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从“御门听政”制度变化,来看看清朝逐渐衰亡之必然

从“御门听政”制度变化,来看看清朝逐渐衰亡之必然

作者: 老铁说故宫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18:32 被阅读0次

清朝的御门听政,开始于顺治,定制于康熙,雍、乾、嘉、道四个朝代严格遵从祖制,一直沿袭下来,从未改变。但是到了清朝后期,御门听政逐渐的走向衰落。

康熙帝

01

清帝勤政,所以清朝兴盛。

皇帝御驾乾清宫听政,在清的几个朝代里,最属康熙帝最为勤政,他曾对大臣们说:朕听政有三十多年了,已经成为了习惯,可以说就像人朝起晚睡,已经成了习惯性的规范,如果不天天的在御门听政处理事务,就会睡不着觉,如果隔开三四天,恐怕就会产生倦怠的思想,那样就不能做到始终如一了,更何况这乾清宫就在朕的宫里,距离不远,也累不着。所以朕仍旧照常,坚持每日听政。正如康熙帝所说,他亲政在位六十多年,夙夜励精,从未间断,始终如一。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帝跟大学士等人说,朕每天听政,必在在辰刻中御门,听部院奏事大臣,每天都是在黎明时一起集聚在午门外等候,从大臣们送奏折,到启奏完毕,重复着各自所管辖区的相关事宜,从来没有说过劳累,现在朕看大臣们很多年过六旬,也有六十以上的,然后这些年长大臣们都是回家喝粥,总是按时拿来奏折,更从来没有迟到过,这些大臣们如能节劳养体,还可以为朕多效力几年。

有时候康熙皇帝听政过后很高兴,就会赐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御书扇各一把,还可能会赐大臣们书画、饮食、水果等。

还有一些年老大臣,每天都坚持上朝,实在是非常辛苦,难能可贵。

比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当朝大学士共六人,在武英殿上班的大学士去甘肃出差,还有东阁大学士三宝兼湖广总督在职,其余四个人都是高龄,大约都是七十多岁,乾隆帝当时已七十一岁,这组成了老龄化的最高决策团。

乾隆帝

02

到了清朝后期,清帝懈政,逐渐变得衰落。

清朝衰落,江河日下。

早在雍正三年(1725年),元旦的一天清晨,鄂伦岱在乾清宫院内掀衣便溺,这个鄂伦岱是康熙帝孝懿皇后的哥哥,是康熙帝的大舅子,雍正帝连带其他的罪名将他发配到沈阳。这件事虽然事情不大,却是知秋的一片落叶。

鄂伦岱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大学士高晋到京入覲,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但是他从来没有亲临御门大典,并恳请晚走一天,随班参观御门典礼后启程,获得身体了皇帝允许。此外,还有的官员御门听政迟到,比如大学士博恒,有一天御门迟到,慌张进入,其中有一个侍卫笑到:“大人身体发胖,所以来御门听政气喘吁吁啊”。乾隆帝说:“难道说他只是身体胖,心不胖吗”?博恒马上摘下官帽磕头,连日里心神不得安宁。

这也从侧面可以说明,从乾隆帝后期开始,大学士和两江总督都没有参加过御门听政,远不及康熙帝时御门听政的常态化及整肃性了。

03

自嘉庆以后,御门听政变得更加衰落。

到了嘉庆时期,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民攻入紫禁城,事变平定以后,嘉庆帝进宫,王公大臣们都提前到乾清门前齐聚在此等候皇帝,跪听皇帝宣读《罪己诏》。随后打开各个城门,赐将士和大臣们小食品,从这个时候起,御门听政就成了皇帝行施小恩惠的场所了。

到咸丰帝时,变得更加懈怠!御门听政就基本上没有了!所以,御门听政也是清朝兴衰的重要信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御门听政”制度变化,来看看清朝逐渐衰亡之必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cs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