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学习,我就记住“明德”二字的含义。今天继续往下读。
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注释
遹(yu):遵循。绍:尽力。
衣:通“殷”。惟:考虑。
耇(gou,音苟)成人:指德高望重的长者。
宅心:安定民心。
知训:明智的教训。
若:顺从。裕:指导。
废:止。在:终,完成。
译文
王(周公)说:“是啊!封!你要好好考虑,现在臣民都在注视着你,看你是否恭敬的继承你父亲文王的传统,依照他的遗训来治理国家,你到殷后要努力了解殷商遗民的心态,懂得怎样使他们顺服。另外你还要访求古时帝王的治国之道,以安定民心。要比天还宽宏,使臣民体验到你的恩德,不停的完成王命!”
王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乂民。我闻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注释

译文
王(周公)说:“是啊!年轻的封!治理国家要经受痛苦的磨难,可要小心谨慎啊,威严的上天辅助心诚的人,这可以通过民心表现出来,小人却难以治理。你去那里要尽心尽力,不要贪图安逸享受,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和百姓。我听说:‘民怨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小;要使不顺从的顺从,使不努力的努力。’啊!你这年轻人,你的责职重大,我们君王受上天之命来保护殷民,你要协助君王完成上天降下来的大命,努力改造殷民,使他们振作起来”。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三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注释
眚(sheng音沈):过失。
眚灾:因过失而造成的灾害。
式尔:偶然这样。
译文
王(周公)说:“啊!封,对刑罚要谨慎严明,如果一个人犯了小罪而不是过失,还经常做一些违法的事儿,这样虽然他的罪过很小,却不能不杀。如果一个人犯了大罪,但不是一贯如此,而只是由过失造成的灾祸;这是偶然犯罪,可以按法律给予适当处罚,不应该把他杀掉”。
王曰:“呜呼!封,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注释
叙:顺从。敕:告诫。
咎:罪恶。赤子:小孩。
译文
王(周公)说:“啊,封,如果你能按照上面的去做,就会使臣民顺服,臣民就会互相劝勉,和顺相处。要像医治病人一样,尽力让臣民抛弃自己的过错,要像护理孩子一样保护臣民,使他们健康安宁”。
“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无或劓刵人。”
注释
劓:割鼻的刑罚。
刵(er音二):断耳的刑罚。
译文
“除了你封可以惩罚并杀人之外,任何人都无权惩罚人、杀人。除了你封可以下令割罪人的鼻子和耳朵外,任何人都不能施行割鼻断耳的刑罚。”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又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
注释
外事:断案的事。
陈:陈列,公布。
臬:法律。司:治理。
师:狱官。有伦:有条理。
要:通“幽”,幽禁。
服念:思考。
丕:乃。蔽:判断。
译文
王(周公)说:“审讯断案,你宣布这些法律来管理狱官,这样在殷地施行刑法才会有条理”。王又说:“囚禁犯人,必须考虑五、六天,甚至十多天,这样才可以判决他们”。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儿。
当年的周公就告诫他的下属要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了解民众心态,学习先圣帝王的治国之道,宅心仁厚。对于犯罪之人该惩罚就惩罚,按章办案,值得我们今人学习。
本篇未完,明天继续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