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结识纪广洋先生是在正月十六日的午后,由于先生忙于著作和作协的事务,先前几次约会竟未能够如愿。
我和纪广洋先生是本家,按辈分我应喊他三叔(他在家排行老三)。按他的回忆来说,他四十多年前,就见过我,那时他跟我父亲学过武术,我正是一个襁褓里的婴儿,用婴儿特有的好奇又懵懂的目光打量着练武场上拳脚翻飞的壮汉们。
今年春节后的一天,广洋先生把我邀请进一个文艺气氛很浓的圈子“《鲁艺杂志》联谊群”。或许我骨子里的文艺基因开始起作用,看到群主张建鲁先生的作品和其戎马倥偬的经历即兴赋诗一首,广洋先生对我的习作的赞赏大大激励了我对写作的兴趣。下面是我的处女作诗一首,题目是广洋先生给起的《赏读感怀——读张建鲁其人其作即兴一首》
张弓饮马南疆场,建功立业归故乡。
鲁国大地多好汉,帅气英姿美名扬!
峥嵘岁月英雄梦,投笔从戎赴沙场。
四载风雨铁与血,刀笔钢枪样样强。
杀出中华真气魄,敌人溃败尽胆伤。
忠孝两全心中志,为国只能取一样。
国边贼寇已荡尽,家中二老鬓已霜。
婉拒部队解甲回,立志创业富家乡。
三十余载风雨路,先苦后甜共分享。
各种营生均做遍,哪有军人不敢当!
鲁宝食品香世界,雪中送炭救灾场。
祥通胶带通全球,双管齐下治理方。
践行男儿中华梦,建鲁老师是榜样!
广洋先生对我多年文学艺术的熏陶,竟能让我有了创作的冲动。这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
广洋先生少年时因家贫未能完成学业,然其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佩服。广洋先生的作品被选入清华大学的教科书,其文章被《成语词典》选入例句,其作品被海外华人津津乐道,触动多少海外游子的思乡情怀,其作品文笔清新雅致,擅长小中见大,引起共鸣,催人奋进,引导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阅读的时刻一种幸福感充溢心灵。
正月十六,下午我与广洋先生约在光府河桥头见面,临赴约之前,我与广洋先生通了电话。以文会友,何其快哉。
光府河东边一个大排档,我们见了面,广洋先生身材虽不魁梧,但站如松,行如风,眉宇间既有多年行走江湖之从容洒脱又有文人雅士清新雅致之风骨,“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简单的寒暄,落座后,两杯浓郁醇香的陈年老酒下肚。四十年来家乡的点滴从先生口中娓娓道来。一幅家国春秋的画面在我心中升起,对广洋先生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广洋先生给我背诵了老家家庙门柱上的楹联:
梵宫构仁里龙啣宝盖万丈祥光迎朝彩,
神明临福地凤吐流苏千层瑞烟带晚霞。
再三嘱咐我一定要背诵下来,传承下去……
酒至半酣,意犹未尽,恰到好处,我与广洋先生谈论诗文,请教先生对文学艺术的懵懂困厄之处,先生寥寥数语,令我茅塞顿开,我又即兴一首:《与叔父广洋论诗有感》
夕阳金辉济州耀,约友论诗光府桥。
春寒料峭心里暖,亦师亦友乐淘淘。
诗经乐府和离骚,诸子百家均论道。
推敲诗篇论文稿,心情澎湃赞师高。
前几天拜读了广洋先生的几篇绝句小说,又欣然得知先生是绝句小说的创始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赋诗一首:
赠绝句小说创始人纪广洋
绝句小说堪称绝,妙笔生花志趣多。
传播社会正能量,讴歌时代新楷模。
情节曲折事物奇,邪不压正正气歌。
广洋老师开山祖,歌唱美好新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