片,把宝宝注意力转到手机或者电视上,或者给宝宝吃他平时吃不到的零食,我们要把这些干扰拿走。在家里时,家长也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跟宝宝说话,甚至逗宝宝玩,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只留一个人喂宝宝,其他人可以交流,让宝宝感受全家吃饭的氛围;第三点,跟宝宝建立必要的界限。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妈妈做的很好了,宝宝总有调皮,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妈妈必须建立这个吃饭的界限。比如我们已经坐在餐椅上了,宝宝要下去椅子,就不能再回来吃饭了,让宝宝偶尔饿一次,他就知道了,吃饭是和坐在餐椅联系起来的,下来就会挨饿,让他自己承担下餐椅的后果,这就是吃饭的界限。爸爸妈妈不用担心,这样稍微饿一下,不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这个办法用一两次,宝宝就会知道了,我吃饭跟这一套流程有关联的,以后如果不好好吃饭,就会饿肚子了。这个也是他自己学习到的事情。这个待会我会详细说的。
“这个营养很好啊,再吃一口”,总觉得他营养没够,多吃一口就多长一点,使劲浑身解数哄着骗着宝宝多吃一口,事实上这会养成非常不良的喂养习惯,吃饭不应该是这样的,培养孩子主动进食的意识比你多喂一口,意义要大多了!有的家长甚至更过分,不停的追着,硬喂,甚至威胁孩子,如果不吃,就怎么怎么样,这样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宝宝真的是不饿不想吃的,也有可能是积食了,这样强迫喂饭,是家长引起的恶习。
误区四、不能让他自己抓,他会弄得到处都是!
“宝宝太捣蛋了!吃饭的时候用手把食物抓得到处都是,还把碗往脑袋上扣,吃完饭一片狼藉,打扫半天,以后不让他接触食物了,喂他算了”。 这段时间是非常难忍受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忍受这段阶段。我们可以给宝宝外面穿上罩衣等,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吃饭,这样宝宝的热情就会高涨,吃饭也会专心很多。这个时候,一方面,他们在观察不同食物的区别,通过手部去认识食物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控制手部肌肉,去抓握这些食物。不要一上来就学着用勺子、叉子吃饭,一定先学会用手抓,再学会控制勺子叉子之类的工具。我们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的。我的第一点建议,放手是妈妈的唯一选择。妈妈适度的引导和示范。对于孩子来讲,每个事物也都是玩具,在他们眼里没有区别的,我们妈妈就需要示范给孩子看,这是事物需要放入嘴巴中,不是玩具,妈妈自己喂到自己嘴巴里,引导宝宝。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的,虽然可能现在他不能说话。第二点建议,餐前的准备工作,方便餐后的打理。比如在餐椅上铺上一次性的桌垫或者桌布,给宝宝带上围嘴,护套,罩衣等。第三方面,每一餐都准备食指食物,在他感兴趣的情况下,方便抓握。让孩子觉得有个东西可以自己放进嘴巴里,让宝宝锻炼自主进食的能力。同时,宝宝自己喂到嘴巴里后给宝宝鼓励。同时,宝宝自主进食,自己咀嚼时可以锻炼宝宝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有利于宝宝说话发音。以上就是几种常见误区,如果还没有认识到的话,有可能就会越做多错越多。
10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让宝宝自己吃饭。
什么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吃饭呢,6个月添加辅食,8-12个月宝宝就可以尝试自己抓饭来吃了。13-15个月就能够用勺子了,18个月之后自己吃饭完全没有问题。我的宝宝没强求他按照这个时间点,我们家现在是19个月,可以用勺子准确的喂到自己嘴巴里。因为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宝宝的一个手眼协调度,不要觉得宝宝小,就不给她机会,跟大家分享下,我锻炼我家宝宝手眼协调的。在15个月左右时,宝宝可以尝试用工具了,我们在练习剥鸡蛋。每天早上我把蛋壳敲裂开,宝宝自己去剥,那个视频还在我的微博里。因为我家宝宝15个月自己就可以剥完整鸡蛋了。可以先给宝宝示范,再让宝宝自己剥。我觉得这个方法蛮有效的,大家可以尝试用下。
宝宝不会乖乖坐在一个成人椅子上,我们可以准备餐椅,在培养孩子主动吃饭上一个必要的工具。
这个儿童餐椅,不仅可以增加吃饭的仪式感,方便宝宝吃饭,它上面的安全扣可以防止宝宝乱动,保证宝宝的安全。这个餐椅跟成人的凳子一样高,可以让宝宝感受家人一起吃饭的气氛。选择边角圆润,餐盘方便拆洗清洁的餐椅。
除了餐椅之外,食物的大小也有讲究,坚持一口量的原则。
就是宝宝可以顺利拿起,一口吃掉,可以参考一粒豌豆的大小。除了吃饭的形式要吸引人之外,我们妈妈经常有个疑问:是不是我做的饭太难吃,太难看了,这个可以总结下,网上有很多辅食参考,我们可以下些功夫,把辅食做的吸引人一些,让宝宝感兴趣,引起他们的关注。
如果我们的食物不够吸引,可以用非常漂亮的餐盘,给宝宝增加色彩感。还可以把宝宝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比如宝宝喜欢吃虾仁,不喜欢吃胡萝卜,我们可以把它们剁碎了,做成饼之类的。零食到底是宝宝吃饭路上的拦路虎还是助推剂?其实,零食也不能一刀斩。很多时候,宝宝吃零食,纯粹是好奇心在作怪,如果我们盲目的一刀斩段零食,会激起宝宝的逆反心理,拒绝吃饭。我们如果为了让宝宝吃饭,斩断零食,他也会把这两样联系在一起。如果我吃了这个就不能吃那个,那我就会拒绝吃饭,你会给我零食吃的,所以这个一方面是妈妈的原则,也可以适量的给孩子吃一点。宝宝的胃只有成人的拳头大小,吃了零食会影响正餐的,零食量以不干扰正餐为标准,每天坚持固定的零食量,不要添加多了,让宝宝知道,吃完 这些零食就没有了,有个零食的界限,零食也不能依据宝宝的口味添加。我们选择零食,要选一些新鲜的水果,奶制品,奶酪之类高钙的,易于消化的,避免高糖,重油,重口味零食的摄入,条件允许的,家长可以自制健康的零食,比如一些烘焙饼干之类的。
4.怎么让孩子对吃饭产生兴趣,家长要做示范。
首先不能强迫宝宝吃,家长示范时要有夸张的咀嚼动作,食物喂到嘴里的时候,嘴巴,手挥舞要大,吸引宝宝注意力,让宝宝注意观察你是怎么做得,怎么把食物放进嘴巴的,这样宝宝就会被你吸引,再加以鼓励。我们吃饭时要营造一个和谐安静的进食气氛。如果我们的宝宝拒绝某种食物,不要以自己的经验认为宝宝不喜欢吃,多喂几次,也许这次不吃,下次就吃了,要坚持食材的多样化,三天一换,或者五天一换。要判断宝宝到底是不喜欢这个食材本身,还是烹饪方法。
宝宝的性子要考虑,吃得太快容易烫到,吃得太慢饭就冷了,如果是个急性子的宝宝遇到慢性子的爸妈,没吃饱就不想吃了,这也是他不想吃饭的原因。慢性子的宝宝遇到急性子的爸妈,很容易还没吹冷呢,就已经噎着了。宝宝自己的性子也是爸妈要考虑到的。
不评价食物的好坏。
很多家长有个习惯,自己不喜欢,认为不好的食物就不给宝宝吃,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宝宝初添加辅食时,根本没有好吃与不好吃之分,如果家长在宝宝面前评价食物,会造成宝宝偏食,虽然宝宝现在不明白,但是会对他造成心理上的暗示,如果你自己都评价食物的好坏的话,对孩子也是不好的影响。
增加宝宝的活动量。
如果是积食了,就是宝宝吃的太多,胃肠功能消化不了这么多,我们要在宝宝不饿的时候,带宝宝做做游戏,做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宝宝的消化。这个时候消化的比较快,宝宝饿了,就不会抗拒吃饭了。
一定要强调进餐的氛围,要愉快的。
如果说我们一家人吃饭,宝宝坐在旁边,他是很愉快的,就会喜欢这个温馨和谐的氛围。如果我们整天吃饭的时候,吵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有可能会吓到宝宝。也不要训斥孩子,会让宝宝产生挫败感,让宝宝感觉到一到餐桌上,就会有这个阴影,会觉得吃饭时不愉快的,不喜欢这个氛围,对宝宝消化功能也不太好。
吃饭的时间有讲究。
我收到过私信,要尝试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宝宝都饿慌了,就抗拒辅食。要在宝宝半饱的时候,添加辅食,等到辅食能够代替全餐时,在宝宝还不太饿的时候,再喂。当宝宝有以下表现时要停止喂食:宝宝把头转向另外一边;宝宝被别的事物分心;宝宝对你的食物不再有尝试的兴趣了,心不在焉了;把勺子放在嘴边时不张嘴巴,推开勺子就不要喂辅食了。
饿一饿,试一试。
这是万不得已的方法,如果爸妈在食物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零食也控制好了,宝宝还是不爱吃饭,上面都尝试过了,这是最后一个方法。“饥饿疗法”主要为了纠正大的宝宝不良的吃饭习惯,小宝宝不太建议这个方法,他都不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饥饿疗法”要循序渐进,温和的要让宝宝知道,错过了饭点会饿肚子,这样宝宝就不会不吃饭了。
以上就是十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问题1:春节期间改变了饮食习惯,只爱吃粥了,米粉和奶都不感兴趣了,怎么让宝宝重新吃奶?
解答1:吃米粉到比较好办,吃奶我建议你换成吸管的或者鸭嘴杯,换一个容器,再让宝宝尝试,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有可能不是不爱这个食材了,而是不爱这个装食物的容器。
4、5个月时候是厌奶的高发期,会有拒奶的表现,比如清醒时不愿意吃,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才能吃点奶.这个问题我再微博上有详细的回答,包括怎么戒掉夜奶,大家可以看下我的微博,在这我不过多赘述了。这种情况,没有疾病的话,可能是生理性厌食。先观察下, 孩子有没有积食,有没有酸臭的气味,大便怎么样?另外,我今天说的这些,都试一下。
问题2:你好,我想问孩子还有13天就过周了,我可以给他吃鱼汤、肉汤吗?
解答2:可以吃鱼,鱼汤,注意刺。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小分队》认真细致的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