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叙杂记(49):读《扫雪记》有感

漫叙杂记(49):读《扫雪记》有感

作者: 徐漫叙 | 来源:发表于2024-06-24 20:21 被阅读0次

有句话说,脚步到不了的远方,文字可以带你到达;眼睛看不到的风景,书籍可以带你遇见。读了李娟的《扫雪记》,真的让我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描述有那么大的雪,连她的妈妈都感慨,那是她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雪,一场比一场大,不到一个月,就刷新了三遍纪录,前一秒还吹嘘着什么样的雪没见过,后一秒就颠覆了她的认知。

随着文中的描述,脑补了画面,不觉感到震撼。书中写道:有友人来访,踩着厚厚的积雪,把双腿插进雪里,从马路到大门,进得门来,那人笑道:雪都把大铁门埋了一大截,要不是看到院里烟囱在冒烟,还以为这家人搬走了。

齐膝深的雪,估计这辈子也只能从文字中感受了。南方是很少下雪的,大雪就更少之又少了。曾去过东北雪乡,一下飞机的那一瞬间,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那是我这辈子看到最大的雪了,一片白色皑皑之中,路边的积雪有一尺多厚,我以为那也许就是最大的雪了,眼界限制了我的认知,没想到还有比那更大的雪。

一直以来对雪有着莫名的喜欢,下雪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不禁愉悦起来,因此对这篇文章更加有了兴趣,不能亲身感受那雪景,从文字中感触也挺好。

《扫雪记》中说,在阿勒泰的冬天,人人都得扫雪。乡下人扫自家的院子,城里人扫各单位的片区。这或许是每个地方固有的共同特色吧,每逢下雪,都要组织去扫雪,有个人自发的,就如文中所说的扫自家的院子,各扫门前雪,有单位集体组织的,他们扫着各单位的片区,也就是一些公共区域。

不同的是在他们那,把清理积雪说成“扫”雪,实在是太含蓄了,说“铲”雪、“打”雪、“砍”雪都不为过。清理积雪是个力气活,用铁锹挖,用剁铲砍,用推板刮。雪看起来是轻盈浪漫的,可一旦堆积起来,便沉重又坚实,一旦结成了冰,更是难以处理。

而我们这则是名副其实的扫雪,有时用扫帚扫即可,雪大一点时才借助于铁锹的力量。每逢下雪单位也会组织去扫雪,但很少有大雪降临,几乎在雪停的时候,雪也扫完了,鲜有积雪,但冰还是有的,其实冰的影响更大。

今年的正月十五就下了一场雪,雪看起来不小,但下到地上积雪却不是很多,一会儿就融化了,为防止雪结成冰,很多单位都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巷中扫雪,当然,不用他们那么费力,我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都能充当扫雪的主力军,可见我们这的雪不如书中所描述的那般不近人情,雪落下来时是轻盈浪漫的,堆积起来也是温柔可亲的。

对于这么大的雪,显然已超出了她们的想像,她妈不解地问家中来人,这个地方难道每年都是这么大雪吗?那人说,倒也不是,然后他又说,大的时候还没到呢。

从她妈与友人的对话中,不免也多了一份遐想,原本的雪量已将大门埋了半截,再大一些会是啥样呢?读罢这篇文章,不禁对阿勒泰有了些许向往。

相关文章

  •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10月29日“悦”读计划听后有感而记 (10月29日“悦”读计划听后有感而记) 01 ...

  • 扫雪记

    两天前,伊犁迎来了今年的第二场大雪,漫天纷飞的雪花潇潇洒洒地足足下了两天,有时中午太阳出来了,阳光明亮,雪还是自由...

  • 扫雪记

    大雪一夜无声,在早晨开门的一瞬间,震慑了我:屋顶全白,树冠全白,枇杷树的枝梢显然承受不住积雪的重量向地面坠去,车猛...

  • 扫雪记

    今日2017年1月30日,周一,阴历正月初三,天气晴。 青州广福寺空气清新,白雪覆盖,上山的路由于...

  • 扫雪记

    这两天大家被新闻里的雪震撼到了,广东还穿着半袖,我们这却真的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昨晚冒着凛冽的寒风,刺脸的...

  • 扫雪记

    好几天前天气预报就报告要下大暴雪,天呀,吓死人了!对于孩子们来说,那真是最最开心的事情了,不用上学,还可以堆雪人、...

  • 《西京杂记》评

    余近读《西京杂记》,其叙事文风为素来所喜,故妄评之。 西京者,汉之都城长安也。杂记者,但有可志之事物人情,辄记之。...

  • 《西京杂记》小考

    余近读《西京杂记》,其叙事文风为素来所喜,故妄评之。 西京者,汉之都城长安也。杂记者,但有可志之事物人情,辄记之。...

  • 自律,从早开始……

    自律,从早开始...... ——读《小强升职记》有感 林...

  • 漫遥星河天悬,爱与童真流连 ——读《小王子》

    漫遥星河天悬,爱与童真流连 ——读《小王子》有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叙杂记(49):读《扫雪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jd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