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看

作者: 陈奕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00:15 被阅读0次

尊敬的张书记,王总,各位班委,大家晚上好,我是奕和,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我读《道德经》的这一段时间的一个体悟。我不知道大家在读《道德经》时候的是什么感受,有时候我在读《道德经》的时候会感动的泪流满面,这种感动不是来自知识,而是来自一种信任或者说是种责任,时而被老子说的汗颜,时而又被老子说的喜悦。就像老子第33章讲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认识别人是“智”,了解自己才算“明”。战胜别人,说明很有力量,战胜自己才算强大。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努力不懈就是有志。

老子一边警示我们关照所处的生活,一边指引着修行的方向。老子是得道的人,是人就免不了要面对尘世中的纷繁复杂,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老子厉害的地方在于成于道,融入生活,又跳出生活来观察,用优美的文字来告诉世人真相是什么,如何接近真相,成为真相。

从古至今,社会都充满竞争,所有人都希望在竞争中获胜。渴望自己“知人”“胜人”“富有”。不只如此,还渴望“胜人”的状态“长久”,希望自己“长寿”,通过学习,看到人类的贪得无厌。

老子说“知人者智”,如果我们足够聪明,足够细心。我们可以了解别人,了解世界。就像一些畅销书的目的是在“知人”“胜人”。老子说,明白别人不是真明白,只有“自知”才能真正明白。

“知人”是向外求,“自知”是向内求。人贵有自知之明。遗憾的是,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都是教我们“向外求”,从不教我们要“向内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已经比以前发达,但我们的生活压力没有减少,心理压力没有减少,幸福感也没有增加。为什么?压力来自哪里?

压力都来自攀比,而攀比来自我们渴望“知人”“胜人”,没有这些欲望,就没有攀比,就是知足,就是富有。从这一点越来越能够感受到张书记说的读《道德经》读出甘甜的味道,越读越喜悦,越读越丰盛和富足。

之前的我一直向外寻求,一直都是别人的问题,现在多了一份“向内求”,多了一份觉察,也就是多了一份“看见”,看见自己的念头,看见“自我”的机制。

当我处于愤怒时,我会看见这个愤怒,会发现愤怒并不源于别人,而大多源于“自我”的欲望。厌恶某人某事儿的时候,我会看见这个厌恶,会发现厌恶并不源于别人,而大多源于自我的嫉妒。就像智然老师曾经讲到的三个字“我错了”,现在终于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都是我的错”。当一切都是我的错,这时你就不再向外求了,一切是向内看。更能够明白“能看见,才自由”的含义。

特别感恩张书记的引领,感恩王总提供这么有能量的场所,供大家同修。更加能够体会到张书记为什么这么大爱无私的传播《道德经》,是这份使命与担当,为什么王总无私奉献的提供这么环境优雅的空间供大家同修,是这份使命与担当。那就让我们共同把这份使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学道,悟道,行道,证道,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相关文章

  • 向内看

    6.10分享生命的奇迹:感恩昨天去接外甥女,一路上出奇的顺利!一起西餐厅吃晚餐,还是小妞第一次请我吃饭,感恩闺女长...

  • 向内看

    这几天女儿不在,以前会感觉轻松了,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就是矛盾多了!这一次感觉很不同,会想念女儿,想念每天可以抱抱她的...

  • 向内看

    李老师在课上讲过,把目光收回来,向内看,从最开始的理解字面意思,到现在慢慢体会。 当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时,以前的习...

  • 向内看

    为什么同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因为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信念系统,这些信念系统决定了我们看到的世界。 ...

  • 向内看

    有时,不生气,是很难的一件事。 我们通常对朋友,对外人,都很礼貌客气。对自己身边的人,往往按捺不住怒火,没有耐心。...

  • 《向内看》

    每个人都有两双眼睛,一双是长在脑袋上向外看的双眼,一双是向内看的心灵双眸,这是思想、灵魂的双眸。很多时候大家...

  • 向内看

    向内看。看自己。 说的简单做的难。 冷静下来。向内看。 慢慢安置慢慢发觉。你的能量是在线上线下? 线下能量产生的任...

  • 向内看

    最近正在读《零极限》这本书。 这本书主张我们对生命中的每件事都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每件事清理归零后,世界才会得以...

  • 向内看

    所有问题,答案都在自己身上,向内看。

  • 向内看

    两年多来,我持续走在学习、自我成长的路上。我常说,没有什么比生命的了悟与成长更值得庆祝! 学习的魅力之一在于,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内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o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