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祖籍辽宁,父母在上世纪50年代末响应国家号召,居家迁到这个南方城市。才来时老韩还小,现在已经快60了。这些年父母相继离世,家里除老伴外,就一独女。
老韩本是国营厂一名司机,后来厂子倒了老韩成第一批下岗工人。老韩没了生计就在居住小区外租一门脸房,做起卤肉生意,多年摸索下来,老韩的卤肉店也小有名气,不仅解决了一家人吃喝问题,还把女儿大学给供养出来。前年,市里大规模老城改造升级,老韩就在市里最古老也是最现代的长江路找一门店,装修下来,还叫过去的名字:“老韩鲜卤”。
俗话说,一招鲜,吃天下,老韩的店出名,是因为店里的一道菜,叫“大棒连骨”。“老韩鲜卤”除了“大棒连骨”,也卖些卤猪脚,卤猪耳,卤猪尾巴,冬天顺带卖点杂碎汤,羊汤,酒水等。卤猪脚,卤猪耳,卤猪尾巴,包括杂碎汤,羊汤等与别人家大体相似,唯独“大棒连骨”,是老韩的独门一绝。
早年间,老韩给公家开车,天南海北的跑,一次在贵州某地,老韩进店吃饭,顺便点了份卤煮,觉得味道不错,再次来到那家店,还点那卤煮,走时多买了一份带回去让老婆姑娘尝尝,她们吃过都说好。老韩下岗后,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想起那家的卤煮,就想在当地开家鲜卤店。他去贵州,找到那家店说明来意,店老板头摇的象电风扇,一口回绝,老韩无奈,买一份卤煮,带回家仔细研究。从不进厨房的老韩一头扎进厨房,开始琢磨卤煮的配方,猪肉贩子成了熟人,家里的老婆成了怨妇,老韩终有心得。
别人家的肉在锅里加热,煮到肉烂,就会骨肉分离,而“大棒连骨”,肉煮透,也不离骨。汤味不仅入肉,还沁到骨头里,嚼着肉使劲往下扯,肉像皮筋一样,入嘴滑爽,还不塞牙,骨净色白。吃过肉,敲骨吸髓,汤味丝毫不减。单说这汤味,也与众不同,咸里透香,香里透辣,辣里又透爽和滑。逛街累了不想做饭的,就去“老韩鲜卤”吃“大棒连骨”,不仅地道,而且现买现吃,肉从锅里捞出,盛到一不锈钢碟,扯肉烫手,边吃边吹,肉凉喝酒,本来能喝二两,现在能喝半斤。
“老韩鲜卤”一天就煮两锅肉。中午一锅,下午5点又一锅。大家惦记着肉,想吃就排队。按照老韩定下的规矩,到店里吃饭才能买肉,不吃饭单买肉,那得看饭后剩下多少。就算你进店吃饭,也不一定能买到,得看今天客人多人。常有排队久了还买不到肉的人问,“你生意这么好,怎不多煮几锅?”
老韩说不能累自己。
老韩卖肉之余,爱打麻将。“老韩鲜卤”一天就煮两锅肉,剩下的时间完全够打麻将,卖肉不能累着,打麻将也不能累着,一个礼拜,就打一次麻将,时间是固定的。周末,下午两点开始,到晚上十点,八个小时,雷打不动。牌友也是固定的,开五金店的高大麻子,烟酒零售的王二柱,开饭店的老齐。常年累月,时间变,人头不变,现打现结,从不拖欠,打麻将时的吃饭问题,是一家一家轮流坐庄,比方说这周末轮到老韩,老韩就提前在店外贴个通知,说今天只买一锅肉,预购从速。另一锅肉他要人按时给他送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