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与天气有关的日子

与天气有关的日子

作者: 赵海梅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18:30 被阅读0次

    小朋友极爱雪,可惜今冬一直没有下一场像样的雪来。他经常问我,妈妈,什么时候会下雪?春节前,我看着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告诉他,过了年,大概初三会下雪,于是,他极为盼望下雪的日子赶快到来。

    昨天,我再次看天气预报,告诉他,明天会下雪,他开始兴奋起来。

    今天,气温倒是降下来了,早上阴沉沉的,貌似要下雪了吧。但是,中午时,却突然艳阳高照。小朋友噘嘴,妈妈,老天爷说话又不算话。是啊,说好的雪呢?

    好吧,既然雪不来,打不了雪仗,那坐下来读书吧。

    翻开《极简欧洲史》,看到一段文字:“所有的人都老是为收成担心害怕。谈天气不是为了没话找话说,而是一群人在忧心自己的命运。如果谷子不成熟或是在收割季节前被恶劣天气给毁了,整个社群都会遭殃;他们得从别处运来谷物,而这样做的成本非常之高。谷物歉收时期,面包价格会飙涨个两倍或三倍。这可不像现在超市里哪个东西贵了许多,你这段时间就暂且改吃其他东西这么简单;这意味着你的食物成本会增加两三倍之多,果真如此,你就只好挨饿,说不定还会饿死。”

    忽然间豁然开朗。

    记得上初中时,英语老师说,中国人见面问,吃了吗?而外国人见面会问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当时不解何故,老师也没讲,我也没深究,以为只是一种寒暄,打哈哈。今天终于有解了。

    原来,西方人谈天气,是在忧心命运;中国人问吃了吗,是更直截了当地对命运地担忧。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饥荒是长期困扰人类的大问题。 就连《未来简史》开篇第一章也是直接从饥荒这个问题讲起。中西方的问候语,本质内涵是一样的。

    思绪又蔓延开来,仿佛又听到童年的河边,砖窑厂大风呼呼刮过的声音。

    小时候,父亲在村头河边建了一个砖窑厂。每天,听天气预报是父亲的必修课。那个时候村里还没有电视机,父亲就每天从收音机里收听天气预报,有时候他忙着窑厂的事,顾不上听,就让母亲或者我和哥哥姐姐听,父亲下班回来吃饭时会问我们,明天天气怎么样,有没有雨?经营砖窑厂,必须得提前关注天气,刚打出来的砖坯,要露天晾晒,一经雨林,全都成了烂泥,之前所有的心血全都白费。因此,父亲对天气预报甚是关注。

    记忆中,每到大风刮起,哪怕正是在家中吃饭,父亲和母亲就会撂下饭碗,迅速跑到窑厂,用又大又长的雨布,盖住所有的砖坯。然后,再仔细的检查一遍,还有哪个角落没有照看到。及至 天晴,再及时拉开塑料雨布,晾晒砖坯。如此反复,丝毫大意不得。

    后来,家里有了电视机,每晚七点半的《天气预报》是我们家的必看节目,哪怕是锅里正烧着菜,父母也要停下来看看。

    再后来,砖窑厂的生意不做了,父亲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却一直延续下来。我上大学后,父亲会及时关注我所在城市的天气情况。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父亲对我这边的天气情况了如指掌。

    天黑了,小朋友盼望的雪还是没有下,天气预报失误了,父亲所在的城市下雪了吗?我拿起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天气有关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r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