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的我们》哭了一大片人,我也哭了好久,因为林爸爸的一封信。
与其说是那封信让我痛哭流涕,倒不如说是我在林见清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直到后来,也没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的父母,我们又何尝不是学不会爱的林见清?
I
买得再多,不如回家一次
小时候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来要给爸妈买大房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长大以后,我们依然坚信,只要给父母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这份养育之恩最大的回报,却始终不知道他们真正要的是什么。
这一路走来,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林见清,只不过我们都不肯承认罢了。
直到看见林爸爸趴在桌子上,一字一句艰难地用笔写出那封信,我们哭得稀里哗啦,看见了自己父母如林爸爸老去得这般迅速,也看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林见清。
林爸爸每年过年都会给林见清做一屉粘豆包,知道他北漂生活不易,经常打电话过去问好,就怕他吃不饱睡不好,骗他说自己过得很好。
林爸爸其实并不奢望林见清能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他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过得踏实、快乐。
林见清拼搏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想要的是什么,给林爸爸买了一个液晶电视,却没有教会他使用,还不如以前的破彩电。
买了房想接父亲到北京一起住,却不理解父亲的真正感受,为自己的孝与父亲大吵一架。
林见清对于父亲的爱只停留在买买买,直到林爸爸过世,他也没有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亲。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总以为只要拼了命地赚钱,给父母买按摩仪、洗脚桶、新衣服等等东西他们就会很开心,自己也就尽了孝道。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买的东西再贵也都不及你回一次家,陪一下他们。
其实父母为了你拼搏一生,并不奢望得到多好的回报,只是希望你能过得更好,有空就回家看看。
说真的,你买的那些东西花的钱比起他们在你身上花的钱,连零头都算不上。
如果你天真以为花钱就能弥补一段亲情,尽自己的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的陪伴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孝道。
为了心爱的人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可怎么到了父母这里就不行了呢?
II
幸福不需要很多钱
十几年前刘若英在歌里唱“而又是为什么,人年少时,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
直到后来,我依旧在让深爱着我的父母受伤,也没学会如何去爱他们。
以前我总是嫌弃爸妈的唠叨,即使放了假宁愿待在学校吃外卖也不愿回家吃饭,从来舍不得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总以为来日方长,等我赚了大钱再来报答他们。
后来毕业参加工作,他们说想我,要我常回家看看,而我总说自己忙没时间,只是给他们买这买那,以表自己心中所谓的孝,却始终不愿意回一趟家陪一下他们。
直到在外受苦了,才想起那个呵护我长大的港湾,也才明白吃什么都是家里好,那些外卖哪里比得上家里热腾腾的饭菜。
我一直觉得幸福需要很多的钱,拼了命地赚钱就是回报他们的唯一方式,不曾想他们仅仅是需要我的陪伴。
无论贫穷富贵,只要有子女在身边陪伴他们就会感觉到幸福。
我们不愿承认却都在心里认为孝最大的关键在于钱,其实最关键的是人。
也许真的就像林爸爸所说:“这些可能都得等你们老了,才能体会得到。”
分手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可是当我们失去了父母,就算学会了如何去爱他们,也再没有第二对父母让我们去爱了。
III
别让遗憾与父母有关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那些我们以为很牢靠的事情,可能转瞬即逝,一眨眼间就来不及了。
我们总以为父母能等下去,等我们事业有成,等我们有车有房,等我们荣归故里,殊不知时间不会等人,他们到头来等到的却是满心遗憾。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我们这一生的必修课,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就是第一堂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堂课,可往往我们都以挂科告终。
我在心里无数次责备着林见清,也同时是在斥责自己为何总是学不会爱自己的父母。
想起筷子兄弟的《父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在向父母索取时不曾说句谢谢你,总以为理所应当,等到他们老去,才想起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可等到那时,即使你用尽自己一切也不可能换回他们岁月长留。
时光不可能会慢下来,转眼间他们就可能只剩下满脸的皱纹和白发,所以你一定要赶在他们老去之前,学会真正地爱他们。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父母亦是如此,你的一次回家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过年。
我不希望你兜兜转转到头来父母成了你最大的遗憾,没有学会爱他们成了你最大的悲哀。
不负此生很难,但你千万不要辜负自己的父母,不要让他们等没了时间,自己等来了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