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教育
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失控—— 一堂催眠课的启示

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失控—— 一堂催眠课的启示

作者: 凌想 | 来源:发表于2016-08-19 15:24 被阅读442次

    1

    一次催眠公开课上,老师给大家演示如何通过催眠缓解焦虑情绪,一位五十岁左右大姐的表现让我们睁大了眼睛。

    这位大姐体态比较丰满,说话时总是笑呵呵的,看起来是那种慈眉善目、脾气不错的人,她却给自己的焦虑水平打了8分(满分10分)。

    老师先给她做了一个焦虑测试。请她坐到椅子上,抬起右臂,手掌心正对脸部,眼睛看着中指,按照催眠引导词将右手五指慢慢分开。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是焦虑情绪比较严重的人不容易分开五指,并且手指会抖动。果然,这位大姐的五指几乎没怎么分开,手指抖得厉害,看得出她在极力控制但根本控制不住抖动。

    老师点评说,在帮她抬起手臂时可以感觉到她的身体非常僵硬,除了手指发抖,她的手心也出汗了,这些都是严重的焦虑反应。同时也说明,她对身体过于控制,习惯用强大的意志力控制住情绪,愤怒、焦虑、忧伤,所有负面的情绪都统统被压制住了。

    而身体其实是情绪和潜意识的表达,对情绪的过于压制,会激发起潜意识对意志的反抗,不听从意志的指挥,从而造成身体的失控。

    老师问大姐是做什么职业的。大姐说是教师。老师点头:难怪呢。教师是焦虑表现最多的人群之一,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控制甚至压制自己的情绪。

    这位大姐就表现得比较明显,外表看起来乐呵呵,冷静淡定,但实际上是在用强大的意志力控制着内心的火山。这样的人平时很少发脾气,一旦发起脾气来就了不得。另外,这样的人虽然看起来很开朗,但其实不容易感到幸福和快乐,因为情绪都被压制住了。

    一番话说得大姐频频点头。

    正在惊叹于催眠的神奇,老师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心中一动。他说,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亲子关系。如果妈妈是意识,孩子就是潜意识,妈妈越强大、控制得越多,孩子就会表现得越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孩子的失控。

    2


    课后,我仔细琢磨了一番老师的话,联想到身边的很多例子,发现确实是这样。

    父母的控制就像是头脑的意志,它时时处处担心着孩子的行为(潜意识)不对、不合规范,于是不停地下指令:不能这样做,必须要这样……孩子不听,就用唠叨、指责、愤怒、打骂等各种手段进行管制。最终,把孩子的自由意志和行为控制在他们认可的范围内。

    父母过多的控制,其实反映了他们的焦虑。他们对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充满了担心,在他们眼中,孩子的行为中有太多可能的失序发生,于是他们努力加以控制。

    但结果往往是,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容易失控——要么孩子的独立意志被父母的控制欲扼杀掉,要么孩子以叛逆来反抗控制,最终成为父母所担心的“坏孩子”。

    另外,父母的控制也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的暗示:你不好,你不行。也许父母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但孩子的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暗示。时间长了,他会把这个暗示内化为对自己的认知,认为自己确实不好,确实不行。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不自信,遇事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因为他习惯了别人为他做主,习惯了被控制。

    让未婚女性避之不及、已婚女性痛苦万分的妈宝男就是其中一种。他们结了婚生了子,已经成家立业,却在心理上还没断乳,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时时处处听妈妈的。

    我知道的一个妈宝男,三十多岁了,每天和妈妈通话半小时,和女朋友说的话、做的事,连和女朋友吵架的细节都会一一和妈妈汇报,听取妈妈的意见。

    这样的妈宝男背后往往会有一个强势的、习惯干预儿子生活的妈妈。一个习惯于控制,一个习惯于被控制,妈妈的意志就是孩子的意志。妈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看起来收获了一个非常孝顺听话的儿子,但实际上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没有成熟独立人格的巨婴。

    2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被誉为超长待机时间王,年纪轻轻就继承大位,经历了60多年世界政治的翻云覆雨。这样的一个女人,内心强大、冷静克制,习惯事情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包括她的长子、英国王储查尔斯。

    而查尔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传记电影《女王》里有比较写实的刻画。这位英国史上等待时间最长的王储,有些懦弱,有些小聪明,甚至有些骑墙,遇事不能服众,还要靠自己的母亲撑起大局。这样的性格,和他的强势母亲不无关系。

    我在上一篇文章《一边满口说爱,一边赤裸裸伤害——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中提到的昔日影星赖佩霞,她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才在内心里摆脱母亲对她的控制。

    她出生在单亲家庭,母亲能干而强势,她干所有的事都会被母亲挑剔,嫌她做得不好。与其做事被数落,不如什么都不做。于是赖佩霞长到20多岁,自理能力很差,不仅不会做饭,吃饭的时候就坐在饭桌前,等着饭来张口。外人看了很惊奇,她却已经习以为常。

    3

    这些与父母的强大控制的较量中败下阵来的孩子,变得很弱,生活能力弱,内心也弱。父母本来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结果却事与愿违。还有一些孩子,会变成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失控状态。

    亲子课的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孩子五岁左右,妈妈怀疑他有严重的多动症,因为除了睡觉,他在房间里不停地跑来跑去,大喊大叫,不听大人的话,妈妈又急又愁,请老师到她家去看看。去了之后,确实看到孩子一刻不停地在家里折腾,然而妈妈的表现让老师立刻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

    短短十几分钟,这位妈妈一直在招呼孩子:宝宝,慢点跑。宝宝,过来喝点水。不要动那个。哎呀,宝宝,小心,别摔着……孩子跑着玩自己的,对妈妈的招呼充耳不闻。这就是这对母子相处的常态。

    老师给妈妈算了个帐:半个小时招呼20遍,一天下来得招呼几百遍。别说孩子了,大人也会被烦得不行。所以孩子选择自动过滤掉妈妈的招呼,面对妈妈密不透风的控制,他的内心其实是烦躁不安的,只好通过不停的闹腾发泄出来。

    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因为家庭管教太严而叛逆的孩子。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也有了足够的力量和父母抗衡,就像被压得很紧的弹簧,总会伺机反弹,压得越紧,反弹的力量越大,而且你无法预测他会从哪个方向、以什么方式反弹。

    4

    不论是意识对潜意识的控制,还是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都是把后者看成了对立面。我们把愤怒、焦虑等情绪当做不好的事情,试图消灭压制它们;我们对孩子自发的行为充满担心,潜意识里不认为孩子自己能做好。不肯承认,它们就是本然的存在,是合理的。

    我们控制情绪,控制孩子,以为控制的结果是井然有序,却不知道,对立和控制反而导致了对抗——积极的对抗和消极的对抗。最终是,越控制,越失控。其实,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是对情绪、对孩子全然的接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失控—— 一堂催眠课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ub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