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凭借。只有深入地理解教材、精准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我们的课堂才会灵光闪现、新意不断,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名师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并不在于他们使用了多么精美的课件、采用了多么精妙的教学手段,而在于他们对教材有着属于自己独到的解读。
策略一:自主纯净地读,在不断追问中有所发现
自主纯净地读,就是要静下心来,潜心阅读,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不掺杂外界的任何因素。我们要沉下心来读,一字不漏地读,不参考任何资料,不受别人思想的影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当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后,再去看别人对教材的解读,阅读相关的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我们的教材解读就会张扬个性,充满新意。
策略二:反复比较着读,在辨析品评中有所领悟
解读文本需要多读、细读,比较着读。读的时候要做到“细”“全”“多”。
所谓“细”,是指读的时候要注意咬文嚼字,不要错过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不要平调唱读。所谓“全”,是指读的时候力求将字句读完整,做到不丢、不漏、不增、不减,特别是每个句子都要读完整,不要读成了“半拉子”。所谓“多”,是指要反复多次读,一遍遍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朗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我们就能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比较,这样就会有所发现。
策略三:联系课后题读,在揣摩中发现编者意图
每一个单元前面的导读,后面的语文园地,无不饱含着编者的心血;每一篇文章后面的生字与练习题的设计,也无不体现编者的编排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编者对话,就是要细细品味单元导读、语文园地、课后习题中蕴含的编者的思想和期望。解读文本时,我们要从单元导读和语文园地中获取有效信息,整体把握一组课文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我们要紧扣课后习题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其教学的风向标的作用,准确定位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精准地解读每一篇文本。
策略四:从儿童视角读,在角色换位中了解学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情。只有充分关注学情,从儿童的视角去审视文本,我们的解读才会更有针对性。只有这样的解读,才能在课堂上避免两张皮的尴尬境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清楚, 同样的事物,在孩子眼中出现的景象会与我们教师所看到的景象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去解读文本,读到他们喜欢的、能够接受的内容。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这样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策略五:用专业眼光读,在研读中聚焦语言运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我们的心中应装着语文课程标准,谨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关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运用是课文课程独有的任务、责任。文本既有传播思想信息的作用,又有承载表达形式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当关注表达形式这一核心价值。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必须从了解“写了什么”走向领会“怎么样写的”,必须从语用的角度解读文本,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鲜活的话语世界, 并能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自如。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我们就能发现孩子们的心声;从语文的角度审视,我们就能抓住语言表达的秘妙。两者相融合,课堂上学生不再沉默了,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
总而言之,文本解读必须从读者走向教者,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从语义走向语用,看到语言表达的秘妙所在;从教师走向学生,从儿童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并切入课堂。这样,才能演绎最精彩的语文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