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电脑的硬盘里发现了十年前自己录制的一篇文章诵读,我被自己的声音给吓着了,为什么要那样抑扬顿挫,还有那些超高或超低的音,偶尔短时的停顿,超强的朗读范儿,为什么不能安安分分的读好一篇文章呢?
记得那是我的第一次朗诵录制,那年我在UC玩了几个月,进了一个配音朗诵房间。当时最喜欢玩儿的就是配音,对好莱坞的那些老片子我一直很喜欢,有一段《鸳梦重温》的配音格外受欢迎。然后我就开始读一些情感美文,录读的是《千年拥抱》,读的时候饱含深情,感情充沛,声音的强弱随着情感文字而变化,快慢轻缓,停顿加速,尽量的想用声音和气息来转换情感,自认为相当成功,作为资料保存在电脑里。
现在想来,就像是一个浓妆艳抹的妇人,把胭脂脂粉尽情的往脸上堆砌,还自得的在镜子里恣意欣赏着。旁观者看着她那兴致,欲言又止,不忍评说。
其实一直以来穿衣服我选择低调而不张扬的,颜色也以中性色为主,也不怎么化妆,最多是修修眉,打点口红。饮食清淡,厨房的调料主要是盐、胡椒、醋,大鱼大肉在我家餐桌上也不常见。我很奇怪当时我怎么会把文章读成那个样子,听了不到两分钟,就果断地彻底地删掉了那篇诵读。我在想,我当时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觉得用那样充沛的语调来读才能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在与人交往中,遇到说话罗嗦的人也是想跪了,过分的重复解说画蛇添足,效率极低,还乏味;看文章也不喜欢看那些过分渲染,辞藻堆砌的文章了,有时候忍不住想对那个作者说: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相对来说那些平实叙述,情绪不外露,没有过多修辞,句子简短的文章更容易让人上心。有些写者往往不甘心只当一个中肯的表述者,非要让自己过度参与,把外在的景物写得“桃红柳绿”,把内在的情感写得“肠断魂销”,依然不能够带给读者真情实感,只觉得作者急于把观点与情绪丢给读者,还有一点自说自话之嫌。其实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单朴实的语言也可以蕴含深刻的思考,外在形式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悟。
再说说我读传记文章的历程,我自小就喜欢看《名人传记》。但看了一些西方作家写的传记之后,就不大爱看中国作者的传记文章了,过中缘由显而易见,读者想读的讲述是事实,是细节,不忽略、不遮掩、不放大,是人物的亲人朋友对传记人物亲历事件与真切实感,是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想看到的是立体的血肉之躯,而不是看脸谱,读标识。读者需要的是客观呈现,阅读时保有自主判断力,作者过多的情感倾向,或政治引导就靠边站站吧。
卸下浓妆,干干净净、或整齐有序、或清清淡淡,化一点淡妆,偶尔打破点常规,来点俏皮幽默,给彼此都留点余地,别人自然会看到,懂欣赏,说不定还能发现你自己都不知道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