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做品牌,但必须要做自己的商标!当自己的产品商标被很多人接受并认可后,自然而然就成了品牌。
最近看了一些我们中国纺织业的宣传片,对中国制造业的强大真的倍感自豪,纺织强国的地位确实是不可动摇,对我们的企业家们也是非常佩服,只是仍然没有钦佩之意,原因很简单,企业家们对做中国品牌的信心太欠缺,嫁衣神功,葵花宝典练得再好,也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更何况,当无数大老板们都在大喊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产业升级,并且还高举国家低碳环保绿色制造的大旗,鼓吹制造强国,可以辗压其他国家时,我仍然认为,他们骨子里仍然只是在讨好取悦国外品牌,而代价则是,用科技,设备的先进取代普通的劳动者而已。
我们绝大多数处于生产一线的小工厂老板们则战战兢兢,不敢吭声。
因为他们都知道那些玩意真的太费钱,自己没能力更换,只能做一天算一天,能捱一天便捱一天,真的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关掉工厂另谋出路就算了,也不用去想那么多。
自动化流水线的进步,智能化机器设备的应用,站在资本的角度看,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熟练工人的数量,因此也必然导致大范围的失业。
整个行业的发展看似欣欣向荣,那些失业的工人师傅怎么办?他们多年的熟练操作技术,或者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经验绝招之类,在高科技的打击下,真的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但是想要改行做其他,却发现什么也不会?
并且,年纪也有些大了,想要学习新技术,因为知识底蕴不足的原因,也不一定能学得会,更别说能学得好。
想躺平,生活不允许,想躺赚,也没那实力。真的是太限难了。
而坚守在行业里的中小企业老板们,只剩下两条路。
一,主动求变,转型升级,开辟新渠道,拓展新的战场。做面料的,往制衣发展,自认为有绝对的成本优势,面料是自己的,牛仔裤也是自己生产的,再将自己的利润看低一点,就能够形成足够的性价比优势,可以有些机会。搞生产的,除了给批发供货外,再增加直播,尝试打通c端,不再受制于人。
二,对未来很迷茫,继续投入是不可能的啦,除非前景足够明朗,才会增加投资,未明朗前,能节省则节省,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暂停,认为只要能挺过去,撑下来,机会来时,便可以趁势而起,笑到最后,毕竟,只要不下牌桌,赌局便不算输。
我只能苦笑,顺便安慰道,兄弟,撑住了,未来一定是光明的,不可能永远是淡季嘛。
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兄弟呀,你们真的以为倒掉一批工厂后,能够抢到胜利果实的会是你吗?真的是想多的。
以简单的线性思维,来应对复杂的网状世界,以过去的做法,想赚未来的钱,真的行得通吗?
纺织服装的好坏,怎么可能永远只停留在原材料的堆彻,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大路货款式上?怎么可能永远只是依靠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便称霸武林?
为什么就不能尝试做做品牌,在某些精准细分领域,自己做小而美的行业第一?做小众品牌?
不要一听说要做品牌,便认为是烧钱的玩意,几千万都砸不出个响儿,那我换个名词,就叫自己的商标吧,可以吗?孩子再丑,起码是自己的,用心呵护,用心培养,始终是会成大的。
很多人做一件事失败了,他们都会怪这件事儿不靠谱,而不是怪自己无能。
他们会说当时太天真了,那事儿太不靠谱了,或者现在时机不对,我成了炮灰。
很少会有人说这件事儿很靠谱,时机也对,可惜是我能力不足,做砸了真惭愧。当别人告诉你这件事不可能的时候,那是因为他做不到,不代表你不能,允许更多的可能性,你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我是老萧,喜欢胡说八道的老牛仔人,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