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一定不能忽略这一点……
/01/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天,都在和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有我们的亲人、爱人、朋友,以及生命中那些不期而遇的陌生人。而人与人之间较为深度的交往自然离不开相互了解这块基石。
我们应当如何去了解一个人?
张爱玲曾说,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也就是说,一个人秉性的形成和他过去的经历不可分割。
我十分认同这个观点: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和你爱过的人。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后天的发展和经历是生命不同阶段对我们最大的宽厚,它让我们丰富博达,走得更远,看似影响最为深远。
但是事实上,一个人的心性最容易被塑造和影响的阶段恰恰不是我们看上去让人日趋成熟的青春期和岁月不断在我们身上加注阅历的成年时期。当一个人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他的人格才是真正被塑造、被影响的黄金时期。
/ 02 /
暑期里,我曾经给一群平均年龄为九岁的孩子上课,一天8个小时全程目睹他们上课、课外活动以及各类创作。这些孩子里面有的禀赋颇高,却不被重视;有的在家长对成绩的盲目迷信中丧失学习兴趣;那些资质平平的,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如何在其他方向引导他们;少数出类拔萃的学生则往往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家长。
其中一堂英语课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那堂课的主题是家庭,老师让小朋友们各自介绍爸爸妈妈的爱好。一个孩子高高的举起了手,对着老师说,我的爸爸最爱吃,最爱打王者荣耀,座下哄堂大笑。
这个孩子是班里有天赋的极少数,也是不受重视的极少数。我问他为什么总是每天第一个来。他和我说爸爸妈妈每天忙着上班,自己平时常常一个人在家。惟一见到他爸爸本人来接她那一次,他爸爸拖着拖鞋,大腹便便地在很远的地方等他。我联想到他上课的回答,不禁莞尔。
班上前期还有一个我所见过的最为无奈感伤的孩子。他十分地聪明活跃,却从来不懂得把这些用在对的地方。从散漫无礼到无视规则、吵嘴打架,他几乎没有一个系统正确的是非观念。
我过了很久才惊觉他的父母是名校出身的研究生,和我想象的坏孩子该有的父母截然相反,而他父母教育的宗旨却是老子的“无为”之道,放任其天性。一阵“伤仲永”式的悲凉一下子浸没了我。
/ 03 /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岁看老。一个人童年时期表现出来的性情、才能是最直接的天性和天赋的表现。这些童年时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他们还未经事实之下呈现出来的先天性情趋向,也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我相信人生来是具有天性的,但这个天性绝对不会占到百分之一百。因为在一个孩子出生之后的岁月里,他将不断受到周围的环境、人事和信息带给他的影响。在他们还未涉世之际,这些孩提时期的影响是他们尚且还空白的人格里最直接的填充。他们的是非观念,品行习惯、思虑方式都在这个时期初见雏形。
但是成人很多时候难以真正看到这一点,难以看到童年时期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毕淑敏发出这样的质疑:面对着一个孩子,成人世界有什么力量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沁入思维的草地,从此染绿他一生的春秋?
“精神分析派”的师长甚至不无悲观地说,每个人的一生将要上演的脚本都已经在我们六岁前的经历中秘密写定。如此说来,谁能改变一个孩子的童年体验,谁就能改变他眼中的世界和他人生的蓝图。
想起以前看到过一则挺有感触的小故事:
6岁的儿子指着摊位上的车厘子,央求父亲买给他吃。这个父亲毫不犹豫地买了。当时家里很穷,一袋的车厘子的价钱是家里一天的生活费。母亲开始责怪父亲盲目的慷慨。
父亲说,我买给他吃是为了让他知道车厘子是什么味道,以后他看到别人吃的时候就不会作出难看的馋相;而且我告诉儿子,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才更有资格获得更好的东西,更好的生活,爸爸还不够努力,希望他能够。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现实的结局是什么,但是那个孩子得到的肯定不光光是食物的滋味,更是受用终身的体验。而这些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从小的经历会伴随在他们潜意识的深处,影响他们今后的言行品格以及心性习惯。
所以,有时候了解一个人称不上最直接,但十分有效的方式便是了解他的童年。他在怎样一个环境中,和什么样的人一起成长,他的童年经历了哪些终身不忘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将部分融入他的人格,长达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