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海拔》VS《走进空气稀薄地带》

作者: 子曰无言 | 来源:发表于2016-01-19 16:23 被阅读2917次

    电影《绝命海拔》讲述了1996年珠峰那场十分惨烈的山难。原著叫《走进空气稀薄地带》。看完电影后读了原著,发现原著远远比电影精彩太多太多,信息容量也远比电影多很多。

    如果说电影让你尽享视觉盛宴,用眼睛登上峰顶,原著则不只会让你有如切身体验攀登的感觉,还会引发一系列有关人性的哲学思考,从而让阅读有了深度。

    《绝命海拔》故事性并不强,没有让人特别印象深刻的人物、情节或场景。对攀登过程所经历的险和难以及山难本身带来的震撼都体现不足,有种迷迷糊糊儿就到顶了的感觉。风景特写有但并不过瘾。罗比临死前跟妻子通电话的煽情戏份量却有点太重,但实际上我想对于那些不能亲自去攀登传说中的珠穆玛峰的大多数人或登山爱好者来说,他们更想看的是关于登山而不是这个。

    原著作者乔恩·克拉考尔参加了罗比的的登山探险队,成功登上山顶,亲身经历了那场山难。加之事后对其它同样经历了整个过程的多位登山者进行了采访,得以非常完整、多视角、形象、准确的将整个登山路线、地形十分清晰真实的呈现给读者:著名的希拉里台阶、南坳的像机关枪一样嗒嗒嗒打在帐篷上的风、令人毛骨悚然的的孔布冰瀑、和随时会崩落的要命的冰塔等等,让无法登上珠峰的人也能够有机会体会到攀登珠峰的险峻,领略8000米高度以上的风景,还有缺氧环境下的攀登对人身体、意志力、技巧乃至人性的考验。其间,作者还插叙了珠峰的攀登历史,展现了珠峰对人类的巨大吸引和人们对珠峰长久不衰的追捧。非但如此,作者极其细腻的描写了在极限环境下人的身体、生理感受和细致入微的心理变化,你会看到凶险的高山肺气肿、巨烈的头痛等如何折磨着那些无畏的登山者甚至夺去他们的生命。你会跟着那些文字一起,体验到极限攀登,并试着去理解攀登者,或者倾听自己内心对攀登的见解。

    《走进空气稀薄地带》也没有止步于攀登本身。它深入一层,但并非刻意的使你陷入思考众多更深层次有意义的问题。

    在极端环境下,在身体和意志力的极限考验面前,是救助同样面临生命威胁的队友还是自保。这种矛盾或纠结对攀登珠峰的人来说可能都会遇到。同样在1996年的这次山难中也很突出。电影没有把这种矛盾做足够的诠释,但在原著中作者用中立的态度描述了这一矛盾,没有给出答案,但我想这根本没有答案,只有每个人在当时的选择。而无论选择什么,也都没有对错。虽然,这是一种关乎生死的选择。

    道格耗尽体力登上了峰顶,但已无力下山,氧气也已经用光,在长达十个小时的时间里,罗布始终与道格在一起,在那种极为少见的暴风雪的恶劣天气下,始终对道格不离不弃,这期间罗布绝对有太多一个人下山获得生的机会,他的朋友盖伊也曾通过无线电请求他一个人下山,但是他没有。这种用生命相陪的不离不弃感人至深。在阅读这一章时,我曾数次停下来读不下去,我多么希望罗布能够下山!

    当罗布努力想把道格带下山时,在南坳饱受缺氧症折磨的南迪遇到江布,出500美金请求他把救命的氧气瓶带给始终不肯放弃道格的罗布。江布拒绝了,因为他要照顾他的队员,他有自己的责任。看到这里,心是多么的痛啊!江布的YES和NO之间,是罗布和道格两条生命的希望啊!但是,仍然,我们无法谴责江布的选择。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如果不顾自己的责任去送氧气瓶,会不会有其它后果。

    根据作者后来的采访,安迪最终决定去给罗布送氧气瓶。这种生死相助的友谊另人羡慕、震撼和萧然起敬,它早已无法用对与错,应该与否来评论。

    本可以两生一死的结局,却最终变成三死的悲剧。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或许的确应该放弃一些似乎应该的标准或理念。但也或许,我们只能唏嘘,无权评论。

    但是否真的就如日本的重川英介所说“在8000米以上的山峰,人是无法顾及道德的”不!有一些冷漠行为的确应该受到谴责。比如,日本队的重川英介和花田博志,他们在遇到奄奄一息的拉达克人时,为了攀登顶峰,而非为了保命!非但没有伸出援手,甚至因为并不认识他们而没有给他们氧气或哪怕一点水。我认为这应该毫无疑问受到谴责。因为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

    登上珠峰的意义真的比生命更重要吗?不!登上峰顶的荣耀,任何时候也无法弥补对生命冷漠的罪恶。大自然之力永无止境,而人却有。我们以有限而挑战无限,永不会赢。人类实在一直只是在了解顺应和利用自然而已,而非挑战和战胜,即使你登上珠峰,但它早就已在那里,你又怎能说是征服。

    1953年,对于人类首次登上珠峰顶的丹增和希拉里来说,无疑他们是值得人尊敬的。他们以超强的毅力,探索未知并最终成功,这种探险精神令人起敬。但随着攀登行为的商业化,使很多并没有多少攀登经验和技巧的一般人在别人的帮助下登上峰顶。攀登的意义已经变味,它很难再说是一种探险精神,珠峰成为有钱人的游乐场和炫耀的资本。它也破坏了珠峰的宁静,给高山带来难以清除的垃圾。过多的登山者也造成线路拥堵,使风险因素人为增加。若山有灵,或者,它的确有资格在合适的时候发威,给那些执意的侵入者一些教训。而那些决意要攀登的人们,他们明知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却仍一意孤行,那么,他们在决定攀登的那一刻就应该接受了死亡,或许他们本也已放弃了被救助的希望。探险精神的确使社会进步,而攀登珠峰过度商业化只带来生态环境破坏和因挽救生命而消耗巨大的公共资源,比如为了救贝克而不得不动用直升飞机并迫使他人冒着生命风险。

    人的欲望和自以为是往往会战胜理智,并在某个时刻带来一连串的后果。罗布可能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并为了潜在的商业目的说服中途欲返回的道格,并在明知返程时间已经错过仍然等待道格一起登上峰顶。他忽略自己所定下的下山时间,也违背了自己的信条“活着下山才是目的”。而他对道格的不离不弃,可能也因为心存谦疚。

    斯科特也很可能因为出于商业目的,而特别希望身为网络记者可能因登顶带来更多关注的桑迪登上山顶,因此江布才将她用短绳和自己连在一起,而这种危险又消耗体力的作法,导致登顶时间的延误,也可能间接造成了江布没有足够的体力去救助斯科特,造成斯科特的死亡。

    而自负的俄罗斯向导阿纳托列,他未能恪守向导所应遵循的一些规则,因而使斯科特不得不担当起本应由他所负的一些责任而消耗了大量体力。他不顾客户先行下山,在灾难来临时把救助的重担压在江布和斯科特身上,有着明星脸的斯科特最终死亡。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难免对阿纳托列心生责备。不过我们很难就此给他下结论。因为在次日凌晨,他勇敢的不顾一切冒着暴风雪去搜救他的队友,并成功救下多人,展现出了他英雄的另一面。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当铭记悲剧之后的弥补远不如避免悲剧。

    回头看这些事件,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无数次的想假如这样,假如那样,但残酷的是,已经发生的一切都无法重来,生命也无法重来。

    所有这些故事,(但其实这是事实)以及背后的内因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是两个小时的电影无法全面展现的,去读原著吧,还有很多很多情节我并未涉及,你总会不由自主跟着作者的文字停下来,陷入沉思,享受到阅读给人带来的乐趣和心灵上的洗礼,思想上的深化。而且,你会不只想读一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绝命海拔》VS《走进空气稀薄地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ak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