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气冲天的秋菊

作者: 行人诗话 | 来源:发表于2020-10-13 19:34 被阅读0次

闲时与君品诗,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行人诗话

自古以来描写菊花的诗词多如牛毛,从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郑板桥《画菊与某官留别》“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大多赞咏菊之秀丽淡雅、傲霜独立,而唐末黄巢所做《题菊花》及《不第后赋菊》独树一帜,秋菊之杀气腾腾跃然纸上。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全唐诗》收录黄巢诗三首,其中两首便是《题菊花》、《不第后赋菊》,另外一首《自题像》“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多传为伪托之作,不做论述。

据南宋张端义《贵耳集》,黄巢作《题菊花》有一段趣事:“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巢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张端义对此诗作评注:“跋扈之意,已见婴孩之时。”

《题菊花》用词通俗易懂,但气概非凡。首两句描写满院的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虽花蕊芬芳,但无蝶光顾,其中“飒飒(sà)”为秋风吹动声响,“满院”形容秋菊之多,“蝶难来”表明秋菊迎霜开放,却难招蜂引蝶。至此,以为后两句诗情要顺势而为,继续褒奖秋菊之不畏霜寒,作者却笔锋陡转,置己于诗,假设自己当了春神,定要改变菊花霜寒而立的时节,让其与桃花一起在春天绽放,其中“青帝”为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不第后赋菊》同样语言明白易晓,而气魄宏伟,杀气逼人。首两句描写金秋到来,以菊花傲霜盛开与百花凋零形成对比,来彰显菊花不畏霜寒,生命力强盛,其中“杀”为枯萎之意;“九月八”是为了押韵,以“八”代“九”,指九月初九重阳赏菊节。第三句写秋菊香气四溢,直冲云霄,遍透长安城,其中“香阵”谓菊花之多,开放之盛;“透”字突出香气之浓,无所不至。第四句写秋菊如身披黄金甲,与严寒抗争,傲然怒放,其中“满城”说明菊花无处不有,写出繁多;“尽带”描写遍满长安的菊花盛放,像披着金黄色的铠甲。该诗通过描写菊花的冲天香味、金黄外形,菊之威武霸气、改天换地呼之欲出。

以上仅是按照诗文表面意思进行解读,未置具体情境,以下结合作者生平事迹来读诗文背后的深意。《题菊花》若真为黄巢五岁时所做,其不愧为神童,撇开一个五岁孩童不甚丰富的经历,也不管作者对时局有多少切身感受,该诗读来不禁为傲霜盛开的秋菊无人欣赏惋惜,增添愤愤不平之感,更为作者力挽狂澜,改变时节,扭转乾坤之气概鼓掌。

《不第后赋菊》从题目来看,是写于作者最后一次科举落第后。屡试不第的黄巢是什么人?据《旧唐书》记载,黄巢(820年-884年)为山东菏泽西南人,出身盐商,武艺了得,稍微读过书,而且喜欢招募走投无路之人。说起黄巢不得不说黄巢起义,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春月,黄巢与他的兄弟外甥八人召募几千人马,在长垣响应王仙芝,揭开黄巢起义的序幕。而王仙芝起义的原因,据《资治通鉴》记载:“上(唐僖宗,当时12岁)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州中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每与盗遇,官军多败。是岁,濮州人王仙芝始聚众数千,起于长垣。”

乾符五年(878年)黄巢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伙伴,唐军招讨使曾元裕率兵,在湖北黄梅斩杀王仙芝,于是尚让带领王仙芝的部分残军来投奔当时正在围攻亳州的黄巢,众人推举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大将军”,而“冲天”多少带有“冲天香阵透长安”中的意味。

黄巢可能因为自己读过书,屡试不第,颇有感悟,其军中甚至传唱歌谣:“杀了读书郎,全军见阎王。”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军队进入福建,把那些假称是读书人的俘虏都放了。即使黄巢入城,纵火烧房,杀人如麻,但是走过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却下令说:“这是儒者的家,不能烧。”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率大军进入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梦想终于实现,金吾大将军张直方与群臣在灞上迎接黄巢,黄巢乘坐黄金车,卫队们身穿绣袍,红布束发,将领们乘坐铜车紧随其后,前前后后有几十万骑士。从春明门进入京师,登上太极殿。斋祭太清宫,问卜选吉日住进含元殿后,黄巢便登上帝位,国号大齐。

然而好景不长,中和元年(881年),弘夫攻克咸阳,渡过渭水,击败尚让,乘胜进军长安,黄巢以为唐大军赶到,急忙率军出城东而逃。黄巢躲在郊外,派人侦察得知城中放松戒备,就派孟楷带领几百人出其不意袭击唐军,城中人以为是唐军,就欢呼迎接他们,而真正的唐军听说黄巢军来了,因为抢了许多东西,背着重负跑不快,以致惨败收场。黄巢再度进入长安,对老百姓欢迎唐军十分生气,于是纵容手下滥杀八万人,城中血流成河。

虽然黄巢入主长安,但后续与唐军作战多次失利,军粮耗尽,而且部下不听调遣,中和三年(883年),唐军各节度的人马振奋前进,自光泰门进入长安,李克用亲自指挥战斗,呐喊声震天动地,黄巢军自是不敌,乘夜逃离长安。

黄巢军曾经威武的“黄金甲”形象,因屠城、毁长安、吃人,被后人诟病。屠城即上文所述黄巢再度进入长安,纵容手下滥杀八万人。

损毁古都。从安禄山攻陷后,长安宫阙一直相对完好,吐蕃焚毁的,也只是街巷中的百姓住房,朱泚之乱平定后一百多年里,重新装修的跟开元年间相似,但到黄巢战败,各藩镇不断烧杀抢掠,变得面目全非。

食人充饥。在黄巢攻破邓、许、孟、洛等地,又东入徐、兖数十州,碰上大饥荒,很多人倚墙而死,黄巢军抓人充饥,每日吃几千人,还制办了一百个大石碓,将皮骨磨碎了吃。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唐军时溥派大将陈景瑜与尚让追击黄巢至狼虎谷,黄巢黔驴技穷,要外甥林言砍下他的头,以献天子,还可谋得富贵,于是自刎,但没有死,林言遵照遗言砍下黄巢、黄巢兄弟及黄巢妻儿的头,准备到时溥那里投降,但是还没有动身,就被太原博野军杀死了。

黄巢起义从875年至884年,大约10年时间,一直在为“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前行,过程曲折盘旋,撼动了强大兴盛的唐王朝,建立了大齐政权,但也招致藩镇纷纷自立,形成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

行人叹曰:自古咏菊多孤高,杀气冲天是黄巢。藩镇割据九州分,攻破长安杀又烧。

相关文章

  • 杀气冲天的秋菊

    闲时与君品诗,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行人诗话 自古以来描写菊花的诗词多如牛毛,从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

  • 十二、杀气冲天 漏洞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漏洞 项庄拔剑起舞。看看靠近刘邦,突然挺剑,直击刘邦。 如果这种态势真的会发生的话。那么鸿门...

  • 十二、杀气冲天 樊哙

    6.差点将事情搞砸的樊哙 局势的发展,让樊哙少了很多顾虑。他直接拿剑带盾冲向军门。他这种粗鲁的做法,势必会引起军门...

  • 十二、杀气冲天 英雄相惜

    7.英雄相惜 对于樊哙的鲁莽闯帐。虽然项羽并没有进行深究,但依据下文的记载来看,项羽手下的一些人还是看不下去的。 ...

  • 十二、杀气冲天 刘邦的妙计

    刘邦次日凌晨如约到达鸿门,拜会项羽。我们看他都带了哪些人。 智士:张良。 勇士:樊哙。 精锐骑士百余人。 这就是刘...

  • 十二、杀气冲天 项羽大摆谢罪宴

    2.项羽大摆谢罪宴 刘邦到达鸿门,先向项羽表述了自己的意见: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

  • 十二、杀气冲天 鸿门宴的座次安排

    3.鸿门宴奇怪的座次安排 项羽当日的宴会在安排很有意思。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史记》中是如何记载的: 项王,项伯东向坐...

  • 章十四 剑锋寒中

    尸横遍野,血流漂橹。浓烟滚滚,杀气冲天! 晋安城下,数之不尽的箭矢、破裂的刀兵长枪以及残臂断肢,倒塌的攻城楼塔的碎...

  • 盘古前传空界篇73

    73章 重重魔头聚集的黑气和粘液突然爆发,魔气冲天,恶臭翻滚只见黑,气不断的涌出,带着重重杀气冲下四周,包抄和吞...

  • 杀气

    我有毁掉这个世界的冲动,也毁掉自己。心理阴暗到这种程度,连我自己都诧异。 真希望自己今晚睡觉的时候能直接睡死掉,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杀气冲天的秋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cb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