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看点
不是司马懿!毛泽东最欣赏的军师另有其人

不是司马懿!毛泽东最欣赏的军师另有其人

作者: 熊太行 | 来源:发表于2017-07-11 18:16 被阅读462次

文 / 猫头木有鹰  熊太行


一本《三国演义》,算上追认,共有四个开国皇帝:


曹操、刘备、孙权和司马懿。

这本书的上半本是《人类群星闪耀时》,下半本则是《山中无虎,猴子称王》。

只有政治洞察力最佳的人,才会认认真真地去读《三国演义》的下半部,能欣赏司马懿这样能屈能伸、敢冒险的家伙。

关于三国武将的战斗力,民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黄五马六关张”的说法,日本光荣公司的排行则一直都是吕、张、关排前三。

军师的排名,一直没有定论。

毛泽东没做过军师排行榜,不过我们通过研究他的评价频率和评价高度,可以整理一个他心目中的排名出来。

第七名  一笔带过的荀彧


曹魏重臣荀彧在《军师联盟》里也是很出彩的角色,他跟着曹老板的大魏分公司创业,坐到了合伙人的位置,但却一直认为自己是大汉集团员工,最后在纠结中自杀。

曹操十分倚重荀彧。电视剧里,曹操用“民间夫妻”形容两人的关系。

毛泽东读《南史·王弘传》的时候,看到刘穆之的故事,批注了四个字:略似荀彧。

刘穆之和荀彧的经历类似,他辅佐的主公突然要做称帝的准备了,忠于旧朝的刘穆之万念俱灰,不久便死了。

第六名  和周瑜诸葛并列的贾诩


毛泽东读欧阳修的《为君难论》,看见欧阳修评价秦王乱用新进打了败仗,便列举说:“周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

这是毛泽东罕见地提到贾诩,但把他和这几个人相提并论,可见贾诩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应该比荀彧要高。

《军师联盟》里没有出现贾诩,贾诩许多事迹都跟司马懿合体了,其实曹丕能成为王太子,贾诩的功劳很高。

第五名  钦定的“大军师”刘晔

毛泽东对刘晔的兴趣更浓烈一些。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向干部推荐阅读的《三国志》的四篇传记中,就有一篇《刘晔传》,并给这篇批语:

“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毛泽东还曾在一次点评曹操时说:“曹操打过张鲁以后,应该打四川……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

在光荣的游戏《曹操传》当中,刘晔率领炮车队,打城里的敌人一打一片还带着中毒,是一支非常恐怖的力量。

第四名  郭嘉


毛泽东经常称赞的还有郭嘉。

他要聊起郭嘉,政治局开会都得听他说三国。1959年3月,在郑州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几乎把《郭嘉传》里郭嘉帮曹操出谋划策的故事又讲了一遍。

同一年的4月、5月、7月,他依然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推荐郭嘉。

毛泽东很欣赏郭嘉通过“识人”而谋划出的高明战略部署:一句对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的点评,就帮曹操解除了攻打吕布的后顾之忧。

曹操曾称郭嘉为“奇佐”,但郭嘉早死。

“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郭嘉号)最少。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曹操赤壁兵败之时,感慨郭奉孝死得早不在身边。

毛泽东曾经把郭嘉的传记推荐给林彪,希望他好好保养身体。

第三名  诸葛亮


诸葛亮因为家喻户晓,是毛泽东经常用来勉励同志们的大IP。

在井冈山的时候,毛泽东特别爱说“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他爱说“凑成”,是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发挥力量。

“诸葛亮用兵不厌其诈,我们也来学学孔明”;

毛泽东用“诸葛亮智激黄忠”来阐述宣传鼓动工作的重要性;

毛泽东用诸葛亮汉中屯垦戍边的模式讨论退伍军人安置问题;

毛泽东每每提到民族问题,必说该学当年诸葛亮“七擒七纵”。

有位演员曾经完美扮演过这两人,就是雍正爷唐国强老师

第二名  司马懿:成年后逐渐读懂你的好


毛泽东早期的文稿中,司马懿是作为反面典型出现的,青年毛泽东喜欢华盛顿,到了晚年都说“可以追认他为共产党员”,而司马懿则是跟王莽之类的家伙一起,被当做骗子和流氓列举。

这并不奇怪,毛泽东特别喜欢京剧,他最喜欢老生高庆奎。

京剧里有一出戏叫《红逼宫》,郝寿臣的拿手戏,讲的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闯进曹家朝廷里谋朝篡位的故事。

毛泽东去北京大学做图书馆管理员的几年,郝寿臣和高庆奎搭班,毛泽东后来对司马懿、司马师评价很低,跟京剧里的形象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司马懿在《空城计》里也是反面角色。空城计,诸葛亮弹琴就把司马懿吓跑了。

1947年,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已经开始给司马懿翻案:“蒋介石和胡宗南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面前没有司马懿,只有司马师呦!

司马师在手下背叛的战斗中病情恶化而死,偏偏胡宗南身边的秘书熊向晖是个地下党,胡宗南所有战斗命令,毛泽东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评价司马懿超过老对手蒋介石,确实也是一个进步了。

1949年之后,毛泽东对司马懿的评价越来越正面:

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

司马懿美得想上天

正史《三国志》里,诸葛亮从来没有吓跑过司马懿,反倒是诸葛亮从“隆中对”的时候就错了。

毛泽东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这样的: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这种变化不是看了一本书而产生的。

二十几岁的毛泽东,只能从戏文和史书里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下,容易受人影响;五十岁之后,在政治和军事当中积攒的经验,会支持一个人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司马懿和毛泽东一样,都相信持久战。

年少的时候喜欢诸葛亮那样的白衣少年,年长的时候则可以欣赏司马懿在团队内部的政治智慧了。

《陆逊传》里还有一段,陆逊在饱受质疑时曾经表示:

“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借着上级命令来压手下,按说应该称赞陆逊了,没想到毛泽东看后也批了一句:

“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其实陆逊做这事比司马懿早。

但司马懿是我的心中所好!爱咋咋地!

第一名  曹孟德

今天好多粉丝虽然也迷吴秀波演的司马懿,但一见到于和伟演的曹操,突然意乱情迷。

恭喜你,这不丢人,毛泽东也是。

曹操是毛爷爷最欣赏的军师,他曾经先后32次公开提起曹操。

 名字提起的次数越多,你的思念就越深

大概有人想给我喊“Cut”了。

曹操是军师么?他是个主公啊。

错,这就是对曹操不了解。

曹操是个创业帝王,讨伐董卓的时候,他实力不强,其实是以袁绍军师的角色出现的。

当时愿意让曹操当主公的只有一个诸侯:鲍信

这位鲍师傅眼光很高,每个三国游戏里数值都不错,就是做出曹操伟大的预言之后,出门就被黄巾贼给打死了。

曹操同时是君主、武将、军师,甚至人家还当过刺客。

不过刺杀的不是董卓。《三国志》裴松之注里有记载,他做不良少年的时候,试图刺杀大宦官张让。

这点孙坚、孙策、孙权、刘备都不行。

而且曹操还是一个诗人。

毛泽东年轻时就极为推崇曹操。

他曾在自己的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写道: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尚已。

郭德纲版的曹操,真正的放飞自我

到了解放后,毛泽东更开始呼吁,大张旗鼓地给曹操翻案: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说,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两千年也要翻。”

至于为什么要翻,为什么要50年代末翻,其实也是明明白白。

曹操过去被人诟病就是因为杀害和打击读书人。


毛泽东建议大家少谈曹操对付政敌的手段,强调他统一和民生的功劳,是有全盘考虑的。

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说:

“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下的基础。”

“我以为你想夸我呢?结果说了一堆,还是要夸曹操!”

PS:各朝代主要负责人创业时长:

创业时级别

创业时年纪

统一时年龄

所用时间

西汉 刘邦

村干部

48

55

7

东汉 刘秀

平民

27

42

15

唐 李世民

太原留守助理

1828(玄武门之变)10

明 朱元璋

和尚

254015

魏王曹操

典军校尉

3361(封魏王)28

汉中王刘备

白身

1561(成都称帝)46

吴王孙权

破虏将军

1847(武昌称帝)29

晋司马炎

晋王

2944(结束三国)15

毛泽东曾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1927年秋收起义,毛泽东34岁;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大陆统一,毛泽东58岁。

猫头木有鹰 

熊太行的好基友,大学同系师弟。戏剧与表演爱好者。

 熊太行 

人际关系洞察家,得到 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西游记》深度研究者。前杂志主编。

转载请联系本人获取授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是司马懿!毛泽东最欣赏的军师另有其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ju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