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人员管理,是管理中的头等难事。为什么人员如此难管?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拿着管机器设备的方式,去管具有复杂的思想、情感、意愿的人,看错了对象、用错了方法。对于人际关系,我们先静下心来,回头看看我们的老祖先,是如何阐述的(你会惊讶的发现,人际关系,原来可以如此的美好)。
【原文】
《诗》云:邦畿(ji)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min)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wu)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yi)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a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xun)憟(su)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兮!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解释】
邦畿:都城及其周围
缗蛮:缗蛮,鸟叫声
穆穆:仪态端庄美好
於:语气词
缉:继续,延续
熙:光明;敬:谨慎
有斐君子:有文采的君子
恂(xun)憟(su):谨慎、谨小慎微
前王:文王
【难点】
这一段文字,画面感很强,充满了美妙的生命气息。在曾子洋洋洒洒、诗兴大发的描述中,解释的是人际关系的本源:我们每一个人,你是一个君子,你的目标,就要“追求至善”。
看看曾子打的比方:
都城的百姓,找到都城附近的区域,作为自己的居所,止,待在这里不走了!
鸣叫的黄鸟,找到丘陵的角落,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止,待在这里不走了!
仪态庄重的文王,追求内心光明、外在恭敬。他后代的子孙用贤人、亲亲人,百姓安居乐业、永世不忘文王的道德盛世!
文采斐然的君子,在绿竹猗猗的淇水之滨,庄严优雅,怎么做到呢?两条:一专心研究学问(道学),如切如蹉;二努力提升自我修养(自修),如琢如磨!
【启发】
1、 从上面的描述和所举的例子中,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什么是至善呢?如百姓的居所、小鸟的窝寓。也就是,找到内心深处最舒适的状态,然后,心安于此,无限美好。
2、 具体一些,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内心充满光明,二是对人恭敬礼让,我们的先祖文王,就是我们的表率。
3、 怎么做到呢?不断地追求学问,如切如蹉;不断地提升自己,如琢如磨。这是人一生的功课。终身学习,就是如此!
4、 具体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家就是父子之间,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系原则就是慈爱;作为儿子,对父亲的关系原则就是孝顺。在单位,你是领导,就要用仁心爱护下属;如果你是下属,就要尊敬你的领导。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的原则,就是一个字“信”,讲了,就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讲!
5、 因此,组织中的关系,不要将它复杂化,更不要企图去控制它。对下仁、对上敬、对父孝、对子慈、对外信。确定简单的原则、不断反思是否违反原则,长此以往,人际关系,自是美好,远离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