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是一场修行婚育杂谈心理
越控制,越失控。说好的自由呢?

越控制,越失控。说好的自由呢?

作者: 连洛洛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18:33 被阅读91次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追剧,把自己沉浸在电视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有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如同梁宁老师说的成为“虚拟的自己”,因为达不到,所以向往。

    在剧中,我们不受控制,向往属于自己的各种痛点,痒点和热点。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控制,我们得做好各种角色,带着各种面具去应对需要做的事情。

    不管是在剧中还是在生活里,我们是否都有内在的自由,不受约束;还是不断地控制自己,追求理想上的自由……

    也许,以下我们可以找到自由的“影子”。

    一,60分妈妈,越控制,越失控。


    朋友玲一直是一个好妈妈,每次我看到她对于孩子的耐心是非常好的。

    她跟我说过,很多时候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她回家的时候,会在小区里走一段时间,把所有烦恼暂时搁置,然后回家带娃。

    每次孩子比如回家的时候,长期和老人家相处,孩子看到妈妈,会把最真实的那一面呈现给母亲,偶尔,孩子有情绪,打了我朋友。

    我朋友也就是笑着和娃说:不可以这样哦。然后又任其孩子打她。

    当她和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其实我感受到她的愤怒,可是当时的她极力控制当下的感受,她觉得如果她发了脾气,她就不是好妈妈,发脾气就是连及格线60分都不是。

    曾奇峰老师说过:母亲是孩子幼年客体关系的第一重要人,良好的客体关系是孩子人格形成稳定的基石。

    妈妈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不敢对孩子生气,把这种怒气从外又到内的攻击,那么这样的母亲,你真实吗?你快乐吗?

    显然,你是在表面把貌似“美好”的感受带给孩子,但是孩子是敏感的,充满灵性的,他能够细微地感受到来自母亲的愤怒,这样给予孩子的是一种分裂的感受。

    很多育儿理念强调“温和而坚定”和“无条件养育”,这些理念本身并不冲突,他们其实是相通的。

    只是在这个理念的前提下,作为母亲的你,需要真实,需要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也需要你辩证地根据孩子和母亲的情况来运用各种理念。

    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想说:尽信理念不如不要理念,所有的育儿理念也不能生搬硬套,实践才能检验真知,可是我们往往落地起来,困难重重,选择适合才是最合适的。

    带着觉察,每天进步一点点,去成为更好的自己,越控制自己表达真实,越会容易失去控制。

    二,我想要的自由,我不得不远远地把他推开。

    有调查指出:抑郁症患者已经是21世纪最大的疾病之一。

    抑郁症病人患病的原因从精神分析来解释就是攻击性的转移,人的正常攻击性是从内到外象征化和外化的过程。

    而抑郁症的患者是把攻击性从外到内,指向自己,也是最高级别的自恋。


    说抑郁是我发现身边的朋友有些人会去“救火”,抑郁症患者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非专业人士可以去陪伴的。

    有个朋友因为自己情绪也糟糕,陪伴了一天,回来之后,情绪没有缓和过来,持续了好多天。

    有个朋友本来心情很好,去陪伴了强迫症患者,接收了很多负能量,之后,也花了很长时间,请专业人员对她进行了疏导。

    还有个朋友因为家里人得了身体疾病,非常痛苦,经常去陪伴他们,可是发现,自己的能量也被带走了,回来后,工作和生活都面临了很大的压力,情绪上也受不住。

    所有负向的感情都需要能量,它们会使你精疲力竭,而所有正向的感情和正向的态度都是能量的发电机,它们会创造出更多的能量,它们从来不会使你变得精疲力竭。

                                                                                                                            ——奥修

    我举的例子前提就是你有没有能量,自己是否处于平和的状态,如果不是,如果你很难受,你还要充当拯救者去“救火”,那么你的能量就会被榨干。

    如果得了疾病的人还是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治疗,并且如果是家人或者朋友也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辅助。

    我们无需过度承担来自病人的痛苦,但是往往我们一旦介入,就很容易被带走。

    不要让自己永远处在有问题需要解决的状态当中,会永远固守在焦虑、耗散和狭窄的格局中。

                                                                                                                            ——李辛

    李辛老师说,如果你固守在那种能量当中,你还需要跳出来去看看自己,去恢复好才去给予。

    很多人想要自由,可是我发现,我们越想留住他,却总是发现他离我们很远。

    我们以为帮助最爱的人逃离痛苦,就是在帮助他拥有自由。

    我们以为陪伴心爱的朋友走过沼泽地的时候,就是在帮助他走向自由之路。

    但是我们忽略了我们自身的自由,我们内心都无自由,又何有力量来帮助别人。

    有人说:助人也是助己。

    我更相信:爱己能及他人。

    三、即使被命运控制,我也可以冲出云霄。

    朋友凯从小很顺,当他大学毕业后,父亲患病,自此他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自由地飞翔了。

    他开始从头开始,为了拯救家族,奋发图强。

    让我想起《肖申克救赎》中男主角也不被命运所屈服,在长达二十几年的监狱生活中,从被禁锢的内心到完全开阔的越狱计划。

    他相信自己哪怕被命运所操控,他也能够走出内心的自由。

    最近《上海女子图鉴》火热播出中,罗海燕的形象让很多人看到了当年的“影子”,奋斗,坚韧,同时带着欲望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显得那么地娇艳。

    玫瑰花的刺,是攀摘的人的嗔恨,是她自己的慰乐。

                                                                                                          ——  冰心《繁星》

    这句话很生动地诠释了女主角这个带刺玫瑰的内心写照。

    面对各种诱惑和命运的安排,她依旧保持初心,走出心的自由。

    而我的朋友,虽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他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创造着非凡的自由之路,打算走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我羡慕嫉妒这样的人,这样的"影子"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的精彩。

    可是大多数人我们依然在寻找剧中人物的“自己的影子”,往往就是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越是想逃避现实,越是控制不让自己面对现实,自由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容易被无边无际的自由梦俘获的人,同样容易被——倘若这个梦未能实现——厌世和愤怒的情绪所控制。

                                                                                          —— 乔纳森·弗兰岑《自由》

    越控制,越失控,你的自由找到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建筑工地黑曼巴: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连洛洛:@沉默在跳舞 是的,都是相对的。越控制可能就会失去自由。得掌握度。

      本文标题:越控制,越失控。说好的自由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hx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