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est, I feel certain that I am going mad again. I feel we can't go through another of those terrible times. And I shan't recover this time. I begin to hear voices, and I can't concentrate. So I am doing what seems to be the best thing to do. You have given me the greatest possible happiness. You have been in every way all that anyone could be.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ill this terrible disease came. I can't fight any longer. I know that I am spoiling your life, that without me you could work. And you will I know. You see I can't even write this properly. I can't read. What I want to say is I owe all the happiness of my life to you. You have been entirely patient with me and incredibly good. I want to say that—everybody knows it. If anybody could have saved me it would have been you. Everything has gone from me but the certainty of your goodness. I can't go on spoiling your life any longer.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have been. V.
电影一开场Virginia Woolf投河片段感人至深,自成一体,堪称剪辑的典范,奠定了整部电影的伟大基调和情怀。如果要聊抑郁症电影,不可能不聊《时时刻刻》。这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部从头到尾直视抑郁症问题的大片。从来没有任何电影能够如此地精准地刻画出我们生活和情绪中微妙的问题和忧伤。这部电影不仅是抑郁症和人文关怀的完胜,而且在几乎任何角度都是绝对的胜利: 它是文学的胜利,艺术的胜利,演技的胜利,脆弱情感的胜利,电影剪辑的胜利,居然也是票房的胜利。(《时时刻刻》成本$25 million,票房$108.8 million,一部关于抑郁症的电影的投资回报率居然能达到435%,令人难以置信。)
《时时刻刻》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它很容易被误解成是一部关于同性恋或双性恋,或是作家无病呻吟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中所有的主要角色都是同(双)性恋作家或同(双)性恋文学爱好者或同(双)性恋文学工作者。但是这都只是表面现象,而他们真正的相同点是那挥之不去的忧伤,而不同点是他们的忧伤程度: Virginia Woolf 的忧伤程度最重,阅读她写的书《Mrs. Dalloway》的家庭妇女的忧伤程度其次,而生活在现代纽约城市里的文学编辑的抑郁症最轻。这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就是社会的开放程度导致了她们对自己的内心声音的尊重程度不同。
Virginia Woolf 对自己的内心是如此不尊重以至于她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同性恋。她不断地写书,想要倾听自己,挖掘自己,但是不幸的是她没能料到看似变态的弗洛伊德竟然一语中的:人类的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于性。她只知道自己要疯了,但是她却不知道或不敢知道是为什么。于是她开始痛恨自己: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关心自己的丈夫,舒适的生活,自己却如此抑郁。这种自我痛恨更加重了她的病情。她只能不断地换地方生活:受不了伦敦去乡下,受不了乡下又要吵着回伦敦。这就是社会的禁锢对少数派的残害:就连Virginia Woolf 这种有足够勇气自杀的思想大师都没法解开自己的心结。她不够尊重自己的内心原因可能源于她过于尊重别人的感受:当她发现佣人意识到自己说主人坏话被主人发现时,Virginia还主动替佣人解围。这个细节虽然一闪即过,但是这种替别人着想的品质十分感人。所以当Virginia意识到自己已经长时间给丈夫造成了很大负担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自杀。所以过分有教养,过分在乎别人的感受是有负面影响的:这会造成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不够尊重。
相比之下,拜读Woolf的名著《Mrs. Dalloway》的家庭主妇就更尊重自己的想法一些: 她知道虽然离开她的家庭是不可饶恕的,但是背叛自己更不可饶恕。如果她不离家出走,坚持待在家里看孩子,她将不仅背叛家庭,更背叛了自己。所以她的选择是明智的,是在Virginia Woolf的挣扎基础上的明显进步。她没有步Virginia Woolf或是她写的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后尘,而是勇敢地离开了她的家庭继续生活了下去。虽然她内心煎熬,被家庭和社会谴责,但是她还是地听从了她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个选择虽然没有Virginia Woolf的选择“美”,但是更需要勇气。
症状最轻的要属纽约的文学编辑了。她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己的同性伴侣在一起,并收养了一个女孩。那她的抑郁来着哪里呢?原来她要照顾那个被家庭主妇抛弃的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这个男孩年轻时是文学编辑的恋人,现在成了一个被染上了艾滋病的宅男作家。为什么文学编辑已经和男作家分手还要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呢?因为文学编辑也知道男作家的抑郁部分是由被母亲抛弃,被情人抛弃造成的,所以她不忍再次抛弃作家。
但是为什么男作家已经生活在纽约这样开放的社会还这样要死要活呢?虽然男作家和Virginia Woolf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中,为什么他们的抑郁程度却如此相同呢?因为男作家的母亲在抛弃他之前就把抑郁的种子和她读的那本书《Mrs. Dalloway》早早地深深地埋在了他的潜意识中。(潜意识的问题我们在《盗梦空间》里再仔细探讨)所以最后男作家用《Mrs. Dalloway》中的主人公同样的方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个人觉得影片中Julianne Moore的表演最具杀伤力。她虽然不动声色,但是举手投足,即使是在笑的时候都透露着如此深沉的抑郁和忧伤以致于当观众知道她的儿子就是那个自杀男作家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都是由于其母亲患有精神疾病。
这部影片中的主要人物的抑郁程度不同还和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高低有关。
男作家和Virginia Woolf同样抑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都最高:他们都希望能用文字把世界上所有的事,所有的情感都写进去。由于对自己的作品期望太高,每次他们进行文学创作,最后的结果就是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失败者。这让我想起一个试图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日本数学家由于久久找不到证明的方法而在无望中自杀。
但是男作家对自己的高要求和纽约编辑对自己的低要求形成了鲜明对比。男作家对自己要求如此之高,他足不出户,完全不理会自己的生活需要,写出了一本很厚很厚没人读得懂的小说--他是如此投入以至于他把自己的生活都写进了小说里。而纽约编辑只是把文学看成是一种工作,她最大的乐趣还是买花,做菜,开派对。所以她每次从男作家家里回来都会有挥之不去的忧伤,这忧伤不仅仅是对男作家生活状态的一种怜悯,更是对自己生活的琐碎的一种失望。记得纽约编辑痛苦地对自己的养女说:“从理查德的眼睛里我就能看到他似乎是在告诉我:‘你的生活太微不足道,没有意义了。’”
Virginia Woolf对自己的要求在这些人里是最高的,但是生活自理能力是最低的。她一有想法和灵感就不吃不喝,更不用说做饭了;每天什么都不想,只在乎她的故事和她的忧伤;读Woolf著作《Mrs. Dalloway》的家庭主妇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但是没有Virginia这么高。因为当她意识到自己不能让丈夫和孩子快乐的时候,她也想过自杀。但是她最后还是选择为自己着想。她的生活自理能力比Woolf好一点,但是连个蛋糕都做不好。
最后我想讨论一下这部影片中强调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互相隔阂,互相鄙视的现象。Virginia的仆人不喜欢她是因为仆人们以为Virginia看不起她们或者是因为她们不理解Virginia为什么这么矫情。但是其实是因为Virginia过分地尊重她的仆人的感受以至于都害怕和她们交往。但是底层劳动人民没有这样敏感的情怀,所以无法理解Virginia的用心。Virginia也无法理解劳动人民的坚忍。读《Mrs. Dalloway》的家庭主妇也不太做家务,早上还要过生日的丈夫去买花给她,连个蛋糕也做不好。男作家宅在家里什么家务也不做,足不出户。纽约编辑在花店里买花的时候和卖花的老板娘多少也发生了冲突,主要也是老板娘和这些文人的世界格格不入造成的。我们很难说是由于艺术家的抑郁造成了他们的自理能力的低下,还是由于艺术家缺乏劳动造成了他们的抑郁,但是这确实是一个恶性循环。艺术家和劳动人民有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劳动人民可以多看一些书提高自己心灵的敏感;艺术家同时也需要多劳动或运动:因为抑郁症最根本的生理问题还是由于血液循环不足造成的,跑步毕竟是Forrest Gump在这个阴暗世界中快乐生活的秘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