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迅速崛起,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了与齐并强的超级大国,强大了之后怎么办?
自然是向东发展,与中原诸蛮夏(秦对中原诸侯的蔑称)争夺天下,这一来兵锋甚猛,秦孝公之后的秦惠文王,继位仅仅五年,就夺回河西,并在河东建立重要的战略据点,这样一来,中原就等于已经成了秦国嘴边的肥肉,什么时候吞下去就全看人家的心情了。
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原诸侯怎么办?
遏制秦国的发展势头,一家子又没那个能力,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一批以公孙衍为首豪杰脱颖而出,这些人四处游说,劝说众多中原诸侯,一起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这就是所谓的合纵。
然而主意虽好,合纵的道路却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322年,张仪为了破坏公孙衍的合纵,主动到魏国为相,就跟公孙衍对着干,在张仪的蛊惑下,公孙衍逐渐失势,眼看就要在魏国呆不下去的时候,机会来了,什么机会?
秦国也不知哪根脑筋搭错了弦,居然穿过韩魏两国的领地,直接去攻打齐国,家门口都没打扫干净,就越地千里,劳师远征,这种战役一般都是不会取得胜利的,秦国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一场与齐国的战争中大败亏输,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伤了元气是肯定的。
秦国战败后,原来在他压制之下屈服的诸侯,一看秦也就这么回事,于是便纷纷起了背叛的心思。
机会来了,公孙衍等合纵派乘势而起,一方面在国内大肆传播张仪的坏话,一方面又联络齐楚韩等国,一起制造国际舆论,要求魏襄王赶走张仪,拜公孙衍为相。
秦国战败,这时候魏襄王对张仪本来就有些讨厌,再加上强大的国际舆论,魏襄王不得不顺从民意,将张仪赶走,让公孙衍如愿以偿的掌握了魏国权柄。
公孙衍上台之后,自然就开始积极的联络诸侯合纵了,由于这回秦国刚刚倒了霉 ,所以公孙衍合纵的决心很大,已经不是给秦国造声势,而是号召中原诸侯合力,一起攻打秦国。
为了稳妥起见,他还特地拜见了正好来到魏国的义渠王,要求他乘诸侯合纵攻秦之际从后方偷袭秦国,造成前后夹击的态势。
义渠自立国以来,就一直与秦国争斗, 于此而言,双方自然是老冤家了,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义渠王自然没理由拒绝。
于是,公孙衍主张的诸侯合纵攻秦就这么开始了,关于这次合纵攻秦,史书上称之为五国攻秦,哪五国,齐、楚、燕、韩、赵,事实上呢,此时公孙衍是魏国相国,他号召攻秦,魏国不可能不参加,所以称之为六国攻秦则更恰当些。
简单点说,公孙衍等人游说诸侯的时候,各国君王都是慷慨激昂,一副为了天下,宁肯牺牲自己,也要灭了秦国的模样。
可真到了出征的时候,楚国观望不前, 齐国呢,自称还在路上,燕国呢,又是墙头草,真正出兵的,只有受秦之苦最深的三晋,即韩、赵、魏。
就这样,原本说好的攻秦拖了三个多月之久,公孙衍眼看实在等不住,于是率韩赵魏联军率先出发,只指望还想当年与齐国一起攻赵一样,战争打响之后,逼得各国不得不发兵救援。
可这回呢,事情有些意外,你想想,说好的六国合纵攻秦拖延了数月之久,这几个月内,秦国再没半点准备,那也就太无能了。
所以,韩赵魏联军在进至函谷关途中,便遭到秦军埋伏,是役,联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仓皇撤退,秦军紧追不放,一直赶到修鱼(河南原阳西南),打了个修鱼大战,一役斩首八万两千。
六国攻秦,秦国就这样取得胜利,胜利之后呢,齐、楚、韩、魏、燕五国赶紧投降。
只有赵国,这时候还硬气一些,那是坚决抵抗,宁死不屈。
结果呢?
六国攻秦当中的齐国,这个东方盟友,眼见有便宜可捞,便乘隙偷袭赵国,在东西两个方向前后夹击的态势下,眼见赵国就要全军覆没。
幸运的是,这时候公孙衍提前留下的后手发力了,什么后手。
秦国在出关对付六国联军之前,为了安定后方,给义渠王送去大量财宝美女,义渠王一看,这时候又巴结我,没别的,肯定是公孙衍说的那事儿开始了。
于是大肆举兵,攻打秦国后方。
秦国为了对付六国,已经精锐尽出,后方没留下多少兵力,这时候义渠打了过来,眼见就要有灭国之危,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还顾得上收拾打残了半条命的赵国吗。
于是,自然赶紧撤退。
秦国一走,赵国才算松了口气,这才有机会从从容容的对付齐国了。
这样的合纵,能灭得了秦国吗。
战国时期,一次声势最大,也是对秦国威胁最大的合纵就这样结束,而这种失败,还真不是公孙衍无能啊。
从此以后,公孙衍就再也折腾不起多大风浪了。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