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那女孩儿,是在一间简陋且宽敞的教室里,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习惯性的自我介绍后侃侃而谈术业有专攻的“语文”。
女孩儿长得不算漂亮,但眼睛特别清澈,活泼好动的肢体带着一股子浑然天成的憨劲儿,让人不由自主的倍感轻松和舒适。
女孩儿初三,中考在即,我们直奔主题练习考点,几周课后熟络起来,上课之余女孩儿喜欢和我聊天,她说学校里没有可以聊天的“大人”。
今年中考,文学名著是《傅雷家书》《骆驼祥子》二选其一,我们在练习《傅雷家书》的考题,其中一个题目问的是“假如你有幸可以成为傅雷的孩子,你会想成为他的孩子吗?”
女孩儿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想”
傅雷和傅聪的亲子关系,至少在《傅雷家书》这部书里头表现得让人羡慕。傅雷总是以朋友的身份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并且十分有深度有意识的将“平等”植入父子关系中,这在传统的“中国式家长”里头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我忍不住问:“为什么呢?”
女孩儿咧着嘴,面露笑意的说:“因为我讨厌全天下所有的爸爸!”这令人震惊的言语让我不知所措,登时眼前这个“憨憨”的女孩儿一下子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人,明明是夹带着深深地恨意却又面带笑意、云淡风轻,似不屑中又带一丝嘲讽,竟然让我有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看得出我无法掩饰的微表情,女孩儿自顾自地开始陈述理由,“一次我因为身体不适而没有去上课,中途也没有接到爸爸电话,爸爸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疯狂地砸我的门,然后让我去客厅站着,一开始还故作淡定数落我,然后我因为女孩子特殊原因实在体力不支,蹲了下去,爸爸不问究竟直接用脚踢我肚子,那一秒我真的想冲进厨房把刀拿出来把他杀了,可惜我那天没有那个力气……”
女孩儿陈述这件往事的时候,仿佛再说别人的故事,表情没有丝毫愤怒,说到“我真的想冲进厨房把刀拿出来把他杀了”这句话时,甚至不惜掩唇而笑。
我突然感觉到这个女孩儿身上散发出一种倔强和善良,就是那种即使受过再大委屈也能直视内心最真实的自己,同时选择原谅。我的心反而在她说了那番话后平静了,“心理学家做过研究,90%以上的孩子在青春期和父母发生激烈纠纷时,都有希望父母在那一刻死去的恶念。这似乎是一段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不能下定义似的去究其对错,我只为不幸的遭遇而同情,这是我能给予不幸的最大尊重。”
女孩儿憨憨地点头,又和我聊起了关于“友情”。“老师你知道吗,我曾经和特别喜欢和一个女同学在一起玩儿,就是那种什么都愿意分她一半,买东西必然会买双份那种。”
“哦,是那种没有边界感的友情?”我忍不住插了一句。
女孩儿又连连点头,“嗯嗯嗯,对对对!她一不理我,我就拿钱买东西讨好她,她只要一不高兴就带头孤立我,再我认识的所有同学那里说我坏话,甚至在厕所上写满辱骂我的话语……那是我最黑暗的一段校园经历,你在新闻里看到的‘校园霸凌’我都几乎经历过一次……”
我正欲说点什么,女孩抢着说道“但我没有告诉家长,因为在他们眼里没有‘霸凌’这个词语的含义,他们只会觉得这是小孩儿之间的‘过家家’一般的幼稚小事,微不足道,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得到来自他们的关怀和安慰……”
时光一下子回到了我上高中那会儿,老友徐和同校一个女生恋爱了。女生也是有一个自己百般讨好的闺蜜,恋爱之前什么都愿意迁就所谓的“姐妹”,买什么都是买“双份儿”,但恋爱后可能注意自己男朋友更多一点,于是让闺蜜产生了危机感和妒忌心里,三番五次说老友徐的坏话,从中作梗,特别是俩人闹了一点小矛盾,更是乘虚而入,挑拨是非。
我尤记得老友徐那么平和中正,温柔儒雅的男子,半夜气得手发抖,最后怒摔手机。我天生是一个好打抱不平的性情中人,哪里容得这样的“贼泼贱”撒野,也不顾老友徐那边如何交差,捡起手机就给他女友闺蜜打过电话去:“我X你祖宗,贱人在那里,说地点,老子发誓要在大足这个地方见你一次弄死你一次,狗日的瞎了你娘的狗眼,胆敢太岁头上动土,瞧瞧你那副尖酸刻薄的穷逼样儿,不知廉耻,歹毒成性……”
“你……”
“你妈你,狗日的贼泼贱,老子再听你挑拨老徐他俩的是非,老子必然要你横死当场,嘴巴撕烂……”
一直骂一直骂,声震如雷,吼到对方完全没法还嘴,也不敢还嘴。
恐怕我的学生些做梦也没想到他们老师骂起脏话来是那么顺畅无比,气势如虹。因为生活阅历让我十分清醒、十分明白,对待至微至陋之人一定要用最原始的方法最为奏效,譬如——暴力和暴戾。
所以我畅快大方告诉女孩儿,谁规定女孩儿不能骂脏话?只要是保护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人一生之中最需要的朋友,绝不是只知道一味朝自己索取,而忽略自己感受,拒绝“牺牲”自己的人。我们身边从不缺乏“理性”的人,在你痛苦不堪,深陷泥沼,仍然不为所动,站在岸边注视着你一点点被吞没而只是喊口号“加油”的人说白了就是“冷漠”,而敢为你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这才是血性之人真真正正的“素养”和“道德”。
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过去的一切都可以忘,唯独不能忘贫贱之交和那股子血气方刚。你走得再远,被人捧得再高,你其实仍然只是你,那个吃一碗饭,穿一身衣的你而已,不要被花花世界的花花绿绿所蒙蔽,一个人一生的水平一定是三十岁之前定型了的,不必觉得地位高低而衡量一个人水平高低,我认识你的时候你是“朱重八”,你当了皇帝难道不再是“朱重八”了?只不过敢那样叫你的人渐渐绝迹了而已!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张口闭口不是钱的问题的人其实心心念念都是钱;张嘴就来素质道德的人满肚子坏水,搬弄是非;偏偏那嬉笑怒骂不讳于人之人,侠肝义胆,说着最狠的话做着最柔的事,披肝沥胆,重情重义,志虑忠纯,思想清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