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公者,桂阳人也,汉文帝时得道。先生早丧所怙,乡中以仁孝闻。宅在郡城东北,出入往来,不避燥湿。至于食物,不惮精粗。先生家贫,常自牧牛,与里中小儿更日为牛郎。先生牧之,牛则徘徊侧近,不驱自归。余小儿牧牛,牛则四散,跨冈越险。诸儿问曰:“尔何术也?”先生曰:“非汝辈所知。”常乘一鹿。先生常与母共食,母曰:“食无鲊,他日可往市买也。”先生于是以箸插饭中,携钱而去。斯须即以鲊至,母食去毕。母曰:“何处买来?”对曰:“便县市也。”母曰:“便县去此百二十里,道途径险。往来遽至,汝欺我也。”欲杖之,先生跪曰:“买鲊之时,见舅在市,与我语云,明日来此。请待舅至,以验虚实。”母遂宽之。明晓,舅果到,云昨见先生便县市买鲊。母即惊骇,方知其神异。
先生曾持一竹杖,时人谓曰:“苏生竹杖固是龙也。”数岁之后,先生洒扫门庭,修饰墙宇。友人曰:“有何邀迎?”答曰:“仙侣当降。”俄顷之间乃见天西北隅紫云氤氲,有数十白鹤飞翔其中,翩翩然降于苏氏之门,皆化为少年,仪形端美,如十八九岁人,怡然轻举。先生敛容逢迎,乃跪白母曰:“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已至,当违色养,即便拜辞。”母子歔欷。母曰:“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兼封一柜留之:“有所缺乏,可以扣柜言之,所须当至,慎勿开也。”言毕即出门,踟蹰顾望,耸身入云。紫云捧足,群鹤翱翔,遂升宵汉而去。
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母疗之,皆以水及橘叶,无不愈者。有所缺乏即扣柜,所须即至。三年之后,母心疑,因即开之,见双白鹤飞去。自后扣之,无复有应。母年百余岁,一旦无疾而终。乡人共葬之如世人之礼。葬后,忽见州东北牛脾山紫云盖上有号哭之声,咸知苏君之神也。郡守乡人皆就山吊慰,但闻哭声,不见其形。郡守乡人苦请相见,空中答曰:“出俗日久,形貌殊凡。若当露见,诚恐惊怪。”固请不已,即出半面,示一手,皆有细毛,异常人也。因请郡守乡人曰:“远劳见慰,途径险阻,可从直路而还,不须回顾。”言毕,即见桥亘岭旁,直至郡城。行次,有一官吏辄回顾,遂失桥所,堕落江滨。乃见一赤龙于脚下宛转而去。
先生哭处有桂竹两枝,无风自扫,其地恒净。三年之后,无复哭声。因见白马常在岭上,遂改牛脾山为白马岭。自后有白鹤来止郡城东北楼上,人或挟弹弹之,鹤以爪攫楼板,似漆书云:“城郭是,人民非,三百甲子一来归,吾是苏君弹何为?”至今修道之人每至甲子日,焚香礼于仙公之故第也。
苏仙公是桂阳人,在汉文帝时得道成仙。先生早年丧父,在乡亲间以仁义孝顺出名。他家在郡城的东北,平时出入往来,不在乎暑热寒湿,吃的东西也不在乎精致还是粗糙。先生家里很穷,经常自己亲身放牛,跟乡里的小孩子轮流值日为放牛郎。先生放牛的时候,牛就在附近徘徊,不用驱赶就会自己回家。其他牛郎放牛,牛就四散逃窜,翻山越岭。牛郎们问先生:“你用的什么办法啊?”先生说:“这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他经常骑一头鹿。
先生曾经跟母亲一起吃饭,母亲说:“菜里没有鲊鱼,你过几天去街上买点。”先生就将筷子插在饭里,带着钱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就带着鲊鱼回来,母亲还在吃饭。母亲问道:“这是从哪里买的?”回答说:“在便县(今湖南永兴县)街上买的。”母亲说:“便县离这有一百二十里,路上多险峻之处。你这么快就走个来回,是在骗我!”就要打他,先生跪下说:“我买鲊鱼的时候,在街上遇到舅舅,跟我说,他明天到这里来。请等舅舅到时,再验证我说的是否属实。”母亲就暂时放过了他。第二天一早,舅舅果然到了,说昨天见到苏仙公在便县街上买鲊鱼。母亲十分吃惊害怕,才知道苏仙公异于常人。
先生曾经拄一竹杖,当时人说:“苏仙公的竹杖就是龙。”几年过后,先生突然打扫庭院,装修屋宇。朋友问:“要接待什么人呢?”回答说:“有神仙朋友降临。”不久就见天西北角紫云翻腾,几十只白鹤在云中飞翔,翩翩降落在苏家门前,都变成了仪容俊美、十八九岁的少年,面色和悦,姿态轻盈。苏仙公郑重地迎接他们,然后跪地对母亲说:“我受上天之命要成神仙,成仙的日子早定了。如今迎接我的仪仗卫队已经到了,再不能俸养母亲大人,这就拜别了。”母子两人哭泣不止。
母亲说:“你走之后,我怎么活下去?”先生说:“明年天下会有大疫,这院中井里的水,屋檐边的橘树,都可以代我养你。用一升井水,一片橘叶,就能治疗一人。”又封了一个柜子留给母亲:“如果缺乏什么东西,只需敲下柜子说出来,缺的东西就会送来,千万不要打开柜子。”说完就出了门,徘徊踌躇了一会儿,跳起身来进入云里。足踩着紫云,身边群鹤翱翔,苏仙公就飞升上天了。
第二年,果然有疾疫,远近之人都来找苏母治病,苏母都给他们井水和橘叶,没有治不好的。苏母凡是缺什么东西,就敲下柜子,缺的东西马上就出现。三年之后,苏母心中十分疑惑,于是打开柜子,只见一对白鹤飞了出去。从此之后再敲柜子,也没有回应了。苏母活了百余岁,一天无疾而终。乡邻们一起按照世俗之礼安葬了她。埋葬后,忽然听见城东北牛脾山的紫云盖上有痛哭之声,都知道是苏仙公在哭。太守和乡民们都去山上慰问他,只听见哭声,看不见人影。太守和乡民们苦苦请求见上苏仙公一面,空中有人回应说:“我离开人世已久,形体容貌都与凡人不一样。如果真的露出形貌相见,很担心大家会吃惊害怕。”大家坚持要见他一面,于是苏仙公露出半脸和一只手,都长有细细的毛发,跟平常人不一样。又对太守乡民们说:“劳烦你们远远地跑来安慰我,这路十分危险,我可以让你们直接从大路回去,但一定不要回头看。”说完,就见一座桥横搭在岭上,直到郡城。走在半路上,有个官员回头看,桥就不见了,人落在江边,只见一条红龙在脚下徘徊着离开了。
苏仙公哭的地方有一棵桂树一棵竹子,没有风却能自我清扫,那地方常常干干净净。三年过后,才听不到哭声了。因为常有白马出现在岭上,大家就将牛脾山改名为白马岭。从此后常有白鹤来停在郡城东北城楼上,有人偶尔拿弹弓打它,白鹤就用爪子抓住楼板,就象用漆写着:“城还是这座城,人却已经不是那些人。三百个甲子(似乎应指天数,即一万八千天)后我才回来一次,我是苏仙公,打我做什么?”直到今天,修道的人每到甲子日,就会在苏仙公的故宅焚香礼拜。
《苏仙公》载于《太平广记》卷十三,“神仙”类。这个苏仙公,人情味很重,不象常见的神仙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