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80697/314be20928c74c96.jpg)
01
生意不好,换柜台。你别说,还真是。
外部形势严峻,内部业绩下滑,病急乱投医,以至于管理上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这不,公司的绩效考核工具又变了。
与往年的KPI不同,今年改成了PBC,考核的时间段也从半年度改成了年度考核,大有一种想把14薪偷偷摸摸改成13薪的即视感。
但说归说,做归做。哪怕最近被制定绩效目标折磨得够呛,PBC表格后面的后缀已经改到了V8,但公司一声令下,该改还得改。
只是被蹂躏的多了,也忍不住想要认真研究一下,这些听上去高大上的绩效管理工具,到底是怎么回事?
02
先看看有哪些绩效管理工具?
常见的有MBO、BSC、KPI、OKR、PBC、360度评估反馈这六种。从发展的时间线上来看,
MBO最早,是1954年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
BSC是1992年由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提出的。
KPI是1995年提出的一种经典绩效评估方法。
OKR是1999年由英特尔发明的方法,后来推广到甲骨文、谷歌、领英等高科技公司。
PBC是2003年由IBM提出的,是一种个人绩效承诺。
那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呢?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03
第一个绩效工具:MBO目标管理
它的全英文是Management By Objective,简称为MB0。是1954年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来的。核心在于“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因为德鲁克认为,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先确定组织目标,然后进行分解,转化为部门及个人目标,之后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主要操作方式:
先明确组织目标,然后上下级协商明确部门及个人目标,规定时限和任务,评价绩效。
它的核心关键词是员工参与管理、以自我管理为中心、强调自我评价、重视结果
优点: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员工相对自由,可以合理地安排计划和应用自己的工作方法。
缺点:目标设定时可能有一定难度。
04
第二个绩效工具:BSC平衡计分卡
它的英文全称是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哈佛商学院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和考核工具。它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分解为为可衡量的指标的一种绩效管理体系。
主要特点:基于未来组织绩效衡量的方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财务指标衡量模式,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这三个未来驱动因素。
优点:可以反映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强调企业长期规划,便于沟通和协作。
缺点:设定指标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可能会存在指标间的冲突,需要进行权衡。
05
第三个绩效工具:KPI关键绩效指标
它的英文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核心管理原理是“二八法则”。它认为,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存在着“80/2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这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也同样适用,即80%工作任务是由20%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优点:量化目标,便于比较,有利于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实现共赢。
缺点:指标难界定;考核方式机械,缺乏弹性;不是对所有岗位都适用。
06
第四个绩效工具:OKR目标与关键结果法
全称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简称OKR。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葛洛夫(AndyGrove)发明。后在谷歌发扬光大。OKR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公司和团队的“目标”以及明确每个目标达成的可衡量的“关键结果”。它可以在整个组织中共享,公开、透明。
优点:目标明确、能激发员工动力,注重过程管控。
缺点: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如果不仔细制定和跟踪,可能导致目标不明确或偏离方向。
07
第五个绩效工具:PBC个人绩效承诺
全称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简称PBC。是IBM倡导的一种绩效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需要年初每位员工在充分理解公司业绩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PBC,并列举出这一年中要实现的绩效目标、执行方案以及具体行动计划。就好像员工跟公司签定一个一年期的业绩合同,以评定等级作为输出的管理成果。
管控的方式:年初以年度为单位做个人绩效承诺,以季度为单位回头看,年末以年度为单位开展绩效兑现。
优点:目标明确,能够激励员工,强化上下级的沟通,增加协同。
缺点:目标过于具体,可能导致员工之间的不公平,难以应对变化。
08
第六个绩效工具:360度评估反馈
全称是360°Feedback,又称“360度考核法”或“全方位考核法”。是指从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关系的多方主体那里获得被考核者信息,以此对被考核者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评估的过程。
这些信息的来源包括:
上级管理者的自上而下的反馈(上级)。
下属的自下而上的反馈(下属)。
平级同事的反馈(同事)。
企业内部的支持部门和供应部门的反馈(支持者)。
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客户的反馈(服务对象)。
以及来自本人的反馈。
它的考核主要包括工作能力的评价和工作态度的评价。前者考察员工的胜任力和基本能力组合;后者考察员工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优点: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成员参与度,公平感。
缺点:侧重于综合评价,定性评价多,定量少,收集信息花费的时间精力多。
09
整体来说,这六种方法我们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公司都曾经接触过。单单我们公司,短短三年多,就已经尝试了BSC平衡计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和PBC个人绩效承诺三种工具,但每次到绩效考评的时候,大家都是怨声载道。人事部门更是感觉满头包,可见公司做绩效管理的不容易。
俗话说,一家公司要想稳定发展,公司老板就做三件事——定好风向、选好人、分好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现实中,单就是分钱这一项,都常常搞得各大老板焦头烂额。可即便如此,这些不同的绩效管理工具我们还都得去尝试,去用。
说到底,没有哪一种工具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关键是要结合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优中选优,做好绩效管理,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