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产品分析|蜗牛读书APP

产品分析|蜗牛读书APP

作者: lisawlc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15:34 被阅读0次

    一、蜗牛读书产品调研分析

    在这个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风口元年中,形成了一批渴求优质内容想要快速获取知识的焦虑的知识阶层。他们为了追赶急遽变化的时代步伐,需要不断地获取知识学习、内化、进而变现。乘着2016年“知识付费”的春风,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为文字,音频,视频等有价值的内容付费。

    层出不穷的知识类产品中,移动读书类产品,因其便利、碎片化等多场景适用,广受普通大众的青睐。仿佛一夜之间,各种读书产品遍地开花,如朋友圈里不断刷屏的微信读书的赠书活动,读书类的公众号,大咖讲书栏目等。

    2017年的2月,网易推出了蜗牛读书APP。继承了网易喜好在垂直领域里深挖的基因,蜗牛读书的产品定位是向热爱阅读的用户提供经典书籍的沉浸式深度阅读,及与专业的领读人一起打造立体化的精读社区。区别于其他同类读书产品,阅读是以休闲娱乐、打发碎片时间等目的,蜗牛读书主攻的是深度阅读,犹如它的slogan所宣称的,“不疾而速,与你共读”。

    1. 产品简介

    作为一款移动读书类产品,选书、读书、笔记、书评是四个基本型需求。蜗牛读书结合自身的定位“经典书籍深度阅读”,深耕阅读和选书模块,形成独树一帜的核心优势。

    【每天免费读书一小时】

    从商业模式来看,区别于其他主流的同类产品“按单本书付费”方式,蜗牛读书是按时长付费。用户在1小时内可以免费阅读全平台的书籍。如果还想继续阅读,可按日、周、月、年方式付费。其按阅读时长付费的模式,是将内容消费转化为时间消费。其优点是试错成本低。相比于试读(一般提供前言和目录)的方式,用户可以在1小时内可以阅读更多的内容,从而降低买错书的风险。

    从用户角度来看,1小时的限时方式,会提高用户阅读的紧迫感,但缺点是有可能会造成阅读焦虑感。极光大数据iAPP的数据显示,目前几款主流移动阅读,用户每日的使用时长都没超过1小时。蜗牛读书的1小时免费阅读让用户在平台上多停留,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留存和盈利机会。

    【领读人】的方式帮助用户选书

    领读人,即入驻在平台的读书大人。他们撰写优质书评,制作书单,推荐好书。优点是对于想读书但选书经验匮乏的小白用户来说,直接拿来就用,节省选书时间

    在“领读”上,用户和读书达人通过书评形成互动交流的精读社区,有助于提升用户的阅读积极性

    在产品冷启动期,自带KOL效应的读书达人提升社区的生态格调

    【精品书单】突破传统分类维度,采取多维度分类标准,即一本书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分类当中。这种模糊分类的方法,拓展了读书场景和用户思维,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书的内容

    极简【书桌】的设计,体现了产品的“克制“思维,让读者的关注点只停留在阅读的本质上,即书(最近读的书),而尽可能多地摒弃干扰阅读的功能和信息。

    2. 用户、场景、需求分析

    基于蜗牛读书的定位和基调,我认为这款产品用户有三类,分别是小白型阅读用户,成熟型阅读用户,领读人(读书达人)。无论是小白型还是成熟型阅读用户,我认为蜗牛读书群的主流用户与得到APP的核心用户群有一定的相似,即共同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自我提升。当然,阅读用户群中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休闲娱乐打发时间等目的。

    根据易观2017年移动阅读用户数据分析,发现近80%的阅读人群都是30岁以下,说明还有一部分在年龄上更成熟的用户群体未被开发。而这批在年龄上更加成熟的用户或许是喜爱沉浸式深度阅读,他们的阅读场景和需求,值得深挖。

    典型用户

    3. 产品逻辑分析

    3.1 业务逻辑

    蜗牛读书的业务逻辑,主要是围绕“选书”,“阅读”,”记笔记“,写书评”四个环节,通过“书评”将阅读用户和领读人用户之间形成闭环。

    业务逻辑图

    3.2 关键页面-“书桌”

    蜗牛读书的一大卖点是推崇的极简概念“书桌”。用户打开APP,书桌默认显示的是,最近读的书。除了书的封面和阅读进度,其他的功能和信息都隐藏起来。页面上故意留下的大片空白,减少让用户注意力分散的方式,让用户自然地聚焦到书本,进而开始进入阅读。

    【书桌】页面

    3.3 关键业务流程-“选书”

    用户的四个关键任务“选书”,“阅读”,”记笔记“,写书评”,选书的流程最为复杂。下图是我梳理的用户选书流程。从中可以发现,用户选书可通过,领读人的推荐书单,分类中的搜索和浏览,来选择阅读的书,以此满足不同阅读人群的选书需求。

    用户选书流程

    4. 从数据看产品表现

    从排名、下载量和用户反馈三个维度的数据分析得出:

    坚持走精品阅读路线的蜗牛读书,从今年2月上线至今的5个月间的排名和用户点评可以看出,蜗牛读书的定位和基调已经获得早期用户的好评。

    从下载量结合产品迭代路径,在没有大规模推广下,下载量一直稳步上升,可以看出现阶段,蜗牛读书还出于探索试错期。核心功能极简书桌,领读人推荐好书的方式,按阅读时长付费的模式已获得一批用户的认可。关于未来,蜗牛读书在深度阅读的垂直领域,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APP实时排名 (酷传-IOS端)  APP 30天排名趋势(酷传-IOS端) �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网易蜗牛读书获得APP Store的首页推荐;且在此之后,五一之前再次入选APPstore的4月最佳APP 用户评分 (酷传-IOS端) 下载总量 (酷传-Android端) 日下载量 (酷传-Android端) 

    二、竞品分析

    提到蜗牛读书,很多人会想到今年年初因为赠书活动而红暴一时的微信读书。的确,两款产品在用户上重叠度高,功能相似。现在我将对微信读书和蜗牛读书,从相同点Vs不同点,关键功能的对比,关键流程的梳理,这三个维度来做竞品分析,希望借由相对成熟的微信读书的发展路径,为蜗牛读书今后的迭代方向找到一些思路。

    由此可以发现,这两款同为阅读类产品在产品定位,商业模式, 功能设计及服务的目标用户上存在差异。

    产品定位:微信的定位在于阅读+社交,“和好友发现优质好书”,“和好友/书友交流阅读感想”,“与好友比拼读书排行”;蜗牛读书专注在打磨一款出色的阅读工具,提升用户的选书效率和深度阅读体验,为读者用户提供经典书籍的沉浸式阅读。

    商业模式:微信读书按书籍付费;蜗牛读书按阅读时长付费。免费试读的模式也有差异,微信读书提供200~300页的试读,蜗牛读书提供每天1小时免费阅读,并形成独有卖点。

    相应的在功能设计上,微信读书更强调的是社交状态(如,发现朋友在读什么书,阅读排名等),而蜗牛读书的关注点是让用户尽快进入阅读状态(如,极简书桌,由专业的领读人推荐书)

    两款产品面向的目标用户:微信主攻的是泛阅读大众人群,碎片时间的休闲娱乐是主要场景。蜗牛的主流用户是热爱读书,有相对固定的阅读习惯,目标明晰,喜欢深度阅读的成熟阅读人群

    相同点Vs不同点

    相同点Vsv不同点 微信读书业务逻辑图

    关键功能差异:书桌Vs书架

    蜗牛读书的书桌页面 蜗牛读书的【书桌】Vs 微信读书的【书架】

    微信读书的关键业务流程:"选书"

    【选书】流程

    三、蜗牛读书未来的迭代思路

    1. 商业模式

    按时长付费的商业模式,我认为还是值得再推敲。在我体验蜗牛读书的一周里,如果每天只有1小时免费阅读,会让我产生紧迫感而主动阅读。当我购买了1周时间后,对阅读不再急迫。然而我花钱购买的时间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流逝,对于用户来说,可能产生不值得的心理状态。

    2. 功能优化的建议

    书籍详情页面的“猜你喜欢”,“推荐书评”,大多也书籍相关性不大。建议还是应该先丰富优质的书评,并优化推荐书籍的算法

    1小时免费阅读的倒计时,在阅读时,时刻提醒着,反而增加了用户的焦虑感。建议,阅读时,将倒计时隐藏,点击屏幕时再显示

    Bug修复,阅读体验优化,建议参照微信读书

    3. 迭代方向的一些思路:

    蜗牛读书的经典书籍的深度阅读体验是区别于其他读书类APP的核心优势。在书籍的选择上,阅读体验的提升上,还是精读社区的营造上,我认为,今后的迭代还是应该深挖以上3个维度。

    参照微信读书的迭代路径和关键功能的竞品分析,我认为蜗牛读书在产品功能上可以参考的迭代方向有以下四个方面。

    领读人的音频讲书:音频可以适应更多的场景,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比如洗澡,搭车,做家务等不适合屏幕阅读的情境。在功能实现上,建议参考得到APP的电子书解读版配上音频,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收获一本书的精华,对没时间阅读但想学习知识的用户是多一种选择。

    主题式阅读专栏:由领读人或专业大咖,以框架式学习知识方式,制作书单。比如想学习理财投资的小白用户,可以参照达人给出的书单,按计划开始阅读学习。

    增加我的阅读清单:用户可以制作我的书单,并进而分享。

    打造精读社区:平衡PGC+UGC产生的书评,在社区里产生优质内容,营造热爱读书人士喜爱的精益社区氛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分析|蜗牛读书APP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wg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