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作者: 孟令爱 | 来源:发表于2020-10-24 12:12 被阅读0次

  王乐川

      读《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见了不一样景致。一个是文中“我”——若瑟夫的视角,另一个是作者莫泊桑的视角,还有阅读者的视角。若瑟夫和莫泊桑的关系就像《苏菲的世界》中的苏菲和席勒的爸爸一样,当然还有作者贾德。前者的表现不但受到后者控制的,也承载着后者的意图。阅读者需要看得见文中的角色,文后的作者,基于共同的人性,通过体会理解文本,实现与文中人文后人的对话。

  一、文中的“我”——若瑟夫的看见

      若瑟夫看到了自己家的贫穷

      若瑟夫是家中的小儿子,他还有两个姐姐,“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日用品也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裙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来价钱上计较半天”,若瑟夫看到了家里的贫穷,更看到了家庭贫穷带来的精神痛苦——大姐,二姐年龄大了,但是却嫁不出去。

      若瑟夫看到了父母对待叔叔于勒的态度变化。

      当叔叔写信说自己赚到了钱,希望可以给我父母赔偿时,父母视于勒为全家的希望,认为叔叔于勒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当在轮船上偶遇落魄的、衣衫褴褛的于勒时,他们气急败坏地说于勒是个贼,是个流氓,又来拖累他们了。若瑟夫亲眼看到,自己父母对于勒前后态度的极大转变。也看到了于勒经济状况的变化,是父母态度变化的原因。

      若瑟夫看见了叔叔于勒。

      这个看见分为虚和实两部分。

      耳听于勒叔叔年轻时的不务正业,父亲收到信之后对于勒的期盼属于虚写。

    轮船上偶遇落魄的于勒叔叔,这时候是实写,“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二、作者莫泊桑的看见

      莫泊桑看到了小若瑟夫对于亲叔叔于勒的心疼,并果断给予了帮助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莫泊桑看到了小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的不同。一是人性的善良,一是物质对人性的扭曲。

      菲利普夫妇在文章中对叔叔于勒的前后态度的转变很明显,在于勒有钱时说他是个好人,在他没钱时说他是个无赖,这之间态度的转变是为什么?是钱,是能给予他们更好生活的钱。菲利普夫妇态度的改变,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的扭曲,这是丑。若瑟夫的善举,体现了人性的美。

      小孩子拥有的善,贫穷的成年人却没有,为什么呢?贫困的生活扭曲了人性的美好,莫泊桑看到了物质对人性的影响,也看到了社会底层人在贫穷生活中的挣扎。

三、我的看见

    通过小若瑟夫的善良,我看见了莫泊桑的善恶观——人之初,性本善。

    通过小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的对比,我看到了莫泊桑的矛盾:一边批评,一边同情。批评他们金钱高于亲情的价值观,同情他们深受贫困生活的折磨。

    或许生活本身就是矛盾的。

      在充满矛盾的生活中,保持本心,保持生命本真的善,是否就是作者在看清楚生活和人性之后的选择呢?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

  • 看见?看见!

    喜欢柴静是从高二那年,看过一篇关于她的传记,从夜色温柔那个“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开始,直到非典,到《看见》,到“穹...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我说,也不知道为...

  • 《看见》看见

    这又是一本搁在书架上两年的“老窑”。之前也好几次的翻开过,但就是读不下去。只读了一段开头,迄今为止我都十分喜欢这段...

  • 看见《看见》

    粗读《看见》,深思于关心人的新闻,感动于跳动着的活着,恐惧于真实的万钧之力,惋惜于灰头土脸的山西,沉默于边缘和创伤...

  • 看见《看见》

    总喜欢围围巾,齐肩短发,大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很沉静,没有什么...

  • 看见《看见》

    或许柴静的《看见》大家几乎都听过,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看过,而我也是在一直对自己说:要找时间看一下这本书。但...

  • 看见《看见》

    上个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刘心武将《金瓶梅》和《红楼梦》一块提起,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有所借鉴,还说《金瓶梅》的...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看见《看见》

    断断续续,终于把柴静的《看见》看完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上的百态人生和柴静的心路历程。如同一面镜子,在看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mi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