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见贤思齐 up (pu)屌丝和他的小清新
中国大学是不是屌丝文化的温床?

中国大学是不是屌丝文化的温床?

作者: 思遥 | 来源:发表于2014-11-28 23:07 被阅读5531次

    题目源于知乎的一个问题“中国大学为什么没有单人宿舍”,排名第一答案提到

    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大学是屌丝文化的温床

    先说结论:是

    提前声明,我这里所指的“屌丝”就是贬义,不是说所有大学生都是屌丝。希望能从我自身感受出发,谈一谈这个,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大学作为培养人文素养、建立品德标杆、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按照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大学做到了吗?

    大学宿舍

    我并不反对大学群聚性质的宿舍,我反对的是,超多人宿舍。我这里说的超多人宿舍,是六人甚至八人宿舍。

    齐邦媛在《巨流河》中曾提过几个片段,在她上学的时候,各个大学乃至中学都在影响墙外的世界,学生们经常会排练话剧,而创作的歌曲时常在外风靡;再近些,高晓松、宋珂那一辈的校园民谣,与墙外音乐喜好是有不同的。提出这个并不是说大学一定要比社会的审美高一档次,而是要有异同。看回现在的大学生活,外界入侵势如破竹,别说反过来影响社会,抵挡的力气都没有。但这并不是大问题,可以说不用担心,前面的例子只是因为大学生是精英、是极少数人,相比较外界绝对是最先接触前沿的艺术、知识、文学。而社会的开放、大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会促进社会的审美逐步上升,闭塞不在,牛人多了,大学中的青葱学生认识自然比不上,被影响并没有什么。如今,互联网的开放冲破了很多壁垒,我相信以后还会冲破更多,大学早已不可能是象牙塔一般的存在,所有人都追忆的经典越来越少,小社群分支越来越多,喜欢什么,总能找到伙伴。

    可怕的是,超多人宿舍会抑制个人的发展,抑制“独立之精神”。独立之精神之于个人,独立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超多人宿舍房间拥挤,连走路都会“马肩接踵”,哪来的独立空间可言?这样的环境,对个性是扼杀,对独立是抑制。抛开这些不说,对于这些宿舍,隐私对于好像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东西,同一屋檐下的吃喝拉撒不说,生活上的陋习不会改观,反而会无限扩大。在这培养人之于独立人格的四年重要时间里,停留时间最久的宿舍,让“人”无处可逃。

    无视知识

    除了宿舍,学校对于知识的重视程度之低让人咋舌。老师们主动或被动的忙着论文、课题,学生们忙着游戏、人脉、社团、考试,少见人读书。读库最新一期第一篇刊登的正好是一位老教师的文章,这篇文章记录了她在学校上的最后一堂课,她在最前面说道:

    我决定使用一直想要用的方法来上课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她所上的是专业英语课,最后一次她想要学生从她为学生推荐的几本英文原著中挑选,最终交上来一份5000字英文读后感,看起来这个方法并不难,为什么作者从不敢用?但试卷会被检查是否合乎要求,不然会出教学事故;学生不满考试难度在评教时会打低分。

    这样的方法并不少见,我所在学校的选修课多是这样类似的形式,但效果离正常的预期差的太远,临近作业搜索一下拼拼凑凑就交是常有的事,老师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这种情况,这位老师也遇到了不少,她的感受:学生们太忙了,忙着社团活动,忙着交朋友。但她并没有习以为常而麻木习惯,她做的是认真评分并写下评语,并在整个过程中反思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之职责所在。

    但是,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多少这样的老师呢?

    老师

    说到老师,我想和你分享一个我看到的小事。

    我所在的大学属于X区的一个岛上,从X区其他地方如果坐地铁或公交都需要绕路。有一趟小区的班车走高速可以直达,有座位又可以免去很多麻烦。可是,早晚只有一趟班车,人多了就得站着。不过小区有个规定,多了十个人就可以加班车。这样一来,站着的人想要多来几个好坐着,有时候不上车。

    恰好有这么一次,多了九个人,出发时间到了才慢慢悠悠上车,我听到了这样的话:师傅,快开车,管他们干嘛?什么?我们被学校罚钱你赔吗?每次下车都需要跑过去,真是的,管他们干嘛,快点开车。

    我看了看表,时间过去不到一分钟,而这两个女教师,与市井泼妇没什么两样。

    这当然是个例,但我在这趟班车上倒总是会遇到高校的老师,也借此听得不少老师的对话。除了日常琐事、家长里短之外,听到最多的话题是“钱”,说课题的时候要问怎么能拿更多经费,说同事的时候要说他又买了几套房,我从未从他们最终听到关于学生、关于教学课程的点滴。我理解老师不是圣人,被生活、学校压着,不读课本已是本分,还能要求什么呢?可是话说回来,教育为本、为基石,要求能不严吗?

    不重视教学,大学改名叫科研所吧。

    学校

    中国的大学,大多是公立性质,由谁主导就得听谁的,没出事就是万幸。集中管理能省下不少新力,班主任来去无踪,我尤记得唯一一次和他谈话在窗户大开的办公室,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把门打开吧通通风。我不想揣测却总是忍不住想,一次谈话竟被搞的如此复杂。

    更不用说僵化的作风,官本位的想法,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

    学生是螺丝钉吗?好像学校巴不得是。

    同学

    最后我想说说大学里人数最多但最弱势的群体——学生。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支离破碎的信息并不能帮助一个人变得自由独立,反而变得敏感。我的大学四年,从没有间断听到关于车、房、钱的讨论。男生们抽着烟,聊着是否嫖过、谁喝酒喝得多。当着部长做些跑腿的活,喝酒抽烟维持着人脉,这就是那位老师所说的“忙”。

    年轻的时候总是想长大,想要尽快进入五彩缤纷的成人世界,这不难理解。但是,三观不健全,对知识不尊重,这样的大学生能走多远?

    或许真如一句歌词所说,慢慢来会比较快,来得快去得也快。

    最后,我知道还有很多人上不起大学,我知道人第一时间要想的是生存。我也知道,今日大学,早已面目全非。

    以上这些,写下来才发现只能浅谈,而逞一时之快,行文意气用事的地方,见谅。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戳这里→打赏可以打赏我,谢谢你的喜欢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是思遥,这是我的一周四篇计划,欢迎你加入或是督促我。想要看更多内容,可以来简书,这是国内最好的写作平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阿小狸:曾经屌丝为自黑 现在不愿意这么对自已 要有高逼格
      • 将夜二十三年蝉:多看书,总没有多大坏处
      • f8c4dbd58574:当然不是, 不如说屌丝文化是大学的温床。
      • 拿着破轮子的少年:结论不够深刻。。
      • fbf7e773a330:我以为会有什么闪亮的观点 最后一直草草结尾 实在没写出共鸣啊
      • 77faef4eba94:体制作怪!
      • 2ea38279c957:觉得大学宿舍这部分写几千字也不算多,本以为这文章会集中探讨这一问题,看了两段想点赞的,后来一看只是拼拼凑凑的样子,非常失望。
      • imcby:不尊重知识严重同意,身边的人都不怎么读书。
      • ff287f3a0257:我的大学是混完的,我现在毕业半年了,想想还是挺怀念的,但也挺后悔的。
      • 7aca570f74e8:感觉我现在的环境就是
      • 9055b335ed74: @月经献给党 你太高看普遍的大学生了
      • 312f8d6b6524:写的真好~
      • 4423753b70c8:如果有单人间,我宁愿选择单人间,
      • 深海红星:@Tchenv 让你看书,帮你划题
      • 疯兔子_: @思遥 嗯哪,与追求不一样的人在一起,不是很舒服,但毕竟舍友,关系不能太僵,各做各的事呗
      • 风的飘渺:大学安排的那叫课程?讲师水平有多牛?学生基础有多好吗? 中国优秀的学生还是很多的,最终的结果图的就是名利而已
      • 思遥:@疯兔子_ 没错,但一群人聚集是有共性,如果不同没办法合群。想法或者追求都不一样
      • 疯兔子_: @思遥 我觉得独立的人格意味着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追求,并非是那种不合群,孜然一身,住在一起并不影响自己的追求。
      • 29d61dd545ef:学校早就成了某些人的敛财工具了
      • d0b170d0271c: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把门打开吧通通风。
        -----
        这是正确的
      • 逸之:大学里,真正的好老师都升不上去,他们不发垃圾论文,他们把课讲好。
      • 4e16d6c4ae82:宿舍16个人的怎么办?
      • Tchenv:也许老师可能让学生看书,然后来个随堂测验
      • 17fa31005218:六人寝室改变了我很多,不单单是我,与每位大学生共度四年的室友很大部分决定了自己的交际圈,影响三观和习惯。
      • 满岛小晖:多人寝室的确是个大问题,我们寝室就是6人间,不是说室友不好,我自己也有缺点不足,但是寝室环境真的会影响人的认知与行为。
      • 帅灰: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 独立教主: @思遥 敢问路在何方???
      • 舍璃:都想搬到外面去了,在寝室,感觉看书啥的都是不该做的一样
      • 吕想橙:呃寝室属于一个环境,肯定会对人有影响。已经浑浑噩噩呆在寝室一周了,有点思绪崩溃。耳边是室友英雄联盟的声音。恐惧未来,想的是现实,挣钱。也许是我心里有问题了。总是担心。想努力心里有总有股声音对自己说这无用无前途。每在在吵的可怕的寝室也习惯,天天晚零点睡。我这么说也不代表我好到哪去,有心觉得对不起父母。但也没做些什么。平时完成下作业,就看看小说,瞎想,宅男一个吧。室友如此,也并代表他们以后会差。但时间这样被耗,感觉到无意义。人有喜好,只能说不喜欢这样寝室的环境。人心。
      • 思遥:@傥来 嗯,6个人都能分成两个三人小团伙了呢
      • eb8eebe5fe65:写得很不错,虽然我个人对多人寝室抑制个人发展一说持保留意见。
        记得上大一那年,真正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唯一的感慨就是这哪里像个大学。没有人在学习,没有人读书(那些低俗的网络小说除外,不过那些也称不上书),也没有几个能配得上老师这一称号的人(是老师,不是教授)。
        我少数几项爱好之一就是读书,结果在寝室里读书的时候永远是室友用公放开到最大声音在看苦情电视剧或者听一些称不上音乐的噪音,永远都是一句:你看这破玩意有啥用;到最后考试的时候,大家不知打哪里搞来的小抄,全都是八九十分的成绩,我这样不屑于抄袭的,无奈只能被老师拿来完成学校给的挂科指标;最倒霉的是还碰上了一位在下课时间开车在校园内横冲直撞的泼妇,就因为没有及时让路,下车就打人,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教授云云,碰到了一位成绩明码标价,不给钱必挂的叫兽,等等;我的大学唯一像大学的地方,大抵只有门口牌子上大学二字罢了,而现在还在那旁边建起了高墙铁丝网...同学嘴里谈的永远都是票子和妹子,房子和车子都是“高端”话题,要么干脆就是重度中二的炫耀,和让人笑破肚皮的神论,一个个都叼着烟,在雾霾中隐约可见的阳光衬托下,形成里一个完美的蒙太奇剪影。
        就像我在读大一的时候说的,没有大学老师,没有大学学生,中国哪里来的大学。
        都是些个人吐槽,在下读书不多,见识亦不多,观点难免有失偏颇,见谅。
      • 9292d5bd4377:啊啊啊 这是来自哪里的咆哮
      • YolandaLIUsh:@思遥 明確的書籍我沒有建議,我是之前在台灣看到《遠見》雜誌看到的專題
        也有可能是台灣某種程度上想要借鏡荷蘭經驗吧
      • 赵小生: @傥来 都是坑爹的学校。。。
      • 傥来:@赵小生 闺蜜在西南林大,也是跟我经常吐槽6人寝。6个人真心太多了,3,4个人还是不错的。不会拉帮结派,万事也能有个照应。人少,作息差异也不那么明显了。
      • 隔壁家的狗多看了我一眼:以前在大学当老师,同意你关于老师那段,教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敬畏知识的关键力量。但这一群体已渐渐迷失。
      • 思遥:@YolandaLIUsh 好的,有什么相关书籍推荐吗?
      • 思遥:@疯兔子_ 怎么说?
      • 赵小生:深深地感到多人宿舍所带来的麻烦,里面什么人都有,观念、行为相差太大,有人天天打游戏看电影吵死了,也有人天天跑社团讲人脉,抽烟喝酒一团糟。经常和舍友谈不拢,后来搬到四人宿舍去了,也是这样,不过打游戏的同学安静多了。人少就是好。清楚的记得那时为了宿舍的问题找学工办的领导,得到的回复是“要学会和别人相处,这是能力”。能力你妹啊!后来找了三个同学跟宿管员商量下搬一起了。那时我在昆明,落后地区的教育真是无力吐槽。
      • YolandaLIUsh:教育是全球每個國家都面對的問題,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荷蘭的教育方針 @思遥

        〝跑步到了终点后的狂欢” @LostAbaddon 同意你的這個比喻
      • 疯兔子_:不过宿舍这个观点不太赞同,其他还好
      • b76717d7e467:群居宿舍回压抑独立精神?神观点!
      • NARUTO_86:写得很好,在我看来并非浅谈。很多东西是我不知道怎么表达的,看到你写出来的才会觉得是心里想的,不由自主点个赞!
      • 思遥:@独立教主 不说什么是正确的,路是什么,路在那里大家都不知道。
      • 阿rhine:只是感叹我们这个社会太浮躁,作为一名大学生,你文中的某些内容我确实也是很有体会,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反而被社会改变,这是中国大学生的悲哀吧
      • 独立教主:@思遥 我很喜欢你写文章不中庸的风格,黑白爱恨分明,这不是愤青,是每个作者该有的责任和态度,哪怕觉得自己之前的论点是错误的再改都不怕!就怕讨好,都不得罪的温吞水。
      • 独立教主:这里提到了一个宿舍(团体),和单间(独立)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大学里,宿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但是上课确不固定座位,我们没有固定的同桌与同窗,这很好的反应了大学的一个问题。社交已经远远不是因为学习,兴趣上的志同道合,都是相对功利,找平衡的一种关系,没有一个榜样的力量,周围的人都差不多,都一个样子,将错误问题当常态。在现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青年人充满了焦虑,家长们也不仅仅满足于不输在起跑线上了,而是希望他们跑的更快更快,结果却是在不正确的方向跑,再快也无法到达终点。
      • 思遥:@独立教主 谢谢,还要努力。
      • 独立教主:言语一针见血,平静中肯
      • 石埭生:@Guillotine 对人的影响,最大的是同辈人的影响,可以看看《窃言盗行》
      • 石埭生:时代只可能是进步的,只是道德观念没跟上罢了。
      • d9686b92cbac:赞同,8人宿舍总有几个整天叫叫嚷嚷的烦死了
      • 44557f4ebd27:@思遥 对知识的学习来说,学校的影响绝对重于家庭。但话说回来拿中学举例,虽说都打着育人的旗号,你觉得两三个老师对四十号学生,能面面俱到管得过来吗。。有良心的老师可能教教做人道理,不过大部分学生都嗤之以鼻。所以就人格的培养来说,学校肯定是不担责任的,更多的应该是家庭教育而且是早期教育打好基础。你说一个大学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没得学,这确实是学校不好。但把学校和培养独立性之类的联系在一起,实在是想多了。说难听点,都是成年挺长时间的人,该不该自立,怎么自立,只和自己有关,和别的什么都无关。
      • 苏花:所有学校都这样啊,现在
      • 995dc1050620:针砭时弊。越是底层的大学堕落情况越严重
      • 思遥:@钱先生 谢谢你,你觉得起什么呢?
      • 思遥:@吸風飲露 所以说我只能讲自己感受,断到不了从全局来说的地步。
      • 557ea5f6ef94:文章针砭时弊,只是题目差一点
      • 思遥:@亦久亦暖 我觉得这是需要培养的,是目标,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 亦久亦暖: 具有独立之精神的人,就算住集体宿舍,依然独立。反之,没独立之精神的人,只会换种方式去群聚罢了。
      • 思遥:@悟无吾 对啊,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学,我都发现有这样的问题。但不管什么时候,总能有人保持独立。可总体情况确实让人担心。
      • 思遥:@75023b669be2 就是(强制)为你好嘛。
      • 思遥:@Vesper_Xiao 不然又电脑的时候在简书好好写写哈哈
      • 思遥:@France丶 这个期待的方向可能会有些不同,期待的“大学就是终点”,大学就是解脱。
      • 思遥:@桃白白 这槽吐得好
      • 思遥:@boxfox 确实很重要不是吗?
      • 思遥:@南瓜藤 但价值的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和钱划等号。
      • 思遥:@LostAbaddon 我赞同你的说法,教育是一以贯之的,中小学教育的以成绩为依据,不赞同多向发展,这样怎么能去想想到底要什么呢?
      • 思遥:@财须学也 是啊,就我现在的能力是没办法想出办法的。
      • 思遥:@LostAbaddon 真好啊呜呜~~~
      • 思遥:@君危的天 对啊,不尊重,觉得这样很牛呢。
      • 思遥:@Guillotine 对啊,我觉得就线下的情况来看,大学也是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我总觉得学校对于孩子的影响有时候还要重于家庭。
      • 思遥:@童衣 哈哈,那是好爱好。
      • 75023b669be2:我们学校是标榜自由独立开放的学校,却在做着限电限网的勾当,更可怕的是这些勾当都打着为学生学习考虑,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影响别人休息的幌子。丢人…
      • Vesper_Xiao:你看的排名第一的答案太没质量了。。。我当时看的让我感触颇深,我还分享了。有好几个原因,手机打字不太想说。总之钱和思想都是问题。中国总是希望团体生活,真不明白。宿舍相处能够提升人交际能力这个理由,完全不成立。
      • 6463c042eac9:大学的希望在于依然还有老师坚守着为人师表的底线,也还有学生在这温床中反抗挣扎着。我现在是一名的985的大四学生(并不是炫耀),只是想证明笔者说的并非危言耸听。不幸中的幸运是,学生如果有一定的自主性,还是能避免被这张温床驯化的。大学的教育问题真的不止是学校的行政化、老师的师道不尊,还有很大的根源是学生学风不正有关。
      • 听见阳光:我也是喜欢吐槽自己学校,也在艰难的保持独立,至于屌丝文化,我校是输出不来什么的,毕竟屌丝文化也是文化啊!
      • 017bd2163a37:期待大学的生活,当你满怀期待来之后又是一番感受、 想起柴静说过的一句话:他人经受,我必经受。。。
      • 江阔云低:我也在自己的地盘把自己的大学生活吐槽惨了。最可怕的是身为学校,没人读书。
      • Allin_Lin:感同身受,中国的大学氛围真的没有那么好,屌丝文化的温床。
      • boxfox:把大学看得太重要了
      • f09fffd32c47:这是一个死循环,社会如此残酷,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然后能够挣钱。
      • LostAbaddon:我们在大学之前的教育基本都以进入大学为重点。比如中小学教育中老师灌输给学生的一个学习的目标就是“考进好大学”。偶尔会有说的比较多的,比如“好的事业”什么的,这样的论述也都会以“考进好大学”为前提。
        也就是说,大学前教育的终点其实已经被默认设置为“进大学”了。
        这也就是说,一旦学生进入大学,其学习目标就自动终结了——学生进入了一种无目标的状态。

        很多大学生进大学的目标就是拿到毕业证。大学四年要获得什么,不知道。大学毕业后打算获得什么,不知道。
        对他们来说,进入大学是学习的终点,此后的思念不过是一段“跑步到了终点后的狂欢”。
        很多人在中学时代看上去很用功很努力,一进入大学就完全懈怠了,最后毕业证也拿不到,这种人不算绝无仅有。

        所以,如果说大学的问题是什么的话,那恐怕有不小的一部分需要从大学之前的中小学教育的问题是什么中来寻找。
      • LostAbaddon:看到开头第一段就想到,以前大三下到大四毕业的一年半,就是住的单人间寝室,哈哈~~~
      • 财须学也:看完有种森森的无力感。
      • skyII过往:想到的我大学时,我是毕业级学生,就在我们系大一的新生根本就不怕老师。居然有一个班的同学集体翘课去城里吃火锅搞聚餐,造成了一个学生看似很霸气搞笑,实则行为恶劣的教学事故。学生跟不知道自己要得到什么,需要学会什么
      • 44557f4ebd27:也发表下个人的一点看法吧。其实感觉到了一定岁数有了一定阅历,一个人自身人格是否独立和外界环境就没什么关系了。学校各有缺点,但把明明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推到学校身上也不太好的样子。像人格独立,勤奋踏实,尊重知识等这些应该算是家教的一部分了,大学学生一个个都老大不小,早年教育没培养出没这些意识的20多岁再培养也难。
      • 西市:我在大学里,
        刷简书……

      本文标题:中国大学是不是屌丝文化的温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aw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