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学校因为总是“捣乱”被退学的小豆豆,被妈妈带去到一个新的学校,校门是从地上长出来的两棵树,上面有学校的名字:巴学园。
这个学校可真是特别啊,教室是用真正的电车改成的,一共有6辆,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就耐心地听她整整说了4个小时的话,中间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小豆豆成了巴学园的学生。全校只有不到50个孩子,老师也只有那么三五个。
为了让孩子们不偏食,校长让每个孩子带的盒饭要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孩子们每天的午餐都变成了热闹的餐会。
巴学园的课程也不是按照每个时间段有顺序的上,而是每天第1节课开始就把当天所有要上的课写在黑板上,然后每个孩子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这样同一时间教室里面就做什么的都有。这样上课的话随着孩子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够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因为是从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始学,孩子们总是劲头很足又专注,总是在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课程,下午就可以去散步。由老师带领着去大自然里嬉闹,其实那也是在学习呀,理科,历史,生物等宝贵的知识,在大自然中不经意间就学到了。
当小豆豆把她的钱包不小心掉进粪池,她自己打开掏口将粪便掏出一座小山被校长看到时,这位校长先生也只是淡定地表示“弄出来的东西,你要负责把它们复原”。我的天啦,看到这里,估计好多家长 老师们都得炸毛了吧。
为了让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能够消除他们对自己身体矮小 身体障碍的自卑,消除对自己的略等意识,校长让所有的孩子们一起不穿游泳衣裸泳。校长认为,在别人面前拼命的掩藏自己的身体是不自然的事,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这个理念如此有悖于现在大行其道的各种“性教育”,但我是用行动赞成的。小七小冉只要她们喜欢,也随时可以在家里裸泳裸奔,我从来不会给她们“羞羞脸”的意识,我觉得人的身体就是最美的,没什么好羞耻的,那些说羞羞的大人,不过是他们对自己感到羞耻而已。当然,安全教育也是现代社会的必要一环,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不在此对立存在)
我将这位校长先生视为知己,还因为他所倡导的韵律教育。韵律是让身体的组织结构更加精巧的游戏,是教给我们怎样去开动心灵的游戏,让身体和心灵理解节奏。做韵律操会使人的性格富有韵律感,富有韵律感的性格是美好的,强大的,能够温和地顺应自然的法则。韵律帮助精神和肉体达到和谐,从而唤醒人的想象力,促进人的创造力。
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哦,对这一系列理念,我真是太同意不过了。同样,我用陪伴、养育自己孩子的方式来证明。)
为了让孩子们不用担心弄脏了衣服被妈妈骂,校长总是对家长们说,让孩子们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这样就不必在意衣服,才能尽情的玩耍。
相比起所谓的“规矩”和礼仪,校长觉得吃饭的时候让心情愉快更加重要,不必急匆匆的吃完,花点时间一边说着各种有趣的话题一边吃比较好,为了培养孩子们能够在别人面前清楚 自由 毫不羞涩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每天的午餐会上请一个孩子上台跟大家“说说话”的设置也非常有趣。
为了棒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培养自信,特意设计适合他的运动比赛项目,让他每一项都得到了第1名。
请学校附近的农民伯伯来教孩子们种田,在别的学校教给孩子们知识的人必须取得执教资格,但校长却不在乎,因为他认为让孩子们看到真正的东西才是必要且最重要的。
跟其他学校的孩子们一起组织去慰问伤兵的时候,当其他学校的孩子们一首又一首的例行曲目小豆豆都不会唱,却为了安慰受伤的人鼓起勇气唱了她仅会的吃饭歌,把周围的孩子们唱笑了,却把伤兵感动得泪流不止(这里也让我再次确认:那些真正让人和人之间想通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是知识 技巧 制式化的按部就班,是你用心,从你自己的情感出发的力量)。
校长上起音乐课时,让孩子们用粉笔在礼堂地板上画各种各样的音符,每周都有两次可以这样尽情涂抹的机会,同时也理解了音乐,画满的地面就像一幅巨大的图画,然后还要把它清理干净,孩子们也知道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结果就是这个学校的孩子都不会在其他的墙面等不应该乱画的地方画画。
在战争到来时物资变得极度的缺乏,当小提小提琴家的爸爸如果愿意去军队里演奏,就可以得到一些特别的食物补给,但是爸爸更看重的是自己的音乐。妈妈和小豆豆虽然还不懂艺术 思想,但是她知道爸爸是真正的热爱小提琴,所以饿一点肚子也没有关系。
在巴学园这么自由这样被爱被理解的氛围中,小豆豆终于从她的各种梦想中最后确定了,她长大也要做巴学园的老师,传承,就是这样发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