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小西
来源 | 林小西(ID:mrlinxiaoxi)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最近读完了2本书,一本就是上次说的怕vip限时免费读过期的《羽来信》,同时上周也读完了今天要说的这本《ECHO:永远的三毛》。
以及几本简短的漫画书,作为工作致郁生活间歇的调剂品。
这样看来,2022年可以努力做到一周读完一本书(除去漫画书)。
本来这一篇也应该是上周写的,只不过年前这段时间,被公司狠狠压榨,没有太多休闲时刻。
改天再聊工作的问题,转回今天想说的书《ECHO:永远的三毛》。
这是摄影师肖全的一部作品,收录了三毛的200多张影像作品以及若干纪念三毛的文章。
读这本书,也算是偶然。
2022年伊始,读书app在某一天给我推了这本书。
点开之后,我才意识到,1991年1月4日,她——三毛——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斯人已去三十一载。
在豆瓣的书评里,看到说作者一直在消费三毛。
且不论这本书是否存在过度消费三毛的问题,毕竟有很多发生在二人身上的事情,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可考。
比如:
他说三毛一见到他,就说:“我一看你就知道,我们一伙的人来了。”
以及从三毛弟弟的口中所说的“你拍出了三毛最好的照片。”
就是下面这一张,作者自己也在书里说:“这是老天赐给我的一幅传世之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三毛成全了肖全,后来有很多人找他拍照,其中就包括杨丽萍,在看过肖全为三毛拍摄的照片之后,也要拍这样的。
不过我还是相信作者的一片赤诚。
即便过了31年,依旧有无数的人,在特殊的日子里,以自己的方式,怀念三毛。
就像《寻梦环游记》里说的:
在亡灵世界里,死去的人其实并不寂寞。
但是,如果没有人再缅怀你、祭祀你、记得你,你渐渐被遗忘,那么你会进入最终的死亡,也就是永远的消失。
在这种意义上,三毛在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星球那边,她过得很好。
读高中的时候,我那个年代手机还是奢侈品,小灵通、翻盖的都算是高档机,网络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那时候的小镇做题家,还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大的世界和更遥远的远方,只有从书里看别人的世界。
其中就包括三毛。
彼时还读林徽因、张爱玲、萧红等民国女性,除了本人的作品,也读了一些传记。
直到目前好像还没完整读过三毛的作品,对于三毛的记忆与印象,大多是撒哈拉以及与荷西之间的爱情。
那是对彼时的自己来说,见识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和爱情向往的出口。
关于撒哈拉,关于荷西,有机会要把三毛的书读一遍。
读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偶然看到三毛的一段话:
一个太过文艺的人,注定不会太快乐。
心里有爱、有善良,骨子里住着孩子般的纯真,但也往往多愁善感,容易感知美好,也更容易体会悲伤。
喜欢文字,却往往不善言辞,不是文字太少,而是感受太多。
文艺青年总会想方设法地对号入座,觉得这段话说的就是自己啊。
所以这也是我喜欢读书的原因:文字是有力量的,你总能从偶然瞥见的一句话中,得到救赎与慰藉。
在这个不那么好的世界里,书籍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读读书,日子便会明朗一些。
祝你晚安,我们下次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