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物质匮乏,对一些食物,一些零食非常渴望,但求之不得。
比如说,我们那以前住的那条街有一家食杂店。这家店橱窗里面摆了一个玻璃罐,玻璃罐里面装的是牛肉粒,在那个时候,也算是一个奢侈品。我对那个牛肉粒是恋恋不忘。
因为,整个童年可能就吃过1~2次那个味道。那个味道留在了我深刻的记忆里。
直到现在我依然对牛肉牛肉粒有特别浓的情感。经常在网上买牛肉干和牛肉粒。
当然,随着这个需求的不断得到满足,我渐渐的释放了对牛肉粒的执着感。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现在吃再多的牛肉干,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味道了。
而对于吃的其他方面我都比较随意,基本上只要是能吃的就可以了。所各种各样的小吃对于我来说。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诱惑力。
在我们这个吃货的国度里面,我也算是一个太不讲究吃的个体的。
老婆经常说,跟我在一起吃不到好吃的,因为我对那些美食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欲望,想要去吃。很难想象像一个吃货那样子大快朵颐。
我现在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在1岁之前的口欲期基本得到了满足。根据我的父母的描述,我吃奶吃到两三岁,那个时候觉得不好意思了,才没有再吃。
可以说,我在口欲期基本上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满足。所以,我对吃这块也没有特别大的欲望,能吃饱就行。
但是我对金钱就十分的抠门。我大部分时间都像守财奴,不舍得我自己和亲人花钱。
并且我也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严重的便秘,基本上都要靠吃药才能够解决我的大便问题。
现在我分析起来,可能就是因为1-3岁的肛欲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我记得以前是经常控制自己的排便的欲望,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太好玩了,比如说在跟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那个便意来了。我会忽视、阻止便意的流动。
甚至刚开始忽视这个感觉,当这个感觉太强烈的时候,我会用手捶打自己的屁股,直到把便意打消为止。
所以到了后面,就变成是该排便的时候却没有特别大的欲望了。到后面就变得是消化不良,经常性胃口不好。
我还记得有一次大概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闹肚子上课的时候拉稀了,但是又不敢告诉老师,直到下课了,整个班级都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屎臭的味道,连老师也在那边抱怨到底是谁干的?
那个时候我内心羞愧到无地自容,回来又被父亲给数落一顿,所以从此我大便带着一种恨意,一般会一直会克制自己的便意,结果到后面就变成了习惯性便秘。
这也是明显的我对金钱的一些看法,或者说这就是我特别吝啬的一个起源。
我老婆还经常说我一件事就是,当年在谈恋爱的时候我们一起出去吃东西,结果是老婆的姐姐主动去买单,而我依然待在那边巍然不动。
这件事情一直被他拿起来说笑,事实上我对金钱确实是相当的抠门。基本上能不花的就不画。所以我现在也经常上拼多多,尽量的用节省用最节俭的方式过自己最朴素的生活。
可以用存天理灭人欲来形容,我甚至会熄灭自己的很多正常的消费需求,就为了节省一些钱。
只是到了近期,我才慢慢的放松了对金钱的吝啬的那个欲望,我开始买一些学习课程,适度的消费,适度的投资,满足自己对物质和精神的各种合理欲望和需求,让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
而不是用克制消费来收缩自己的欲望。
因为口欲期可以去得到满足的原因,所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也比较好,应该说是相当的亲密。
而跟父亲的关系则可以用恶劣两个字来形容。为什么呢?
因为母亲或者在我的口欲期是满足了我,这就确定了我和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
而你和自己父亲的关系。则是因为在3~6岁的时候,这是所谓的俄狄浦斯时期,恋母情结最敏感的人生初期,没有得到父亲良好的接纳。
而是得到无情的批评否定和指责暴怒的指责,所以,这也导致了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很糟糕。
并且这种糟糕的父子关系。要用很多年的时间,逐步的疗愈自己,才逐步的得到改善。
现在可以说,我因为理解了自己父母的不容易,也逐渐的消除了自己潜意识里面的那些不满足。慢慢的变得没有那么极端,不那么吝啬金钱,也不那么恨自己的父亲的。
我终于了解到,事实上,在父母那个年代(共和国同龄),安全感是匮乏的,吃饱肚子已经占据了他们全部的精力。
他们有没有办法,也没有没有精力,也没有办法去照顾到小孩子的感受,因为他们已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这个时候,要求他们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孩子,那确实是一种奢望。
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讲,一个人必须要学一些心理学,和自己的父母获得最终的和解,并且从自己的父母身上汲取到爱和力量。
然后,凭借爱和力量,纠正自己对吃和金钱的错误看法,改善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因为说到底,我们在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其实就是和自己父母关系的投射。
自己的童年至关重要。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574篇
2020年10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