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思想、观念和信念的改变,是促成文明变革的唯一重要变化。
人类最稳定的因素就是他们世代相传的思维定势。
人类思想转变的关键时刻:
一、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而他们是人类文明存在的根基
二、现代科学和工业的新发现,它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和思想条件。
在这个过渡时期,最引人注意的特点是各阶层的民众逐渐进入国家政治生活,慢慢成了统治阶层。
群众的势力不断壮大,首先得益于某些观念的广泛传播,慢慢地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发芽。这些观念让他们结成一个群体,他们就会掌握一些同他们利益相关的观念,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即使这些利益有时并不一定是正当的。
例:群体为获得利益,成立了各种联合会。如工会,不顾原有经济规律,试图支配劳动和工资。
群体不善于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不容置疑的专横权利。
科学并没有破产,他跟理智上的无政府状态没有关系,从废墟中产生的新势力也不是它造成的。科学通过让我们掌握知识,来许诺我们真理,而它却从来没有许诺过我们和平或者幸福。它对我们的感情漠不关心,对我们的抱怨不闻不问。我们只能设法和科学一起生活,因为幻觉一旦被科学摧毁,任何力量都不能把它找回来。
群体一直以来最明确的任务就是彻底摧毁一个破败的文明。
当文明赖以生存的道德因素失去威力时,它也就被无意识的野蛮群体解散了。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从来都是少数高级知识分子而不是群体。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他们的规则永远是渴望回到野蛮阶段。而有着复杂的规章制度、从本能状态进入理性状态的文明,从来都属于文化的高级阶段。
所以,群体只靠自己是不可能走向文明的 由于群体的力量有着纯粹的破坏性,因此他们的作用就像是加速垂危或者死尸解体的细菌。当文明的根基开始腐烂时,彻底摧毁它的肯定是群体。
人多势众的原则似乎成了唯一的历史法则。
世界上的一切伟人、一切宗教和帝国建立者、一切信仰的使徒和杰出的政治家,甚至是一伙人里的小头目,都算是无意识的心理学家。也正是因为对群体特征的了解,才使他们轻而易举地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只有对群体心理有了某种程度上的认识,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法律和制度面对群体的时候没什么用处,才能真正理解除了别人强加给他们观点,群体在坚持己见上是多么无能。要想领导他们,不能根据纯粹的平等理论 而是要去寻找那些能让他们印象深刻、为之所动的东西。(自媒体得情绪者得天下)
如税收政策,不是一次性付一大笔,尽管会更优惠,而是每天为日常消费品付一点税金。零星税金群体察觉不到。
人类从来都不是按照纯粹的理性而采取行动的。
道德因素构成了历史的真正主脉。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群体心理法则
这些聚集成群的个人会在思想和感情上全部朝着一个方向迈进,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殆尽,转而形成一种集体心理。
即将变成组织化群体中的个体的首要特征,就是个体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思想和感情迈向不同的方向。
有了这些特征之后,这些个人即使不总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也可以被称之为群体。
如,发生国家重大事件时,就会形成一种躁狂的情绪,从而使得大量原本毫无关联的独立个体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
即便是一个偶然事件,也能号召他们主动聚集在一起。
心理群体一旦形成,就会获得一些虽然短暂,但却十分明确的普适性特征。
这些特征是由一些单个的特征相互结合形成的,并根据群体组成成份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心理结构,。因此,心理群体就可以分类了。
异质性群体:由不同成分的个人组成
同质性群体:由相似的成分,如不同派别、身份团体或阶层的个人组成的群体
唯有不变的环境,才会造成不变的性格。
一切心理结构都可能因为环境的突变产生巨大的改变。
如:法国国民公会中最野蛮的成员原本都是些谦和的公民。正常环境中,他们心态平和、心地善良,暴动时他们显得野蛮无比,暴动过后又开始恢复自己的本性。
在组织结构化高度发达的阶段,那些特定的、新生的群体特征才会保持稳定,并成为该群体的主要特征。群体的全部思想和感情才能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生改变。
网友评论