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会芬兰课的作者,他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对外的演讲中,经常会拿国际教育改革方向和芬兰的教育做对比。这样的对比,也是我觉得对中国教育有借鉴的地方。
作者把国际教育改革运动(Global Education Reform Movement)和芬兰教育差异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competition 对collaboration(竞争对合作)
现在世界上主流的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会进行各式各样的大学排名。各种全球大学排名公布后会受到各地学校的关注,这种排名也是为世界各地所任何接受。但是一国之内,或是一个城市之内,中小学是否需要进行排名,以及教师之间是否需要排名,甚至学生之间是否需要排名,这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我所知,北京地区中高考依然是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途径,虽然市教育局没有出台一个整体升学排名,但是校外机构包括众多家长对学校排名还是极为重视的,能够去市重点学校的,多数不会去区重点,能够去区重点的,不会去普校。学校之间的教学和生源差异较大,选择不同的学校就是选择可能不一样的前途和未来。既然有分层和淘汰,那么引入各种竞争测试机制也就顺利成章了,但是这种竞争带来的分层的好处,不得不说也有诸多弊端。其一是中高考两年的时间,很大部分时间是用来重复学习和备考的,虽然基础知识是学的更扎实了,但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其二,这种不断的测试PK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这种学习中倍感压力,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有些有学习兴趣的同学为了考试分数,也不得不过度学习保持最佳排名。真正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不一定得到有效开发。其三,很多学生往往是看自己分数高就觉得自己应该学什么,而不是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为大部分时间用来准备考试的知识点,而知识点之间分科明显,不利于养成用跨学科的方式去思考解决实际的问题。芬兰走的是相反的合作路线。
芬兰的合作路线有几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第一是社会平等度极高,不管是性别平等,还是收入财富分配平等,以及上学机会的平等,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平等。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平等,众多的因素,使得芬兰可以用合作的原则去设计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芬兰目前从小学到上大学全部是免费,而且公立学校占据90%。每个学校配置的老师都是经过专门的大学教师培训项目合格后才允许上岗的,所以家长不会担心有学区的问题,或是不同的城市教育质量差异大的问题。由于没有竞争的关系,人人都有学上,老师设计的一些课程也有需要是需要团队合作,各自发挥所长,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懂得了如何合作和发挥自己能力,利于不同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之处。这样即使工作后,有了这种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协作的习惯和意识,更有利于在面对社会新问题时,大家一起想办法利用高效创新的办法去协商解决。
第二是 standarzation 对personalization(标准化对个性化)
上面如第一条所说,现存的主流的模式是竞争模式,通过一层层的竞争,将学生进行分流,达到分层的目标,同时这些不同分层的人,可能就不同的人生走向,取得的成就也很不一样。同时对那些在竞争中被落下的人,去读职校或是直接参与工作后基本没有再次重新系统学习提升的机会。既然有了第一条的整个教育系统的 设计原则,那么第二条的规则,标准化的考核方式也顺理成章的出台了。每个学校都有教育局的考核指标,老师也有教务的考核指标,同时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试。至少初高中的考试是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任何的。因为整个国家或是多个国家都是如此实行众多考试时,个体是难以去反思其中的弊端的。个体能做的只是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朝着更好的排名冲刺。那么,如果是芬兰模式,又会怎么做。
芬兰模式,标榜的第二个教学特点是个性化。个性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没有统一的课程和教材。只有国家颁布的大体的课程大纲,但是具体每个学校用什么教材,包括教学的进度,教学的形式,都是老师可以自主把控的。社会对老师有充分的信任。这种信任建立在老师的培养模式上,以及对老师的教学的专业能力和教学动机上。(说句题外话,芬兰最受欢迎的职业,老师这个职业常年可以排前三,甚至是第一,并且芬兰的所有老师都必须是有过教学经验的硕士生,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都如此)。由于老师和学校管理着有充分的自治权,所以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学习的快慢来安排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考试去学习。虽然也有家庭作业和检测,但是和常规的标准化的测试差异很大。考试也不是成为淘汰和选拔学生的手段。在课程的内容上,主要以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方式,课程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和分科,几种不同的老师写作进行课程研发交流和教学实施。芬兰的小学老师平均一天用在教学上的时间是两个小时,相反美国等国家平均一天用在教学上有三个多小时。
第三是 test-based accountability对trusted-based responsibility
(基于测试考核的问责制 对 基于信任的责任制)
上面这一点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角度,而这一点侧重于老师这一角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师培养体系和监督体系。如果自治度过大,很难判断老师教学成绩的好坏。中小学体系内,尤其是国内,普通一个任何的事实上,一个老师的水平是否好,主要看能不能有效的提升成绩。至于能不能启发心智,培养受益终身的品质,这些是可遇不可求之事。公立学校的老师,一方面受到尊敬,但是另一方面,各项教务和考核层出不穷。老师有点疲于应对。教育局的有关宣传上,对优秀教师的宣传,除了教学成绩外,有很多是突出老师的劳心劳力上。这是校方管理者和家长都乐于看到的好老师的形象。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这样的老师,这样疲于应对课堂内的以及课堂外的考核,还有更多的精力去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闪光处吗,还能够有针对性的去鼓励引导吗。或许老师会说这是家长或学生应该做的事,把这种责任放在一个标准化考核的体系下,对老师是不够公平的。此外,教师职业在我国还有一个优点是福利待遇好,虽然比不上新兴行业,整体还是算较好的,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公立学校的教师,竞争极大。但是话说回来,可能有一些人是觉得福利待遇好而去教学的,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热爱。当然不排除有些是真正热爱的,但是教师的教学动机和动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也许,在标准化的考核体系下,对教师的责任心的考核也弱化了,因为教师若不自觉,面临的也将是严格的各项指标考核。
芬兰的教师培养体系,从专业能力上,和培养模式上,以及社会的整体平等和公正度上做到了严格的把控。不仅从源头上保障了基础的质量,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教师与教师的相互协作和切磋,虽然也有校方的教育管理,但更多的是提供帮助,而不是监督。教师得到的是更多的信任,有了教育主管部门的信任,(芬兰的教育官员和政策制定者,基本也全部是专业的教育者身份,所以他们能够更了解老师的处境和需要提供的帮助)以及全社会家长的信任,老师能够专心一意地去认真做好教学的工作,帮助学生的逐步成长、发展。芬兰的教师选拔也是竞争最高的职业之一(常年的录取率在5%左右)。
第四是choice 对equity(选择 对公平)
这一点主要是从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上讲的。由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家庭出身,经济条件不一样,甚至父母教育背景不一样,而有他们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机会差异很大,这样的不平等,在美国很常见,在中国的不同地区有多少是如此。可能是人多了缘故,或是既得利益者的原因,或是财富积累的原因,社会的贫富差距反映在教育上也会有所表现。国内除了九年义务教育,理论上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学上,不因为任何家庭经济原因或家庭环境而辍学,到了高中便进行分层和分化,上大学更是对普通家庭而言也是一笔经济负担,这个时候更是比拼家庭财力之时。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应该上大学,而是应当保障即使上了高中,毕业后也有一些真正的职业技能,能够去生存,或是如果毕业工作后,想进一步深造,需要提供更多样的,打通的自我学习提升的通道。
芬兰模式第四个标榜的特点是公平。公平的意思是不让每个人因为家庭原因掉队。事实上,由于绝大部分学校都是公立,且教学质量相对均衡,各地区教育差距很小,所有学校实行上学免费,中小学学费,学杂费免费,甚至有免费午餐。高中教育也同样免费。每个人都有发挥自身所长的机会,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开发。这样相比那些分层式,淘汰制的竞争模式,有其借鉴的地方。
如果用芬兰的模式来比照世界主流国家基础教育模式,可以说相当的另类,但这种另类读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更很多有益之处。这点从芬兰的其他数据指标上可以看出。表面上看,很佛系的学习方式,却产生了有健康的,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结果,不得不说,人才的培养方式,尤其是集体性的学校教育培养的方式,真的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空间。作者曾在各地讲演中指出,不建议其他国家照抄芬兰模式,但可以对照本国情况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教育这件事虽说不和经济有直接的联系,但在一个越来越注重创新创意的年代,怎样从小就去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习惯,做好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让更多人享受高质的教育,不仅仅有益于个人,同时更有益于社会的整体和谐。具体到中国的国情,情况也更加复杂。教育从业者,或身为父母者,或许可以先从观念的改变上,推动社会的进步。什么时候人们不再争相抢购学区房,争相挤名校,而是一分数来决定人生胜负,而尽可能依照自身的兴趣特点去选择,同时也有相对的出路。在公平性的基础上,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同时提供多样化的互通的发展模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就可以说教育改革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